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年儿童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平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保护。但还应当看到,青少年完全依靠来自于外界的保护是不够的,同时还要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技能,从思想上和行为上更好地保护好自己。为此,我们请来了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学院研究员肖建国老师就青少年如何安全防范进行系列讲座,希望对你有用。  相似文献   

2.
自我同一性问题关系到青少年发展的方方面面,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良好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生涯发展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即通过探索自我内在世界、外界环境等活动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努力使自我期待与外界需求相匹配,从而在面对未来选择时呈现出有效的应对力,成为自己。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上、社会上成熟的延缓,形成了他们的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矛盾,于是,性培养被提出来了.性培养是指个体在以性萌发到性成熟的自然的和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和实践,使之得到一种内心体验,这种体验使他们逐渐形成符合身心健康的、正常性角色的气质、情感、行为和习惯,同时也形成一种内在控制力量,产生与社会规范相一致的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外界性刺激与内在性冲动之间的阈值,是进行性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少年适应身心急剧变化、适应环境、自我保护和避免心理受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学文科》2008,(1):11-13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青少年可能受到的侵害。②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原因。③我国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殊保护。④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⑤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⑥自我保护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是很重要的,但他们的自我保护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教育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同时,外界的保护很重要,而且是主要的。只有将自我保护与外界保护结合起来,才能对未成年人实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黄华 《教育导刊》2014,(1):48-51
社交网络是青少年线上自我探索的理想场域。基于技术的驱动,青少年的线上自我以后现代的方式“拼凑”而成,是其“希望的可能自我”。青少年的线上自我探索需要遵从某些规范共识的制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锚定于现实自我。青少年参与社交网络意味着某些新的经验,这一方面对其线下自我具有增强效应,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心理的、道德的或法律的潜在风险。作为新近涌现的现象,青少年于社交网络的自我探索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学文科》2006,(1):16-18,87
识记:全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理解;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活动: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结合实例,谈谈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误区及矫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彬 《教育探索》2003,(11):79-81
目前,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在观念上、方法上和内容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中小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转变思维方式,辩证地认识网络,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科学面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培养青少年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洒脱与执著     
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没有书,就没有精神的充实,思想的飞翔,人类的进步;青少年如果远离优秀读物,就会闭目塞听,自我封闭,思想枯竭,心灵猥琐,难以成人、成才。然而,在当今浮躁之气升腾,外界诱惑比比皆是的情况下,要静下心来读书实在不易。  相似文献   

10.
王静文  罗晓岚 《中学文科》2005,(1):14-17,87
识记:1.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理解:1.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2.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活动:1.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2.结合实例,交流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世上没有哪一个学生喜欢被批评,况且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是强烈地渴望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理解,期望外界和老师承认他们的自我存在。由于自尊心理,一些学生容易同.伤害自我的言行发生冲突,形成对抗。怎样做到批评像春风般受学生欢迎,的确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2.
激情犯罪是指青少年在强烈情绪支配下,丧失理智地实施暴力性犯罪的行为。激情犯罪具有突发性、情境性、意识模糊性和行为后果严重性的特点,防治激情犯罪策略主要有净化外界环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制冲动情绪和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等。  相似文献   

13.
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自卑心理的产生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往往造成他们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消极表现,是学生思想品行滑坡,退化的重要诱因,职校生中自卑现象普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优越的生活环境易使青少年变得消沉,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甚至出现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正确引导学生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肖建国: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学院犯罪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研究员。我们普遍意识到,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最直接、也最关键,但并不是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够生活在美好的家庭环境中,都能够接受最好的家庭教育的。我们看到,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青少年普遍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举止常常表现出自私、任性和骄横;不少青少年心理存有偏差,感情非常脆弱,不能承受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挫折;更多的青少年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青少…  相似文献   

16.
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不只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个体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视角看,互联网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作用有:1.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自我认知,形成道德自律;2.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拓宽道德视野,提高道德判断;3.有利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进行道德创新,建立自主型的新型道德;5.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新的道德观念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教育“共同体”,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从而引导青少年的品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采取问卷法,通过对北京市某高中396名学生的调查,探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直接效应模型中,父母情感温暖和拒绝否认不仅可以直接正向或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还能通过青少年的自尊和学业自我概念对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产生间接影响。父母过度保护则可通过青少年的自尊和学业自我概念对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产生间接影响。自尊与学业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之间起到了链式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并存,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生命价值观的认识和选择产生迷茫和困惑,以致在行为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自杀现象的不断发生,犯罪低龄化趋势等.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对待自我生命,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解决好自我内在发展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即解决好自我生存与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教育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生命价值观影响着青少年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决定着青少年未来的不同发展方向.基于此,呼吁在我国中小学应大力加强青少年生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9.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一种自我防御、自我保护的手段,其表现形式多样。教师和家长对青春期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效应,是青少年能否顺利度过危机年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