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云洁 《科技广场》2005,(4):103-105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银行将获得国民待遇,这使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在与国有银行的竞争中,它们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相对劣势逐渐显现;男一方面,入世后还面临外资银行的强劲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与劣势,并据此提出了正确定位、外引内联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经过历次变迁并体现出阶段性特征,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渐进式制度变迁,而且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已有的经济贡献和经济效率是通过量的扩张实现的,金融制度"质"的贡献是比较低的。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改革作为出发点,提高农村金融制度运行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启敏 《科技广场》2009,(6):122-123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此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如今它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零售的主要业务.在外资银行获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且地域和客户限制已被取消的背景下,国有银行真正到了和外资银行正面竞争的时候.出于培养未来精英对本行的忠诚度的考虑,国内商业银行都纷纷利用自己网络覆盖大、宣传成本低的优势,在大学生信用卡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博弈.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是银行业的核心资本。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大量外资银行进入并与国内银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首先表现在人力资本的竞争。外资银行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优势,使人力资本出现从中资银行流向外资银行的趋势。中资银行应该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本观念、改革分配和激励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重构人力资本优势,提高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2006年底,WTO过渡期5年结束,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和中国本土银行将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竞争.本文在剖析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现状以及内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上,提出内外资商业银行的战略组合以及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是当今中国的金融市场上两支重要力量。从经营理念、体制、产品及服务等方面分析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同时从本土经营、国家信誉和同享国民待遇等方面分析了中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者在客户及业务上的具体竞争。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村金融市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茹 《预测》2006,25(5):50-54
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我国农村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梳理国外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研究文献,把握农村金融市场研究脉络及最新动态,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会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及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以后,外资银行加快了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步伐,但从资产总额、存贷款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指标来看,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结构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分析表明外资银行是通过投资参股国内银行的方式来弥补其在网点分布和客户基础方面的不足,并以此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随后通过对外资银行在各新兴市场国家进入路径的国际比较,建议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开放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和契机,以及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的困难和进入方式。总的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利的,但也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动机和契机,以及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将面临的困难和进入方式.总的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利的,但也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