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度”是一个比较严肃、正式的名词,与其联系在一 起的政治、经济、社会也大抵一致。如果有人将严肃的“制 度”与极具自由、独立特性的文学联系在一起,人们的第一书评反应又会如何呢?惊奇,还是不可思议?西南师范大学中文 系教授王本朝先生就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撰写了《中国现代 文学制度研究》一书。在近年的学术研究中,研究中国现代 文学的学者们如钱理群、王晓明、旷新年、罗岗等人都对类 似于文学制度的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但他们并不称其为 “文学制度”,而采用了其它各种更为具体的说法。王本朝教 授则试图在这个层面上对…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法制文学期刊从无到有,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以刊登法制文学作品为主的期刊就有十来种。不仅如此,法制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很大,有人统计,仅《中国法制文学》等五种期刊,期发数就达二百五十万册之多。法制文学期刊的兴起赢得了大量读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使不少人开始来研究这一现象。法制文学期刊是发表法制文学作品的园地,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法制文学异军突起的一种表现。什么是法制文学?各家提出了不少界说。有人说,法制文学是指以法制建设为题材或以维护法制为主题的文学,也就是反映  相似文献   

3.
茹燕玲 《新闻爱好者》2011,(24):157-158
如今大众媒介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大众媒介对文学的种种冲击,有人悲叹,有人雀跃。悲叹者认为,大众媒介营造的是具有巨大震撼力的视觉文化,当人们习惯于平面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视觉享受后,就不会再去阅读深度的、个性的、精英的文学了,大众媒介宣告了文学的  相似文献   

4.
茹燕玲 《新闻爱好者》2011,(12):157-158
如今大众媒介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大众媒介对文学的种种冲击,有人悲叹。有人雀跃。悲叹者认为,大众媒介营造的是具有巨大震撼力的视觉文化.当人们习惯于平面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视觉享受后.就不会再去阅读深度的、个性的、精英的文学了,大众媒介宣告了文学的终结;而雀跃者则认为,大众媒介的技术优势、受众优势,为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给文学嫁接了长空搏击的翅膀。笔者持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感觉,仿佛现在搞新闻的都越来越不在意事实了。比如关于华东师大著名教授王晓明被上海大学招聘的消息不少报纸都做过报道,香港一家报纸,说,《王晓明被百万收购/批评家摇篮华师大发生学术  相似文献   

6.
感谢大家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听讲座.这本身就说明了文学仍然是有力量,文学仍然是受关注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文学已快要灭亡了.看来只要有语言、文字,有人的思想感情,文学就不会灭亡.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作家近年也是得了一些世界性的文学奖项的,比如龚古尔文学奖什么的,还是有一些中国人面孔的。但是中国人至今还是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里的中国人指的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于是有人说,鲁迅拒绝过,巴金拒绝过,老舍要不是死了,也能拿一回了,沈从文也是差一点。其实单论文学功底和文学成就,鲁迅、老舍、沈从文并不比那些获奖的差许多,比如君特格拉丝,《猫与鼠》虽然深刻,但未必就真比《阿Q正传》或者《边城》更好。有人说诺贝尔并不是一个纯粹文学的奖项,这点我赞同,但  相似文献   

8.
孙悟空是一个文学形象。如果说他是一个纯粹虚构的形象.绝对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根据文学创作的原理,任何虚构的文学形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往往在现实中都有他的原型或者模特,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孙悟空的形象大概就属此类。在早期的文学史上,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来源于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  相似文献   

9.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文坛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创作期,“轰动效应”层出不穷,其中,“用脚写作”是当前文坛的新景观,也被称作 “行走文学”,有人定义说它是由出版社出资组织作家出行游历、再由作家根据出版社要求推出系列丛书的一种文学创作。这些作品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说它是包装年代出版社的一种炒作,是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流水线机械化生产出的“快餐”,破坏了文学的自然状态,甚至损害了文学的本质;也有人认为它是独具创意、形式新颖的“美味”,是对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学者性而封闭在书斋内的散文写作的一种反…  相似文献   

10.
孙悟空是一个文学形象.如果说他是一个纯粹虚构的形象,绝对不会有人反对;但如果根据文学创作的原理,任何虚构的文学形象都不是凭空想象,往往在现实中都有他的原型或者模特,相信也不会有人反对.孙悟空的形象大概就属此类.在早期的文学史上,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来源于印度古老的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努曼,而且已经形成定论.  相似文献   

11.
感谢大家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听讲座。这本身就说明了文学仍然是有力量,文学仍然是受关注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文学已快要灭亡了。看来只要有语言、文字,有人的思想感情,文学就不会灭亡。我也非常赞赏南京图书馆能这样重视、关注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今天讲的内容是我系列讲座的一部分,主题是“文学的启迪”。有14个题目,由于时间关系只讲前4个题目。  相似文献   

12.
感谢大家牺牲周末休息时间,来听讲座。这本身就说明了文学仍然是有力量,文学仍然是受关注的。现在有一种说法,说随着视听技术的发展,文学已快要灭亡了。看来只要有语言、文字,有人的思想感情,文学就不会灭亡。我也非常赞赏南京图书馆能这样重视、关注世界读书日这样一个日子。今天讲的内容是我系列讲座的一部分,主题是“文学的启迪”。有14个题目,由于时间关系只讲前4个题目。  相似文献   

13.
朱亚夫 《新闻界》2000,(5):69-70
一   放眼文学的百花园,繁花如锦,奇葩竞秀;少则有幼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则有校园文学,青年文学;成人则有游子文学,海派文学。如今,又冒出了“小女子文学”、“小男人文学”等等。这些都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丽花瑞草,是少不得的。不过,既是文学的百花园,似还应有“老年文学”。不是么,既有儿童文学、青年文学……岂可无老年文学一席之地 ?否则这园地再美再艳丽总是缺只角的,总显得有点单薄、肤浅和稚嫩…… 二   那么,何谓“老年文学” ?  有人说老年文学是出自老年人手笔的文学作品。其实不然。老年人固然熟悉自己的老年…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0年底,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已为7.77亿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书记王晓明说:目前,查询个人信用档案是商业银行贷前审查的必经环节。守信者可以享受到贷款利率优  相似文献   

15.
穆涛 《今传媒》2006,(8):45-46
十年前,作家陈忠实讲过一句话,叫“文学依然神圣”,他当年是面对着文学的困境、文学杂志的困境说的这句话。后来有一段时间,有人用这句话当笑话讲,遇到过不去的事了,就说,“陈主席讲了,文学依然神圣”,但到今天,我们再想想这句话,它的分量和重量就显示出来了。我们不能什么都产  相似文献   

16.
《洋葱》(the onion),有人称它为通俗小报,有人称之为讽刺文学周刊,还有人说它是讽刺性新闻周刊。其实它就是一份能以新闻逗读者一笑的免费周报。它以独特的嘻笑怒骂方式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洋葱》报在美国10个城市发行,发行量达69万份,读者400多万。而且《洋葱》的读者样本让同行羡慕:64%的人年  相似文献   

17.
斯卡尔梅达在此不经意地描述了很少有人留意的一个文学现象,那就是: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传染病,即使天性中具有写作才能的人,没有这种传染,也不会发生实际意义上的写作。  相似文献   

18.
散文是什么?     
何启治 《传媒》2000,(7):40
有人说,散文是最随心所欲的文字,是无所不谈的文章;也有人认为,除了诗歌和戏剧、影视作品,其他文学作品就都可以算作散文了。 至于散文的特点,除了真实性之外,大都强调这种最见作者个性的文体还要有激情,要讲究意境、韵味、文采等等。 这些主张自然都有相当的道理。 但在我看来,散文作为有别于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一种文学样式,还是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应该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9.
《视听界》2013,(3):9-9
《视听界》“封面话题”连续4年获全国广电期刊优秀栏目一等奖 全国广播影视期刊年会,5月9日在江西南昌举行。《视听界》的主打栏目“封面话题”(编辑:王晓明、单文婷、赵秋杰)再度荣获2012年度全国广电期刊优秀栏目一等奖,这是自2010年设立栏目奖项以来,“封面话题”连续4年获一等奖。同时获得一等奖的有《南方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另外,《视听界》报送的其他4件作品亦全部获得较高等级奖项。评论《美国〈新闻周刊〉告别纸版传统媒体的黄昏来临?》(作者:王晓明)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出版的《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第四期,发表了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黎洲的《靠改革完善机制,靠机制实现优质》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张文达与副总编辑王晓明合写的《配套改革见成效》两篇文章,就建立严格、有效、可操作性强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和改善选题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