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3):308-316
揭示了非线性周期系统中能隙孤子和布洛赫波的对应关系周期系统是物理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室研究员吴飙和博士生张永平揭示了一维非线性周期系统中这两种性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4):359-359
由于颗粒物质行为特征复杂、丰富、奇异,许许多多问题仍未解决,但义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因此对颗粒物质的研究在近10多年来得到各国科研机构的重视,成为当前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同体物理所研究员刘长松、朱震刚等采用传统的力学谱(内耗)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颗粒物质中能量释放与衰减性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1)发现了冲击波能量释放的幂率规律及渡跃现象,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03-I0003
<正>[导读]记者从中科院获悉,该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造成北京地区不同季节的污染源进行分析,揭示出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是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科技日报讯记者从中科院获悉,该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2):224-225
金属所杨柯研究员和单以银研究员课题组自2004年以来,一直与等离子物理所合作,开展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hina Low Activation Martensite.CLAM)钢的制备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1-412
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邱祥冈研究组,与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韩秀峰研究员以及光物理重点实验室李志远研究员合作,在具有周期性孔阵列的金属薄膜上成功地对单个金属/电介质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现象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表面等离子体在亚波长增强透射中高阶的共振峰,并首次观察到了TE模式入射光照射下表面等离子体低级对称峰随入射角的劈裂现象,得到了表面等离子体在入射光的TE模式和TM模式下的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91-792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孙继敏研究员及其合作者,选择塔里木盆地南缘桑珠剖面和准噶尔盆地南缘塔西河剖面的新生代沉积开展了有机质碳同位索研究,  相似文献   

7.
殷勤伟,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获得者。身为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国家生物大分子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利用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247-250
我科学家在纳米信息存储材料领域再获突破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与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的宋延林研究员和张德清研究员等。最近在Rotaxane类分子的结构与电导转变及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中的应用方面再获突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08-309
碳纳米管独特的结构和电学性质为其电子器件应用提供了巨大潜力。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博士生符汪洋、32程师许智、研究员白雪冬和王恩哥与微加32实验室研究员顾长志合作。研制成功了以外延铁电薄膜为栅介质的单壁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开发出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的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单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77-181
金刚石(001)表面的台阶结构研究获新发现物理所杨洪新以及徐力方、方忠、顾长志研究员与美国伦斯勤理工学院的张绳百教授合作,用第一原理深入地研究了清洁的金刚石(001)表面的台阶结构,通过计算台阶形成能,发现台阶结构比2×1再构的平面更稳定。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科学中国人》2010,(10):106-108
<正>殷勤伟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198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继而在美国15年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了MBA硕士学位、通过了全美医学执照统考、历任了博士后研究员、正式教职员,实验室指导、助理教授和高级研究员等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了外部色噪音对蓝细菌生物钟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噪音可以在体系的确定性稳态区诱导产生振荡和相干共振;在确定性振荡区,外噪音对振荡起到了破坏性作用,但是振荡的周期并没有随着外噪音的增加而明显变化,说明体系对外噪音具有鲁棒性;而在右侧分叉点附近的确定性振荡区,也发现了外噪音诱导相干共振现象。另外,研究了噪音相关时间的影响,发现其与噪音强度起相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研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6):494-499
科学家提出金属诱导下半导体表面再构的普适电子计数模型物理所博士研究生张立新与导师王恩哥研究员及薛其坤、张绳百、张振宇研究员合作,在大量第一性原理计算和进一步与实验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普适电子计数模型”(Generalized Electron Counting Model)。这一理论模型的建立为人们深入探索金属诱导下半导体表面发生再构时的规律,甚至为进一步探索掺杂纳米团簇的形成过程,同时对研究它们相应的物理性质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结果发表在美国Phys.Rev.Lett.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2):153-158
我国科学家提出自旋流正确定义物理所施均仁研究员与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所张平研究员,Texas atAustin大学牛谦教授及其博士生肖迪合作,深入研究了自旋流的概念,发现传统定义的自旋流是不完整与不可测量的。正确定义的自旋流算符应该是自旋位移算符(即自旋与位置算符的乘积)对时间的全导数。只有这样定义的自旋流才能满足非平衡态热力学的基本要求,从而可以在实验中直接地测量。该工作解决了自旋电子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对后续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日本的Nagaosa小组利用这个定义对半导体材料中的自旋霍尔效应重新作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15-226
物理所预言立方对称性破缺下的新型拓扑绝缘体材料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姚裕贵研究员和博士生冯万祥、丁俊,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肖笛博士合作,在拓扑绝缘体材料预测和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  相似文献   

1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7):F0003-F0003
孙汉城,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即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工作。师从何泽慧研制核乳胶。先后从事核辐射探测、中子物理、轻核反应、三体反应、中微子物理、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曾任该院核物理所副所长、核技术应用所所长。  相似文献   

17.
当电力系统遭受到大或小的扰动后所产生的机电振荡,就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而机电振荡通常有数学描述与线性分析,并定义了动态的周期、衰减速度与非线性,主要是用在机电振荡属于非线性表征时。在本篇文章中先阐明了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非线性现状分析方式,进而对电力系统中机电振荡的非线性现象展开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电力系统机电振荡的非线性现象探讨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4,(1):39-39
2013年11月12日,中国老科协、中科院老科协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303会议室召开了关于“联防联控PM2.5的对策调查与研究课题”专家座谈会,共有二十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由中科院老科协大气物理分会研究员、课题组负责人任丽新主持。  相似文献   

19.
<正>物理所国际合作实现中红外波段高平均功率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魏志义研究组一直致力于超快激光的研究,最近该研究组进一步与德国及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合作,利用100 MHz重复频率的高平均功率薄片飞秒Yb:YAG激光作为驱动激光、LGS作为非线性差频晶体,成功产生了平均功率0.1 W、脉冲宽度66 fs、波长覆盖6.8—16.4μm波段的中红外飞秒激光,第一次从该波段得到了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的相干辐射。该结果不仅比目前这一波段最新光学频率梳的单个梳齿平均功率高2—3个量级,而且在11.5μm波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3):236-236
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召开表彰大会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召开工作会议 ,表彰在“神舟”二号飞船科学和应用任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并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协调工作 ,对下一步工作做动员。会议表彰和奖励了获“先进集体”称号的空间中心等 32个单位或小组及获“先进个人”称号的 31名科技和管理人员。超导研究获重大进展固体物理所内耗与固体缺陷开放实验室孙玉平、杜家驹研究员领导的超导研究组与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闻海虎、赵忠贤研究员合作 ,利用镁粉与硼粉 ,成功制备出MgB2 后 ,又成功制备出超导转变温度 49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