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它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确定性的特征,数学又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更进一步而言,对实施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优美而古老的学科,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欣赏数学之美,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湖光山色,蓝天碧水是自然风景美,悦耳的音乐、优美的图画、抒情的诗文是艺术美。打开数学史的画卷,我们立刻会发现许多数学家同时也精通美学,而有许多美学家也同时钟情数学。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总结后,会发现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也有其独特的美。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那里就有美。”现代数学家则这样评价数学美:“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作为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科学,除了具有严密的逻辑眭、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之外,还具有其本身特有的美——数学美。小学数学虽较简单浅显,但它并不缺少美,正所谓:“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数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似乎和自然与艺术的美毫不相干。实则不然,须知,古今中外的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莫不高度赞赏数学的美,发现与发展数学的美。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就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具有最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相似文献   

6.
宋启 《考试周刊》2011,(16):79-79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古希腊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面对以上赞誉,我们不禁要问:"数学为何如此美丽?又该怎样从美学角度来观察分析理解并感受数学的魅力?"事实上,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从数学外在形式观赏:它有体系之美,概念之美。  相似文献   

7.
5世纪的希腊数学家罗克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指出,“数学还是关于美的科学”。美籍华人数学家邱成桐在华作数学演讲时,一再指出数学是“伟大而美丽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滕梅 《教育文汇》2013,(23):33-35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是一门富有美和魅力的学科,数学教师理应成为“魅力教师”,其魅力就体现在数学课堂里。但实际上,我们的数学课堂却给学生以抽象、晦涩、深奥的灰色形象和负面回忆,最终使数学与学生保持庄严、冷峻和遥远的距离,并禁锢了好奇心的张扬,压抑了创造力的萌生。笔者常常在思索: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其中哲学思想和真、善、美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数学美反映在对简单性、统一性和奇异性的追求上.高中数学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美的资源.简洁美、对称美、奇异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能力,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数学素养,使人变得更富有知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似乎给人以高度抽象、枯燥单调之感。其实不然 ,“数学家在创造活动中总有情感、意志、信念、希冀等审美因素 ,因此在数学的数字和公式中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审美内容。”[1]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断言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Aristole认为 :“秩序和对称是美的重要因素。”哲学与数学先辈们对数学美的赞誉不胜枚举 ,贯穿于整个数学科学之中 ,数学美究其形式有 :对称美、简洁美、一致美、奇异美、和谐美 ;华东师大张奠宙…  相似文献   

12.
罗乾忠 《教师》2012,(33):82-82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下面就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感觉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美的特性与奇妙。一、数学美的几种体现1.数学的结构美它是一种内在的美,来自各部分的和谐秩序,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说起美,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你可能不会想到,数学之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努力实践着这一点——把美融入数学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防范高考失误的一点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仔细阅读了系列征文“2009年高考:数学答题中的优美解与典型失误”,喜忧参半:喜的是别解的“优美性”,真是“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忧的是一些失误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训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其他训练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7.
王月星 《华章》2007,(9):160-160
数学也是具有美育功能的一门学科,数学追求的目标是: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将复杂转化简单,它具有自然、简洁、对称、统一、奇异之美,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18.
谢娟 《学周刊C版》2014,(8):60-61
美的事物.总是给人醉心的感受。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人、花、环境的自然美,或者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等艺术美。然而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宫里面.却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景象。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事实上,我们也可以说:“哪里有美.哪里就有数。”  相似文献   

19.
数学文化是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概率统计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数学课程,也是唯一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数学课程。在概率统计教学中适时的渗透数学文化即进行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美和数学实用性教学,将有效地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能力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必须走向课堂”已成共识,让数学文化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学生的心灵,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那么如何构建数学文化课堂呢?笔者在构建数学文化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尝试用诗歌语言组织数学教学,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充满美感,使学生感受到自然之美,在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中感悟数学文化,逐渐领悟数学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