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电影大片的时代,电影题材的人文取向和艺术情怀一再被忽视,然而这些却是电影这门艺术最本质的价值所在.本文通过回顾过去22年奥斯卡奖历史上的“最佳外语片”,以题材的选择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获奖影片在文化层面、社会人文领域的价值和内涵,通过对这些影片独具民族视野的世界情怀的解读,反思和剖析中国电影的“申奥”情结,以此带给当代中国电影创作些许启发.  相似文献   

2.
田锦霞 《青年记者》2016,(30):68-69
领袖人物是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此类纪录电影在中国纪录电影创作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从被称为中国电影“专家奖”的金鸡奖中最佳纪录片的总体获奖情况来看(截至2015年),《刘少奇同志永垂不朽》《周恩来》《周恩来外交风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及《走近毛泽东》5部影片均为领袖人物题材,占获奖总数(共计26部)的近20%.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无疑是我国纪录电影中的优秀之作,领袖人物纪录电影在我国纪录电影创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笔者试图分四个阶段对新中国领袖人物纪录电影的创作演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电影是内容产业,“内容为王”的前提是“故事为王”.从中国影坛现状来看,创作题材还不够丰富多样,故事种类趋于同质化,远不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挑剔的审美需求,有五类故事片长期空缺,分别是新闻故事、职业故事、司法故事、科学故事、系列故事.  相似文献   

4.
数字人文为社会科学领域提供了设计和使用记录创造与记录保存工具的机会。电影档案作为兼具记忆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献遗产,可以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开展跨领域的“出圈”式建构与开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电影档案相关数字人文项目现状的基础上,以西部电影集团为例,设计了基于数字人文的电影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框架,并从资源采集、数据加工、深度服务、影人年谱、智能运维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房慧萍 《东南传播》2022,(11):74-76
近年来,国产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电影越来越受到观众青睐,一方面有中国悠远的文明历史做素材支撑,另一方面有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给予的精神指引。相较于电视专题纪录片,纪录电影并不局限于学术和文献价值的考据和证伪,更着眼于对当下现实社会的关照和启示。因此,纪录电影创作在前期调研采制阶段,就必须做好深入且扎实的历史推演和人文探究,将以古鉴今的立意自觉贯穿创作全过程。本文以纪录电影《八卦楼》的前期创作实践为例,从思路设计、内容采集、主题把握等方面入手,浅析人文历史题材纪录电影的前期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6.
打造华莱坞的关键在于电影中所体现的"中国性",这便意味着电影创作应以中国故事为基础,将中国故事的内涵多元的、立体的予以呈现。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颇多天灾人祸的国家,灾难题材电影一直是国内电影工作者所热衷于表达的一个叙事方向,以《一九四二》、《南京南京》等影片为代表的灾难题材电影,不仅仅拓展了国人对历史的深刻记忆,同时又提供了新的角度让人们去思考和反思。可以说,灾难题材电影是中国故事的讲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相关题材电影的发展,也遭遇到了很大的争议,人们对于此类影片对历史创伤的揭露、价值观的立场都有颇多评判。电影《一九四二》和《大河奔流》是诞生于不同时期的两部电影作品,同样讲述了历史上的中国故事,题材沉重。但两部电影拥有着不同的叙事策略,其对待历史的讲述方式也不尽相同。论文选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家国观、创伤记忆三个方向,对比了两部影片在呈现中国故事时的不同策略,并进而对此类题材电影在展示中国故事的方法上提出反思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开始真正登上电影历史的舞台,随着人类对动物界的深入研究和认识,大批优秀的动物电影开始在电视荧幕上活跃,并逐渐涌现出一些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如《导盲犬小Q》、《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忠犬八公》等。这些电影不仅更为全面地介绍动物,还具有生态学、美学和人类学价值,同时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研究领域。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动物题材电影的形式、叙事方法、创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当下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现状及其在中国不景气的原因,以其为中国动物题材电影的创作总结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电影创作时,纪录片与故事片是两种电影的基本形式。但是也有一部分电影工作者将两种体裁的电影模式进行融合,从而诞生出现代电影中重视故事性的纪录片以及表现记录性的故事片的新型电影。  相似文献   

9.
1972年10月中旬开始,中国所有电影院里一片抽泣和呜咽。朝鲜电影艺术家将金日成早期完成的剧作整理后。创作出宽银幕故事片《卖花姑娘》。已经整整6年没有生产故事片的中国。迅速沉浸在朝鲜艺术家们所营造的悲情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余红芳 《青年记者》2016,(17):69-70
现实题材电影一次次掀起社会关注热潮,是其立于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韩国现实题材电影以纪实性叙事揭露社会黑暗,对现实中的小人物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命运进行描述,以悲情刻画现实,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韩国现实题材电影发展概况 国内学者对现实题材这一概念的定义不一,认为其含义广泛.周星教授曾指出:非“历史”的题材都可以进入现实题材范畴.为避免宽泛,他在研究中侧重狭义现实题材电影,即“影片创作内容以表现创作当时社会状况和人们生活感受为主体的电影”,电影表现现实的核心是直面创作当下的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生活的矛盾.①  相似文献   

11.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两部引人关注的自然大片.一部为中国导演陆川执导,中外联合拍摄的《我们诞生在中国》,该片2016年8月12日在国内上映,取得了6633万元票房,①刷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票房纪录.另一部为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共同执导的《地球四季》,影片2016年9月27日在中国上映后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与好评.②两部影片同属动物题材的自然电影,从制作手法来看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融合,即拍摄期间,全部以纪录片的方式客观记录和拍摄,最大限度保留和还原动物的原生态表现;在制作期间,运用后期剪辑技术,将前期拍摄素材剪辑成按故事情节发展的情景剧.除了类型相同,较长的拍摄周期、精良的制作团队、震撼的视觉呈现、明星配音阵容等相似点都很容易让人将这两部电影放在一起讨论.然而,笔者发现,两部电影在叙事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对此展开对比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俨 《报刊之友》2014,(9):99-100
论文通过对2013年具有代表性的青春纪念题材《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两部电影在影像风格、叙事策略和人文意蕴三个方面的对比,论证两部电影成功的元素,同时对目前国产商业电影表现出来的明显的艺术审美特质进行论证,期待商业电影的艺术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回顾总结,从而厘清我国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脉络,对数字人文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归纳。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台湾学术期刊数据库(Taiwan Scholar Journal Database)和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Airiti Library)、香港中文期刊论文索引(HKInChiP)、港澳期刊网(HKMPN)、澳门期刊论文索引(Macau Periodical Index)及香港大学学术库(HKU Scholars Hub)为来源,借助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及社交网络的方法和工具,分析我国数字人文研究的脉络,通过文献调研及网页浏览等方式对数字人文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归纳。认为我国目前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将内地学者按照知识群类别进行划分,包括1个核心知识群、4个关联知识群以及1个独立知识群;港澳台学者方面可以从7个相关角度进行归类总结。数字人文在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典型应用主要有新型知识服务、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等3大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孙宝国 《视听》2016,(1):33-34
革命时代的乡土电影发展史堪称一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像编年史,它们生动描写了中国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心路历程,全面反映了中国农村的尖锐矛盾和重大斗争。电影的制作在政策背景上明确规定了要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方向;从题材内容上可划分为反映农村革命斗争、反映农村生产建设和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三大类;在形态特征上一是体现在革命浪漫主义的美学风格,二是体现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历史局限一是公式化和概念化明显,二是艺术性和观赏性欠佳。  相似文献   

15.
1955年播映的《哈森与加米拉》是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疆共创作完成6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鲜明的地域经验、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在国内以及国际获得较高的辨识度.本文梳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以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电影百年。从1895年由中国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问世以来,中国共拍摄了多少电影?涌现了多少电影编剧?难以统计。而今仍活跃在电影学战线上的张笑天,却是尽人皆知的。近30年来,由张笑天创作发表的电影学剧本42部,其中24部拍摄成电影故事片,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可以说前无古人。加上几百部集的电视剧,还有逾千万字的其他学作品,难怪有人说他是怪才,更有外国人谓之为奇怪的复合体。为此,本刊特请作家待继余写了这篇《怪才张笑天》,读或许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也算是对中国电影百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周威 《声屏世界》2022,(4):64-67
2020年中国内地电影年度票房历史首次超过北美同期成绩,体育题材主旋律电影《夺冠》表现亮眼.体育类电影承载着中国精神走出国门,为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尽了一份力,同时在创作上扣紧时代脉搏并与市场紧密联系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文章结合近年来的体育题材电影制作的成功实践,探析当下中国体育电影创作中的...  相似文献   

18.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19.
禾刀 《声屏世界》2008,(9):67-67
7月5日,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揭牌暨长影农村题材电影发展基金启动仪式在长影世纪城举行。中国首家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正式落户长影。如此兴师动众地专门设立农村题材电影创作基地,能够表明的不是农村题材电影的兴旺发达,反倒是近年来萎靡不振的颓势。  相似文献   

20.
《翠堤春晓》是美国早期影片中一部艺术性很高的精品。它以18世纪中叶欧洲伟大的琶乐家──作曲家兼指挥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为题材,囊括了他一生的主要作品,穿插了他浪漫的爱情故事,创作了一部生动感人、扣人心弦的琶乐家传记故事片。音乐之城维也纳,诱人的蓝色多瑙河,更增添了影片的音乐情调,构成了明艳如画的美景和恬静诗意的氛围。《翠堤春晓》一曲风靡整个维也纳,风靡全世界。以施情劳斯为主人公的影片共有三部:第一部是黑白片《翠堤春晓》,由是国著名电影艺术家杜维威埃导演,美籍俄国人鲁登堡摄影,于1938年由米高海影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