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语文教学不但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用联想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是很重要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应该在讲授课文、指导练习、讲评题目时不断训练学生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一、联系已经学习过的名篇中的相关知识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 7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这实际上是考查文学作品中反衬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的运用其实在课本的不少名篇中都有,如《绿》中用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太淡”、杭州虎…  相似文献   

2.
张瑾 《快乐阅读》2013,(1):12-13
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及运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行为变成自觉的习惯。具体说就是:凡使用频率高的、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应用范围广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反复运用它们。久而久之,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就形成了。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熟练地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到那时,教师传授的知识也好,方法也好就已经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使用自如的能力了。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才是实实在在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即预习习惯、专注习惯、独立思考习惯、辩论习惯、比较分析习惯和总结归纳习惯,以借此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兴趣及学会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晏涛 《考试周刊》2009,(19):49-49
阅读分析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面,阅读分析能力能表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课堂内,教师要以科学的教学理论做指导,科学运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课堂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积累生活体验,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周围的世界,广泛阅读、扩大视野,为阅读分析建构丰富的知识背景。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的内容,存在着大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因素。阅读是吸收知识的源泉,是创新的基础。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大纲也明确要求中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无疑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陆轩 《教师》2008,(2):61-62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预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语文的有效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实现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获取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研读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积累知识、驾驭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善于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安排了近二分之一的自读课文,其目的正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语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终生受益。自学能力是受教育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独立地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而这首先在于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理由实验修订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听课习惯、书写习惯、预习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预习习惯的养成为例。小学语文预习是让学生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内容,实际上这个过程也就是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勿庸置疑。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语文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突出语文的工具学科的特性.发挥其工具学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邱荣 《考试周刊》2010,(49):51-52
学生的预习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手段表达、交流和反思的学习过程。它在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只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提高的关键。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课堂教学高效精简,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语文教师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8.
戴国琴 《考试周刊》2013,(98):73-73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和重要条件。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践证明,阅读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能熟练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未知的知识,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散时,就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向学生明确学习要点后,学生自定学习步骤,选择学习内容,运用“求同辨异”的方法,自主学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普通高中新教材物理教科书中均编入了课题研究内容。新教学大纲规定每个年级物理课程至少要安排两个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