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吕琳 《中国广播》2008,(8):46-47
中国的老年广播值得研究,基于两个宏观社会趋势所构成的社会背景:首先是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次是中国媒介业的变革,包括广播专业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应对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威胁或危机,正是正渐渐步入"风险社会"时代的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居于风险社会视角下试论当代中国科技传播,并提出关于如何改进中国科技传播未来发展之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12,(31):34
《中国NGO口述史》王名/著定价:58.00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本书用访谈的形式,记录了中国早期一些著名的社会组织创立者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形象反映了中国近年来社会组织发展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进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初期,问题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4.
王璐 《大观周刊》2011,(44):11-12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大包大揽社会事务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舶来品NGO在中国也应运而生,非政府组织同政府、企业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结构的三大支柱。但是在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深入探讨非政府组织在中国所呈现出来的特征,来探究NGO在中国的生存现状,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三大有效机制来应对NGO在中国所遇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浅议史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官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曾有过显赫的社会地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地位发生变化,由为封建统治者所依赖逐渐变为统治阶级所厌弃;并且职责也随之分化,分工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社会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富国强民的历史进程中,沿着翻译出版西方“器物”类书籍、政法制度类书籍,以及文学文化类书籍的路线,一步步实现着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性启蒙.本文系统梳理了翻译出版对现代性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论述了对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商人形象变迁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理念的转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商人形象变迁的背后所蕴藏的是媒介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互动,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向现代化的迈进。  相似文献   

8.
从华南虎事件考察中国新闻传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华南虎事件作为2007年度中国新闻传播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多元延伸的新闻事实,更展现出中国新闻传播过程中社会价值的结构性变化。这一价值重构正在对中国社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正是基于多元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社会图书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内涵及社会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策略研究,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代晓冬 《编辑之友》2012,(7):120-122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道德信仰层面的意义危机与社会政治层面的秩序危机,儒家文化所建构的民族认同镜像被击得支离破碎.面对这双重危机,五四启蒙思想家们以《新青年》为核心阵地,树起“科学”和“民主”的大旗,以“科学”解决道德信仰危机,以“民主”解决社会政治危机,掀起了现代中国的启蒙运动,企图重建现代中国的认同镜像.这种重建民族认同镜像的努力,因其所内含的矛盾,没有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双重危机,但深刻规约了现代中国的重建现代国家的历史实践,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溃败"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最近在<对中国最大的威胁不是社会动荡而是社会溃败>一文中所使用的概念.在孙教授看来, "社会溃败"指的是"社会肌体的细胞坏死""其反面是社会健康".  相似文献   

12.
风险社会与危机传播都是近期学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将对风险社会及其特征进行阐释,对风险社会理论对于中国社会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并将对风险社会中危机传播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社区自治与基层民主的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自治的发展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基层所出现的最大变化之一。这种变化产牛的原因植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必须要找到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基层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媒介化社会”角度,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舆论表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社会语境、传/受者结构、媒介技术三个变量考察中国当下社会舆论表达特点,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语境、传/受者结构的多元化、多维传播网络之间的博弈及互动,规约了社会舆论的表现形态和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纵览中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图景的时候,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将这一专门领域的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之中去考察。而由此出发,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种特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微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了独特的、积极的角色,其社会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这一方面与包括微博在内的社会『生媒体其天然所具有的公民自媒体的特性有关,同时,也因为微博这类社会性媒体的出现和兴起,正好伴随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政治、社会、经济转型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学简介五四时期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在整个社会的演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五四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核心,但是 其存在的意义又远远超过五四运动本身所带来的各种意义和影响.五四时期,衔接了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巨变带来了文化的巨变,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既是社会历史变化的产物,同时它的存在又加速了社会进步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语言和社会是密切相关,彼此共生、共存、共荣、共变的.作为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的粤语能够在过去20年里对汉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充分说明存在或起源于华南的某些社会变革,它所营造的新的社会形态、所引发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格局正在逐步地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李金华 《中国新闻周刊》2010,(10):I0008-I000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从物质层丽的现代化到精神层而的现代意识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在我看来,无论对于企业、政府还是公民,社会责任都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意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连续五届关注和探讨这样一个重要话题,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未来     
田野 《青年记者》2010,(1):52-52
改革开放50多年,在中国的大部分领域,市场正在成为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基础性力量,这一力量所代表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足以反复不断地时传统的社会及经济形态进行冲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