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芳 《江苏高教》2001,(4):50-53
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修养亟待提高。语言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言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关系密切,语言教育应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其语言能力和修养的途径有:坚持开好语言课和语言课,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抓好大学生中文水平测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引导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在全国推行传统文化的环境下有所好转,学生对提升自身语言素质的意识有所提升,但是整个社会、学校对提升学生语言素质而提供的平台、采取的措施却很有限。通过分析目前高职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呈现的新现状,依据高职发展的特性,提出强化养成意识、调整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质、调整考核方式等提升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进行了思考。我们认为,若要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经书"的阅读与学习。语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训练大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同时,可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语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为培养与增强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改革热潮,在我国从1995年开始也提出了素质教育,并且在这十余年的推广和发展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也得到重视与推广。然而一个人内在的素质如何表现出来,那就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即语言,虽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蓬勃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语言素质培养,而经过考察却发现目前大学生的语言素质不容乐观:语言规范意识淡薄、语言文字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捉襟见肘。针对这一现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5.
一、语言能力是高等人才不可缺少最基本的素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就要着力提高其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本民族的语言,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苏培成先生在其文章中说:“一个人不能使用规范的语言、高尚的语言进行交...  相似文献   

6.
王永科 《河南教育》2014,(12):102-103
长期以来,语言文化素质教育和写作能力培养工作一直是大学教育的"软肋"。在大力倡导文化回归的当下,各高校应将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中,各学科教师要增强培养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意识,把人文素质、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身心教育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语言素质是文化素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媒作为大众媒介载体,具有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传播受众的广泛性、宣传目标的多元化、传媒资源的丰富化等基本特征,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一是工具性文化素质,二是观念性文化素质。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校园媒体的独特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大学生工具性文化素质;依托教师博客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观念性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9.
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关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大众文化迅速发展,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文化生活,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产生了负面影响,给大学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带来了困扰。探讨应对方法,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关乎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当代大学生群体最直接密切联系的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心理辅导者、学习的指引者和日常生活的管理服务者,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无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提升、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预科阶段是民族学生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和新起点。但综观目前的汉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并未被放到应有的位置,心理健康教育在汉语教育中的渗透仍然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论文针对如何将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融为一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交流,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对于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对大学语文课的教改提出了建议,希望探索出适合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高等学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构建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注重大学生就业指导向“全程化”、“科学化”发展,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本应体现人文教育特色的高校英语教学正在陷入"没文化"的尴尬境地。渗透人文教育、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了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语言与人文的关系、师生关系、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语感教学、民族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经典阅读和母语能力提高等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加强高校英语专业人文教育及其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专业90名学生进行手语教学的问卷调查,发现特殊教育专业手语教学和学习情况整体不佳。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学校应加强手语教学软硬件建设,教师应革新手语教学中的理念与实践,学生应具有克服困难学好手语的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 ,高等师范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等师范教育本身如何抓好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值得教育界研究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文精神和核心竞争力。这是实现未来教育大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青年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重任,然而目前却面临日趋边缘化的困境.教学体制带来的无奈、社会环境的影响、教材不适应教学需要、教学方法模式化等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的原因.要从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的角度,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推行教育改革:变革教学体制、营造重母语的环境、更新语文教材内容、改革语文教学方法,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对祖国优秀文化、文学精品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the delivery of hig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increasingly combines open learning with collaborations among people of divers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while the literature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cuses on mapping modes of delivery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recognise that it is these modes, together with language and culture, which mediate the delivery of programmes. Drawing on data from a case study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and a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Malaysia, we argue tha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er force involves collaboration and that this collaboration is mediated.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利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但在实际的校园教育中,往往很多教师都认为提升人文素质概念较空,不善把握。其实,《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全体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必修课,如果善于运用各种技巧,把握授课环节,它对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另外,它作为一门潜在课程在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它同其他教育形式在教育目的上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及相互联合,协作进行,它具有独特的陶冶作用,以特有的方式和途径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全面性、持久性以及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主动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比及的.阐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在探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育人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其建设和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和具体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途径,及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