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8世纪后期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对藏政策的早期阶段。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我国西藏实行以建立直接交往关系为目的的“和平”渗透政策。由于喜马拉雅地区各国在历史上同我国西藏形成的密切关系及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屏障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地区的扩张活动同它建立英藏直接交往的尝试一样,都是其对藏渗透政策的组成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廓尔喀侵藏战争中的卑劣表演最终导致了其早期对藏政策的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2.
英属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了无法估算的巨额财富,这些财富进入英国后,对近代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政府利用这些财富维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效地执行了各项重大政治、经济甚至军事政策,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英国产业界利用这些财富扩大了生产规模,改进了生产技术,为英国的产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总之,东印度公司的掠夺活动造成了印度的贫困与落后,但却加快了英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对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花费了100年时间(1757—1858年),并在逐渐占领的印度领土上建立起压迫、剥削印度人民的庞大的殖民国家机器。笔者就此问题作粗略探讨。一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出现,是与1600年创立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侵略活动紧密联系的。1613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建立第一个采购站;17世纪末又在印度南海岸建立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学生问17世纪初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属于英国还是荷兰.继而引发了东印度公司有几个的讨论。世界近代史上建立过东印度公司的国家有英国、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神圣罗马帝国等,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法国东印度公司。  相似文献   

5.
东印度公司是17世纪欧洲列强为处理在殖民地的一些事务而成立的机构。在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其中以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最早,时在1600年。新航路开辟以后,早期殖民扩张时代突然来临。作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在海外贸易和扩张中的地位愈益重要,对中国而言,  相似文献   

6.
从政治角度看,美国政府认为在东西方对抗中西藏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从军事角度看,西藏作为亚洲巨大的“安全岛”的地位也不容忽视,因而美国千方百计插手西藏问题,阻挠中国政府接管西藏。而印度政府认为,从政治角度看,结盟政策威胁世界和平,从安全角度看,美国控制西藏对印度的威胁更大,因而印度对美国分离西藏的政策持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7.
1757年,清政府开始实行一口通商的贸易紧缩政策,在征服孟加拉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时却发现喜马拉雅地区长久以来就存在进入中国腹地的商路.当东印度公司明确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后,廓尔喀的崛起和中廓战争关闭了开通北方商路的一切可能,东印度公司逐步制定控制廓尔喀和掌握地区霸权的北部边疆政策.  相似文献   

8.
1550—1640年代英国商业公司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皖 《历史教学问题》2006,(1):79-81,64
1550-1640英国国内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商人开始采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开拓对外贸易,以俄罗斯公司、利凡特公司、东印度公司及弗吉尼亚公司为代表的新兴商业公司纷纷成立,经营范围扩及世界各地,促进了英国工、商业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司大班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公司商务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大班与行商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公司大班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对广州口岸不同实力背景的行商进行区别对待,体现了商业资本主义逐利政策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历史进程中,分多合少,甚至从来没有一个中央政权能统一整个印度。而英国殖民者在短短的一百年(1757-1857年)中,征服了整个印度,其原因令人深思。本文主要就印度的地理环境、宗教、民族的复杂性及村社的封闭性等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以后,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欧殖民者相继侵入印度。他们为了对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都组织了有政府参与的、以垄断贸易为目的的“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公司之中,规模最大、寿命最长、名声最坏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到1858年才被撤销,对印度进行了长达258年的侵略和奴役。这个组织,起初是一个商业资本的垄断公司,后来变成了主宰印度的“商人政府”,最后又变成了没有商业性的、纯粹的军事行政机构。从其整个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国东印度公司既非单纯的商业组织,亦非正式的政权机构,而是既有商业性又有政权性的混合体,是英国侵略印度的开路先锋和主要工具,是“英领印度的真正开  相似文献   

12.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1,(11):18-19
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趁中国内战之机,于1931年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这一政策为什么提出?其实质、影响和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一、不能兑现的奖赏传说国际象棋是古代印度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发明的.当时的国王也十分喜欢下国际象棋.一天,国王舍罕王与达依尔下棋,国王对他说:“如果你赢了,希望得到什么奖赏?”达依尔说:“希望陛下赏我大米.”国王便问:“你想要多少呢?”达依尔说:“请陛下叫人在棋盘上放米粒,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  相似文献   

15.
1600年12月31日,英王伊丽莎白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伦敦商人东印度贸易公司”,授予它从事由好望角到东方一切国家的贸易独占权,以及在将来可能占领的殖民地里充分的政治和军事权力等一系列权力,英属东印度公司作为一个具有很强政治色彩的股份制公司开始活动于东方贸易市场。英属东印度公司从1600年成立,延续至1857年,根据其在主要活动区域印度贸易、掠夺方式的变化,可以175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试图通过对东印度公司后期对印度的掠夺情况加以介绍,进而分析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总是以海外扩张为先导,独占特权公司在这种扩张活动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形式各异、规模不等的众多公司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可算一个代表。它所独具的特性就是集经济、政治权力于一身,逐渐从比较单一的商业机构转化为占有大片土地,包揽财、政、军、法大权的殖民统治机构。本文对东印度公司的相关史实进行探讨,进而为世界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10,(11):13-13
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千世界”是对人类社会的统称,常被用以指广阔无边的世界。那么,它是由何而来的呢?“大千世界”一词最早源自佛教用语,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三千大千世界”原是古印度传说中一个指广大范围的世界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关于殖民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理论被史学界广泛应用。马克思本人是否认为“双重使命”具有普遍意义?殖民统治将在殖民地造成社会革命的预测是否被20世纪以来的历史所完全证实?马克思、恩格斯对印度和中国有不同看法,对这两个民族遭受殖民侵略后的发展前景也有不同的预期。不能机械地搬用“双重使命”论。在殖民统治下是不能完成社会变革的。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散商最初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管理控制下进行港脚贸易,双方的关系也是互为依赖、互为补充。随着贸易的发展,双方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的升级,直到关系破裂。在华的英国散商不失时机的寻找着独立贸易的机遇,在与东印度公司贸易垄断权斗争的同时,逐步完成了独立贸易的过程,使得自己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印度中小学教育实行12年一贯制。如果细分起来,同中国略有差别: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还有2年大学预科。那么,印度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情况如何呢?记者特地请教了一位正在学中文的高才生哈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