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拳”,又名“岳家拳”或“岳家教”。传说,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传授下来的一种虎形拳。“岳拳”的特点是:集虎之威,取虎之式,刚柔相济,攻守兼备。在套路中,有一只虎、下山虎、落地虎、双飞虎、二虎斗、五虎落山等等。在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10,(2)
在200多万年前,虎就起源于东亚地区,距今100多万年前,虎已和人类的祖先蓝田人生活在一起。中国有着悠久的虎文化,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虎作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虎是勇猛、正义、威严的象征,在古代,虎又被视为王权的象征,至今流传着中国汉字中王字就是由虎额头上的花纹而来的传说。谚语中也有伴君如伴虎、老虎门下官难做等等的说法。在军事上,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是权威的象征。远古时期,虎就作为图腾受到人们的崇拜。汉代以后,虎作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崇虎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观念。虎的形象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广为流行,直到今天,一些少数民族仍称虎为其祖先。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祖先与老虎共同生存于中华大地,虎的图案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也比比皆是。例如,兵营里调兵的信物称虎符,在绘画作品、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也经常将虎作为主要题材,中国的地名、人名里“虎”字更是随处可见,就连孩子们穿戴和玩耍的也都是虎头帽、虎头鞋、虎形枕、虎玩具等。  相似文献   

4.
一年春作首,百兽虎为王。2010年是中国的庚寅年,传统生肖中的虎年。虎威武勇猛,素称"兽中之王"。我国古代敬虎为神,将其列为"四灵"之一。中国百姓历来将虎赋予制鬼御魅、辟邪除秽、护生立子、延年益寿的含义。在早期以虎为图案的火花层出不穷。虎跃入方寸盒面,虎虎有生机。  相似文献   

5.
虎年说虎     
今年农历是丙寅年,在我国以十二生肖纪年是虎年,这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之一。虎类,科学家按地域范围把老虎分为七大类,据说已有三种虎销声匿迹,它们是印度的伯利亚虎、爪哇虎和里海的老虎。剩下的是中国东北虎、华南虎、印度虎和居住最北的西伯利亚虎。现在中国东北虎目前只剩下30头左右的野生老虎,西伯利亚虎也不过350头左右。在本世纪末,在“虎乡”印度的印度虎也只有200头左右。老虎的生态处于顶部,缺乏老虎,世界上食草动物就会迅速增长,生态受到破坏。因此,保护了老虎也就等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趣的是姓名,也有以虎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邮政于2022年1月5日发行《壬寅年》特种邮票1套2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国运昌隆、虎蕴吉祥。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即生肖纪年的虎年。虎被誉为“兽中之王”,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古有用以调兵遣将的虎符,又有“虎将”“虎士”“虎步”“虎蹈”之说,皆含威武、荣耀之誉。民间视虎为扶正驱邪、保佑安宁的瑞兽,从画虎于门的习俗到憨态可掬的布老虎,丰富多彩的虎文化已渗入人们的生活习俗之中。  相似文献   

7.
虎是一种哺乳纲大型猫科动物,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多独自生活在山林中,每只虎都有自己的领地。虎额头上的条纹看上去像是书写的“王”字,虎被称为兽中之王,为人们所敬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与龙起着相同的作用。《周易·乾·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汉语语汇中,虎是威武勇猛的象征。《说文解字》载虎,山兽之君。从走,虎足象人足。  相似文献   

8.
各地的垂钓爱好者很可能碰到一些带有“虎”字的鱼名。说起“虎”鱼名称,虎是陆地野兽,鱼属水生动物,虎、鱼两字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呢?原来,虎员秉性凶猛,有“兽中之王”恶称,但它却给人一种美妙的好感。上溯到古代,曾把它作为“象征勇武,神异镇邪”,甚至很多人家的门扇上画有栩栩如生的老虎,寓意虎能吃掉来侵扰家庭和人丁的邪气、恶魔。千百年来,虎这种吉祥象征,反映在各种事物的名称上,也就出现了诸多“虎”鱼美名。饶有趣味的是,以虎相称的鱼类,全都是打鱼和垂钓的好目标。它都属于理想的烹饪原料,人肴不仅美味好吃,而…  相似文献   

9.
1月5日《壬寅年》2022年是农历壬寅年,生肖虎年。民间自古以来视虎为神兽,有扶正祛邪的寄托。山东至今还留有给孩子戴虎帽、穿虎鞋等习俗。《壬寅年》是第4轮生肖邮票的第7套,由画家冯大中创作,其画风严肃典雅,突破程式化的俗套,赋予虎以人文之神韵,并创造了自己的艺术符号,被誉为"天下第一虎"。  相似文献   

10.
关于虎的起源,比较公认的观点是虎于200万年前起源于东亚(即现今华南虎的分布区),是亚洲的特产动物。殷商时期,虎就已是我们祖先的重要狩猎对象,因此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不少“获虎”的记载。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最初的形制属于象形文字。如甲骨文“虎”字就是虎的左侧视图,对虎的整体形象进行了描绘:巨口锐牙,利爪长尾,身有花纹。  相似文献   

11.
(一)弃车砍士侧面虎 “侧面虎”是那般武器呢?前辈棋人把图1中占据重要战略位置的红马与车形成的侧翼组合攻势,名曰为侧面虎。 “侧面虎”是中局突破颇具杀伤力的攻击战术,尤其袭击侧翼空当更有奇效。从一个“虎”字即可见前人是何等推 崇!虎乃兽中之王, “侧面虎”则意味侧 面杀棋之王! 1、前车进三 士5退6 2、前车平四 弃车砍士击破 第二道防线,为胜 利打开通道。 2、………… 将5平6 3、车二进九(红胜) 小结:当您领 略大名鼎鼎的“侧 面虎”芳容之后,也 许会顿生失望之感,因其既无虎虎生威深奥的杀着,也没高屋建…  相似文献   

12.
虎啸风生,龙腾云起。2022年,是冯大中先生画虎60周年。新年伊始,由他创作设计的生肖邮票《壬寅年》如约而至,不仅给广大邮迷朋友以欣喜和希冀,同时也是对其本人执着、痴迷于画虎艺术并达到高峰的一种肯定与认同。从自己作品中提炼出虎票图案第4轮第7套生肖邮票《壬寅年》由“国运昌隆”和“虎蕴吉祥”两枚组成。邮票上的虎形象从实出发,得虎之天性,细致诠释了虎的美感。  相似文献   

13.
孙保才  周美良 《精武》2007,(3):18-18
十大真形归定把中的虎形虎扑双把,是在龙形枯树盘根之后的第三个单练动作,取意为虎的扑食之勇。虎在扑食之前,静静地寻找猎物,称之为虎搜山,找准目标后再快速勇猛一扑。心意拳法取虎形正是指此而言,不但取其轻灵的一扑,还参悟出其中含有的拳法之理,即“动静相兼,欲前先后”,这在具体动作中都有表现,如虎搜山时,头与颈同时转动,在心意拳四把捶中的“出手横拳无敌家”、“青龙出水”式后也有转  相似文献   

14.
老虎是亚洲地区独有的物种,其最初的发源地就是东亚。亚洲很多地方都有茂密的森林,这是老虎最喜欢的栖息地。因为老虎是一种独居型动物,只有森林这样的地方才适合老虎伪装自己、捕杀猎物。另外,亚洲的水资源也较为丰富,这也是老虎生存的必备条件。老虎共有9个亚种,即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苏门答腊虎、马来亚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巴厘虎、爪哇虎、里海虎,其中前6个亚种正濒临灭绝,而后3个亚种已经在20世纪灭绝。  相似文献   

15.
虎年话虎标     
李润 《集邮博览》2010,(1):21-22
虎跃山河壮,春来日日新。随着干支纪年的轮回,虎虎生风的2010农历庚寅年正向我们走来。虎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虎是十二生肖中最为凶猛的动物,因而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赋予虎以勇猛、威武、健壮、生机和力量的象征,其形象因此出现在包括烟标在内的各种商标中。  相似文献   

16.
李彤 《集邮博览》2014,(3):33-35
虎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名字:寅兽、虞者、斑子、大虫等,人们视虎为百兽之长,称为山君。王安石有《次韵酬宋圮》诗云:“游衍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之句。《说文-虎部》日:“虎,山君之兽”。别看虎是地球上最强悍的超级食肉动物,鹿、麝、免、狼、熊、羚羊、野猪等都是虎主要的猎物。但它在人类面前实在很脆弱,地球上的老虎在20世纪初还有10万只,其中有4万只在印度。当新世纪来临时,老虎已经到了生存的边缘,2009年世界上老虎的总数在3200只左右,至少有一半的亚种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7.
李彤 《集邮博览》2014,(3):34-35
正虎在古代中国有很多名字:寅兽、虞者、斑子、大虫等,人们视虎为百兽之长,称为山君。王安石有《次韵酬宋玘》诗云:"游衍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之句。《说文·虎部》曰:"虎,山君之兽"。别看虎是地球上最强悍的超级食肉动物,鹿、麝、兔、狼、熊、羚羊、野猪等都是虎主要的猎物。但它在人类面前实在很脆弱,地球上的老虎在20世纪初还有10万只,其中有4万只在印度。当新世纪来临时,老虎已经到了生存的边缘,2009年世界上老虎的总数在3200只左右,至少有一半的亚种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虎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虎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古人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在中国人心里,老虎行动迅猛、威力无比,可镇宅、驱邪、降灾,也是生育和财富的保护神,为中华大地上的吉样物,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2022年是壬寅年,我们迎来一个令人期待的“虎”年和第4轮生肖“虎”邮票,也不禁让我们带着豪情和热情想去回望36年来4轮“虎”邮票的光彩。1986年,岁次丙寅,中国生肖邮票上的第一只“虎”以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著名画家张国藩以他所擅长的装饰画和壁画的功底,在一个富有张力的“S”形的构图中,以夸张写意性的笔调突出了虎目炯炯、虎尾张扬的虎威之态,虎身上红黑相间的纹路既是真实虎纹之现,又极富民间装饰感,透出了民俗剪纸和乡野布老虎玩具的韵趣,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民族气派(图1)。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论述了武当道教虎神对武当武术内功、技击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武当武术所表现出来的虎种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