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艾红红 《现代传播》2005,(6):107-108
为促进各国华人新闻学者的学术交流,推动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的更好发展,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3日~27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联合举办。10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的新闻传播学者出席了会议。在开幕式上,会议赞助人之一的恒隆集团主席陈启宗在致辞时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出现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华文大报。事实上,在西方英文传媒与西方文明强力…  相似文献   

2.
宦佳  郭梦圆 《新闻战线》2023,(21):84-86
<正>新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具有新气象的网络研究,良好有序的网络生态事关网络强国建设的效能。为回答这一重要时代议题,由西北政法大学、延安大学、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伦理专业委员会、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法制新闻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健康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网络空间治理与传媒法治建设论坛暨“何微新闻奖”学术论坛于10月14日至15日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本次活动由网络空间治理与传媒法治建设主论坛、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三方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4.
《新闻春秋》2022,(6):F0003-F0003
11月5日-6日,“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隆重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一百多位学者及多家学术期刊负责人共同相聚云端,就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的学术话题展开跨学科深入研讨,贡献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正>开幕致辞:"台湾与东南亚华文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是隶属中国新闻史学会的国家级二级分会,2011年11月19日在马尼拉成立,学会设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们学会有两大特色,一是业缘特色,我们一直与海内外华文媒体业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二是地缘特色,我们与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的新闻学界关系密切。从今天我们论坛的参会人员组成来看,可以体现出这一点。我们这个研究委员会的办会宗旨是组织海内外有志于从事研究海外华文传媒的学者,打造海外  相似文献   

6.
夏康健 《传媒》2023,(9):57-59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系化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特征。有别于以往的“体系”概念,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体系不仅强调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上的组织与协作,更强调各种国际传播理念、国际传播手段的融合。体系化将中国故事、话语体系、媒体集群、国际话语权等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瑚 《新闻记者》2001,(10):60-61
8月下旬的兰州 ,天高气爽 ,已有几分秋意。20日~21日 ,来自海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体等37个单位的80多位新闻传播学专家聚首兰州大学 ,参加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承办的“世界华文媒体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海内外华文媒体和华夏文明的传播 ,具体研讨内容涉及网络传播、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传播事业史、海外华文媒体、欠发达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华文地区新闻传播教育乃至海内外有关中美撞机事件的报道。中国新闻史…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传播格局仍旧是“西强东弱”,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话语权缺失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中国需要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争取中国国际话语权,逐步改变信息传播中的不平衡状态。在中国致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海外华文媒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它在传承中华文化.消除“中国威胁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内传媒在海外的延伸。  相似文献   

9.
赵双阁  艾岚 《现代传播》2007,(6):123-125
近年来,华人传播媒介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快速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但专业伦理的表现却屡受批判,传播人之良知困窘与迷惘愈加值得探讨.所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台湾政治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传播学术研讨会"将"华文传播伦理"列为主题,于2007年7月14日-15日在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举行.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际国内传媒发展格局与走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把握新趋势、破解新难题、实现新发展,成为传媒业的共同主题.新华社顺应全媒体的时代潮流,围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内容生产、传播方式、落地渠道、多媒体业态等战略转型,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成功进行从本土作战到海外发展,从内容到渠道,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建立桥头堡到全面布局,在超常规的快速发展中,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中国形象,维护了中国利益.  相似文献   

11.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系到中国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媒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抢占话语权,扩大影响力,增强软实力,事关国家形象,也在一些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上关系国家核心利益.因此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应对新挑战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9日,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三方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狮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圆满落幕。这是该会自1995年举办以来,首次跨出中华国门,真正走向世界。六十余位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杜斌 《出版广角》2023,(2):47-52
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Z世代”规模的巨大增长,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数字出版在出版领域的分量越来越重,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外宣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加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基础建设: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的多种平台和载体;加强统筹兼顾,推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更多精品力作;实施倾斜政策,努力建设适应“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需求的国际化现代型特色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4.
增加交流,扩大合作,进一步办好华文报刊,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是参加’95世界华文报刊与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百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共同呼声。 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举办,华中理工大学承办,95年10月12日在武汉开幕,16日在重庆闭幕,历时五天。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学者、华文报刊负责人参了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教授、甘惜分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宁树藩教授,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李瞻教授、潘家庆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郑贞铭教授,在海外华文报刊研究中有卓越成绩的新华社研究员方积根先  相似文献   

15.
12月3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在京成立。来自民族地区民族院校新闻传播学研究学者和民族类新闻传媒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16.
为实施中央关于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的战略部署,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加速构建现代综合新型国际传媒,大力推进海外节目落地、落地节目本土化制作播出,全面加强海外机构和海外队伍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在西欧地区,国际台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在摩纳哥、芬兰、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6个国家实现了8个整频率落地项目。通过本土化节目制作和播出,国际台扩大了对西欧地区的有效覆盖,国际传播能力和舆论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正朝着在海外“办媒体、管媒体、经营媒体”的目标迈出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尚毅 《新闻爱好者》2022,(4):102-104
以海外华文教育课堂教学为分析样本,从中考察海外学生受众群体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形态,提出中国国际传播多元化体系建构中海外华文教育四方面的补充赋能作用及其场景传播效应提升方式,助力中国主流媒体营建良好国际舆论环境,赋能国际传播"五力".  相似文献   

18.
封面人物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出版《〈蜜蜂华报〉研究》、《海外华文传媒研究》、《公关传播》、《公关心理学》、《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国际传播学教程》等专著及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9.
张侃侃 《东南传播》2017,(12):58-62
11月11日,2017中国传播学论坛暨"新世界主义视野下的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宁波市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承办。来自海内外的权威专家与青年学者围绕新世界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前沿议题展开了富有学理性、创新性、前瞻性的讨论,为传播学的本土突破、世界接轨、国家社会服务提供了宝贵的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20.
叶造 《东南传播》2023,(3):68-70
联合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业界和学界对此已经展开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本文结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组织“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成立丝路华媒协作网,举办“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等对外传播实践,就协同海外华文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从实践中总结出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创新性、传播渠道的融合性等具有实操性的国际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