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4,(4):6-7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的剑客请教老师。柳生问:“以徒儿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答:“至少10年。”柳生一听10年太久,就说:“如果我加倍努力,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呢?”  相似文献   

2.
学校有位青年教师刚毕业时,未能尽快地适应教学,学生有些负面反映.作为校长,是让他"撤"下来,还是让他继续呢?那位青年教师很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校长感慨地说:这是位热爱教学的老师,我们应当等待.等了6年,他终于成了出色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徒儿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答:“至少10年。”柳生一听,觉得10年太久,就说:“如果我加倍努力,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笑了笑,柳生又说:“如果我再付出多一倍的努力,多久可以成为一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上讲刘备三顾茅庐,才请来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今天,我也“三顾茅庐”了,却还没请到师傅。我想请的师傅叫朱迁豪,他是我们班里的作文高手。这不,王老师说,今天又有两家杂志社的编辑同时给他寄来了样刊。那上面都选登了他的作文哩!这双喜临门的好事,谁见了不眼馋?唉,什么时候我也能尝到这种滋味呢?不行!我不能这样傻等下去,得赶快想出对策才好。突然,我脑海中灵光一闪,对,拜个师傅啊!俗话说得好,“名师出高徒”。我就拜朱迁豪为师,多少也能学上几着吧? 说拜就拜。一下课,我向第  相似文献   

5.
爆笑幽默     
缺点老师:“你认识到上课睡觉的缺点了吗?”学生:“认识到了。”老师:“缺点是什么?”学生:“缺点是不如睡在床上舒服。”茄子同学昨天晚上,偶一同学去食堂打饭,指着一份菜问大师傅:“这是什么呀?”“茄子同学”我那同学一听就不愿意了,心想:你怎么把茄子和同学连起来说啊。于是又问:“那个是什么啊?”“土豆同学”“那个呢?”“莴笋同学”他生气地把饭盆往窗台上一墩!“给我来份粉条师傅!”就见那个大师傅把饭盆冲后面盛菜的师傅面前一递,说了声:“粉条哥们!”长度的单位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公开课,老师问我们一个问题:“各位同学,有…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在描述他的学生如何愚笨时说:“七只小蝌蚪,游走了三只,还剩几只?他竟然不知道。唉,你们说这孩子笨到什么程度?”真是孩子笨吗?不是的,只是因为这个数学问题远离孩子的生活,甚至有些孩子连蝌蚪的样子都没有见过,他又如何能在头脑中形成鲜活的表象呢?类似这样的现象作为一年级教师恐怕不少见,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  相似文献   

7.
时间     
有位哲人曾讲: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又有位哲人讲:生命在闪光中见灿烂,在平凡中见真实。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可生命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每个人又将怎样去走完生命之旅程呢?这里选了三篇文章,相信我们读后会深受启发的。  相似文献   

8.
一天,有位老师对我说小胡太骄傲了:上課不听讲,老师批评几句,他就气愤地毁掉了手中的东西,以此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可能吗?小胡性格活泼,上进心强,学习认真踏实,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受到各科老师的多次表扬。如今,怎么突然骄傲起来了呢?我感到疑惑不解。可是,我到班上一了解,又确实发生了那么回事。我感到茫然。这以后,我又发现他不仅上课无精打采,就是在课外,也变得少言寡语了。他是惭愧?思过?委屈?还是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宫本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的剑客请教老师。柳生问:“以徒儿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答:“至少10年。”柳生一听10年太久,就说:“如果我加倍努力,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笑了笑:“20年。”柳生又说:“我再付出一倍的努力,多久可以成为一流剑客呢?”宫本叹了口气答道:“如果这样的话,你只有死路一条,哪里还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越听越糊涂。  相似文献   

10.
近来,记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转机建制中的企业必须有上乘的职工教育与之相配合,而目前有些企业却不把职工教育作为重要问题来解决,怎么办?是等着体制、机制理顺了再抓职工教育,等着经济效益好了、认识上去了再抓职工教育?显然,这样的企业必定遭受损失。现实中,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职工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又为什么总是抓不出成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慕名来到济南试金集团有限公司,与分管职工教育工作的王红副书记进行了交谈。交谈使记者对许多疑难之点也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第三颗纽扣     
西装上的第三颗扣子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我并没有在意,记得有人说,穿3颗扣子的西装时,第三颗扣子不系才显得洒脱、自然。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此多费心思呢?那天下课,我正往办公室走,听见有人喊我:“王老师!”回头一看,是晓敏———一个平素沉默寡言的女生,她上课从不回答问题,在各项活动中也是一个旁观者。自从接这个班以来,除了开学第一天点名外,我几乎从未和她交谈过。她会有什么事呢?我疑惑地看着她,晓敏显得很不好意思:“老师……我捡到一颗扣子,您看是不是您衣服上的?”我既感到意外,又有些惊喜,接过一看,图案和形状虽然很相像,但细看之…  相似文献   

12.
天刚亮,刘老师家里传出的斥责声惊动了左邻右舍。刘家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读书,家里只有年逾五十的两位老师,他们与人和睦相处,在这大院里是很受人尊敬的,这大清早,会有什么事呢?邻舍张师傅心急火燎地敲开门,一看不由地乐了:刘老师坐在板凳上,失神地揪着他心爱的猫咪,一句句地数落着。猫俯首贴耳,一动不动地蜷曲着。看这架式,张师傅心里明白了一半。  相似文献   

13.
班上经常有同学带口香糖到教室来,老师决定专门请一位同学来管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是谁呢?当然是于梅梅了!班里有些男生都恨死她了,可  相似文献   

14.
<正>常听数学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简直没法教,一点数学思维都没有,讲了多少遍了还是不会."然而在指责学生的同时,又有多少老师能从自身找原因呢?又有多少老师能审视自己,反思自己?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当时听懂了,再遇到还是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是给了个标准答案,更多是没在教学上下功夫,只教学生模仿,甚至连模仿都达不到,缺乏思考过程.作为重要学科的数学,给不少学生带来的不是享受、愉悦和成功,而是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太不懂事了,一点都不能体谅我们做老师的心,整天打打闹闹的,说了也不听。”一位教师这样埋怨道……相类似的抱怨声常不绝于耳。我有时也有这种感慨。每当这时我就反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难道是老师讲得不够真诚、不够感动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为何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呢?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学生这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交谈,我感到可能是学生无法体会老师的苦心、真心,他们认为老师说的只是安慰他们罢了,谁知道老师内心在想什么?于是,我想能否通过一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徒弟跟着他的师傅学艺三载,认为学得差不多了,于是就跑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  相似文献   

17.
如此规定     
全区数学教研大组研讨活动时,一位教师在《年、月、日》课堂教学的尾声,进行了质疑问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年中有大月又有小月呢?”教师迟疑了一会儿,说“:这是规定。”又有学生举手“:老师,为什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呢?”教师说“:这是规定。”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而不是13个月呢?”教师说“:这也是规定。”举着的小手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教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位男生小声地说“:有什么好问的,都是规定嘛!”就这样,在教师的规定声中,结…  相似文献   

18.
趣味练习     
今天Goldie、大眼蜗牛、阿木老叔和瘦猴老师四位还是来到英语国的学校,他们又会听到和看到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我所认识的一位老师,刚刚接了高三新班,前几天见了我,不无悲哀地说起:"现在的高中生,越来越没有灵气了。"听了这句话,我感到非常揪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呢?前几天我听了几节高中的课,老师都是有些功底有些名气的。按照时下的标准,课上得都很成功,可是几乎每个老师,在课上反反复复说着同样的告诫。那些话,虽说都很实在、恳切,也很实惠,但也许正是如此,才使我听得心惊肉跳。这几位老师在课上言必称高考。比如一位老师让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在  相似文献   

20.
王娜  杨杏来 《考试周刊》2007,(7):102-103
曾听到有老师这样抱怨过,这些知识我都讲过,而且有些知识点我讲过多遍,讲得很透彻,学生怎么还是不会呢?很多老师工作不能谓之不努力,态度不能谓之不端正。课堂之上尽力去讲,课堂之下尽心辅导,用去的时间很多,但学生成绩没有太大的起色。这又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