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职业圈》2004,(9)
敬爱的编辑:您好!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前几天从一位同学那儿借到一本《职业圈》杂志,觉得这本书很适合大学生阅读。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我想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近几年国家也特别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在校读书期间,我也投资做了一些小生意,在创意和经验方面收获很多。另外,我在贵刊上发现了一个项目叫”五彩水晶泥”,感觉很好,只是书面上的介绍太少。我还想更多地了解一些(这个项目),所以想请编辑叔叔、阿姨能给我一点点帮助,把该项目的详细资料给我传过来。我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此致敬礼一个渴望(得到)答复的人:伍晓燕联系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工经系2003级03班054001  相似文献   

2.
tonix 《职业圈》2005,(3):46
现在打开电视,翻阅报纸,上互联网,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就是"创业".各种创业的故事,创业的经验,创业的指导文章充斥于眼,使人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立刻也来创业一回,看看"我能"的年代,到底我能不能.于是各种各样的与创业有关的问题就提出来了,什么"我有十万元,大家看我做什么生意好呢?""我想开个店,大家看行不?"……  相似文献   

3.
1985年以后,我带着一身残疾,从舞台走向了讲台。
  对于我这样一个已届55岁的人来说,要从事一个新职业并且要干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告诉自己: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就要干出点名堂来。于是,在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我找来一些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书籍,进行阅读;也研究了一些演讲学、心理学书籍;另外,还搜集了一些民间谚语、俗语,在平时看电视和读报时,只要发现有好的名言警句,我也马上把它们记到台历上,然后再背诵下来。  相似文献   

4.
咨询台     
时雨欣老师: 您好! 我在贵刊今年9期杂志26页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小伙子在北京创业的经历,内容是他发现了一种速干吸水毛巾,并且经过8个月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我对这种产品很感兴趣,能不能麻烦您把他的联系方式告诉我。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和人生的转折,我很想自己做一些事情,靠自己的能力去打拼。我想贵刊创办的目的也是希望帮助更多的人,包括大学生、下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到这一期,《见证美国国会》系列连载就要和读者说再见了。我于1998年3月起到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工作,从事了近三年的对美国国会的工作。每当我跟美国人谈到自己的工作,他们总是脱口而出,你是“说客”。我说,我不是说客,我是外交官。对方常常会说,一回事儿。我不想争辩,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与国会打交道的人就是说客,无论他是美国人,还是外国人。就像10年前,中国人说到开车的,一般都会联想到司机一样。我后来才慢慢明白,“说客”在美国人眼里即使算不上褒义词,至少也不是贬义词,游说是一个挣钱挺多、地位颇高的行当,说客自然就是“高级白领”了。  相似文献   

6.
1985年以后,我带着一身残疾,从舞台走向了讲台。对于我这样一个已届55岁的人来说,要从事一个新职业并且要干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告诉自己: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就要干二出点名堂来。于是,在选择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我找来一些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书籍,进行阅读:也研究了一些演讲学、心理学仕籍:另外,还搜集了一些民间谚语、俗语,往甲时看电视和读报时,只要发现有好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职业圈》2005,(3)
一个18岁年轻人的创业想法尊敬的编辑:"您们好!"祝新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贵刊是我在书店中偶然发现的,当时只剩一本了,销量挺好的。回去看后,发现还真不错,十分受益。祝贵刊越办越好!"我家住日照农村。初中毕业的我打工已一年多,到现在已18岁了。其实半年前我就想自己做点小买卖,但我这没经验、没资金的人是不太敢贸然创业的。巧遇贵刊,“编读往来”栏目令我很受鼓舞,同时在贵刊看到了许多好的项目,令我也“蠢蠢欲动”,因此特写此信请老师们赐教指点。非常感谢。"详细情况在这儿向您汇报如下:日照市有三大商圈,其中以老城区最繁华,自然…  相似文献   

8.
人生若只如初见。想起生命中第一个走进我心灵的那个女孩,我总是有种莫名的感动。她叫洛丽·李。我们曾是孩提时代的伙伴。那时我对她有好感,但我不敢说。有一天放学后,我和洛丽同路回家,在我们就要分手的时候,她迅速地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塞进我手里,一句话也没说,扭头就跑了。我的心狂跳起来。我匆匆地跑进了自己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发现里面有一张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贺卡,贺卡上面画  相似文献   

9.
半拉子人生     
"唉,我这辈子就算了,剩下的时间好好用在孩子身上就行了。"又一个人在我面前这样说,我的眼前,仿佛又多了一幢半拉子工程——不,是"半拉子人生"。进入中年之后,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同窗旧友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了。都说是为了孩子。那口气听来既悲壮又无私,既痛苦又欣慰,还有一种大彻大悟的味道,叫人不由得这样想:嚯,这下他们的孩子就有指望了,就能成才了,就会有出息了。可是往深处一想就叫人疑惑了:他们的孩子真的需要爸爸妈妈用半拉子人生为他们铺路呢,还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打着孩子的名义来遮盖自己的半拉子人生?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我  相似文献   

10.
创业留言板     
《职业圈》2005,(8)
创业之前不妨先做业务员创业之前可以先尝试做做业务员,但一定不要选择待遇优厚与招若干名业务员的公司,因为前者的业务不好做,薪水固然高,需求量往往不大或者不被人认可。一个运作良好的公司一定有自己的营销体系,你能拿多少钱完全取决于市场容量与占有率,加上你的勤奋与努力,这往往有一个比值,也就是提成。所以,你要去寻找能告诉你付出多少努力能拿到多少钱的公司。后者就更不能去了,那种工作是碰运气的工作,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去碰运气,因为一个运作良好的公司一定有自己的财务体系,多一个人就多一个人发工资,而市场是有限的,需要用多少…  相似文献   

11.
队长老毕     
老毕不老,今年刚满29岁,却在西藏高原工作生活了5年。老毕名叫毕占国,名字是姥姥起的,老毕的两个表哥一个叫占山、一个叫占岭,按姥姥生前的话说:“占山占岭都是土匪军阀的作风,外孙叫占国吧,将来长大了好有出息”。老毕的确出息了,到部队后,立功、入党、提干几乎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名字叫冯志伟,生于1939年4月15日,云南省昆明市人。今年我虚岁满80岁了,应《文化学刊》之约,我在这里把这80年的生活做一个总结,以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我于1945年在昆明东升小学读小学,195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昆明一中,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本科学习,1959年弃理学文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本科学习,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职业圈》2005,(5)
给创业者找个生存的财路"编辑同志:您好!经常在贵刊“编读往来”栏目中看到有的人想做事却找不到门路。我最近在忙生意之余,琢磨出一个有趣的想法,自认为比较适合客居他乡、虽有心创业却手头紧张的朋友救急。我爱人是一位护士,她说经常有老人住院后没有人照料,不是孩子们不孝顺,而是城市人的工作实在太忙,孩子们根本无暇抽身,如果找家政公司的话,整个过程又太慢,多数家庭也根本没有家政公司的资料。我爱人跟我说,现在有聪明人会在医院公告板上贴一张小纸条或直接联系医院的医生护士,主动去给病人做护理。如果需求量大,还可以找自己的朋友和…  相似文献   

14.
拿破仑所向披靡,威名远扬,它有一句名言:我的军队之所以打胜仗,就是因为比敌人早到5分钟。打仗是这样,早到5分钟会抢占有利地形,从而获取胜利的筹码:商战如实战,创业中比别人早一个月乃至早几天抓住商机,同样会成为创业的胜利者。张力从卫校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看到如今创业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于是便  相似文献   

15.
韩笙 《文化交流》2012,(8):24-27
在中国东南一隅的三门县里,我见到了这样一个人,他用平凡的双手临摹人的杰作,竭尽心血来换取作品的永恒。他叫郑有严,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乡、一位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致瘸的残疾人、一位远近闻名的民间艺术传承者、一位成功的文化产业创业家。在他的身上,融合了秉性淳朴、身怀绝艺、眼光独特、身残志坚这一系列特质,  相似文献   

16.
心冰 《文化博览》2006,(6):10-11
两份日记:天阴沉沉的,难道是因为他(张国荣)死了吗我的心今天也阴沉沉的。昨天夜里我梦到了他,他在叫我,他叫我去陪他,自己最喜欢的人叫我去陪他,我是不是应该去我想了一天,我应该去。对不起,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可我要先走了,我不能让自己最喜欢的人在天堂孤单,我要去找他……鉴于隐私,就摘抄这段吧!这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未曾报道过的事实。在张国荣跳楼自杀的第二天,广州天河区某家属院一个17岁的女孩子从一幢16层高的楼上跳下,当场死亡。生前,在这个女孩子的日记里,记满了对张国荣的爱和感情,从日记里可以看  相似文献   

17.
王腾 《职业圈》2006,(1):8-11
三十年前,一位叫王国洲的先生,在台湾带着4个店员开了一家眼镜店;三十年后,这家叫做宝岛的眼镜店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眼镜连锁集团;父亲王国洲的目标是把宝岛建成亚洲最大的眼镜团队;儿子王智民的目标是建立最有竞争力的公司。宝岛眼镜的经历不但讲述了父辈的创业史,也讲述了子一辈的成长史。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王智民在大陆创业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你有优厚的先天条件,还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在好的条件下创业比白手起家更难,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很容易得到共鸣,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从一穷二白到一个王国的建立。但另一种创业也值得钦佩,那就是成功者后代的创业史,他们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却选择了努力奋斗,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他们成功了,少有人喝彩,大家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失败了,就会被人嘲笑。所以,这样的创业者,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佩服。  相似文献   

18.
史永翔 《职业圈》2005,(11):44-45
不怕困难的人去创业 做老板是很多人的梦想,可是切记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创业的.有兴趣、有特长、能吃苦都不是理由. 我在与众多创业成功者以及更多的失败者的交流中,有以下几点总结: 第一要有强烈的渴望成功和财富的心理.对利益的强烈渴望是创业最好的助推器.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兴趣很看中,爱好并不意味着创业成功.我接触过的一家国外房地产项目的股东,为了每平方米几十元的差价,拖着病腿每月三次飞到中国谈判,如果不是强烈的利益驱动是做不到的.有的创业者做了一段时间遇到困难,会觉得自己很辛苦,就是利益的渴望不够强.  相似文献   

19.
微观点     
《职业圈》2013,(31):10-10
王小川 搜狗公司首席执行官 我认为这些年“创业”这个词汇过热了,好些人为了创业而创业,挖空心思去想一个创新的点然后就开始创新,心态成熟度并不够,也并不是真正热爱要做的事情。国内的创业环境没有经济领先的国家好。蓝海和坑的问题太大了,需要单独谈。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段学界旧事: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安徽大学学生闹学潮,蒋介石传令时任安徽大学校长的刘文典,前去当面向他汇报。刘文典对蒋介石给教育部下达的文件里使用了"责令、责成""纵容学生闹事"等词十分不满,谓"我刘叔雅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因有怨气,去见蒋介石时,刘文典戴礼帽着长衫,昂首阔步,跟随侍从飘然直达蒋介石办公室。蒋介石面带怒容,既不起座,也不让座,冲口即问:你是刘文典么?刘文典针锋相对,不仅没叫他蒋主席,反而傲然回答:"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后来两人的冲突升级,刘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