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声声巨响,犹如山崩地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焊然发射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和大使官邸。人类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黑暗悲惨的时刻:贝尔格莱德时间5月7日午夜,北京时间5月8日清晨5时50分。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强忍悲痛,从废墟中爬起,第一个将噩耗传回国内,在《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上发了独家报道。中国震惊了,世界震惊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义愤填膺的高校师生和人民群众纷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严厉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坚决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严正立场,爆发了…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国际社会的严重警告,绕开联合国,悍然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空袭。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悍然用5枚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造成3名新闻工作者死亡,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的严重后果。这...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9,(4)
—5月9日以来陕西报纸关于北约暴行及事态发展报道综述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数枚导弹袭击了我驻南使馆,3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幸以身殉职,20多人受伤,使馆建筑遭到严重破坏。这起骇人听闻的袭击事件,是对我国主权的肆意践踏,...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4日,我在贝尔格莱德市区采访,准备写一篇《轰炸前的贝尔格莱德》。晚上8点多钟,我刚写完稿子,正向国内传送。隐约听到远处传来“冬冬”的两声闷响。这是什么声音?我一下子警觉起来。没过几分钟,离贝尔格莱德75公里远的诺威萨德市的一个南斯拉夫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诺威萨德遭到三枚导弹的轰炸。我立刻意识到,刚才两声闷响就是轰炸声。嚷了好几个月,这一次,北约这只“狼”真的来了。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应该说对战争状态下的混乱情况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争爆发后的头三天,由于北约的电子干扰,南联盟通讯一片混…  相似文献   

5.
“一条成功的消息取决于其所含的信息的质与传播速度”(詹姆斯·赖特)。人民日报驻南记者吕岩松的《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最快、最及时地传递出这一震惊世界的重要信息。这是这条独家新闻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午夜,也即北京时间5月8日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面对这一粗暴践踏国际法、外交史上极为罕见的事件,死里逃生的记者在爆炸发生后仅15分钟即与国内取得联系,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发出,世界其他媒体、通讯社则在数小时后,才发出相关报道。正因为其…  相似文献   

6.
3月24日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口维护人权,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进行了两个多月的狂轰滥炸,制造了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他们炸毁了南联盟的电台、电视台,妄图扼杀南斯拉夫人民的正义呼声。5月8日,又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我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人员伤亡,3名记者牺牲,馆舍严重毁坏。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野蛮暴行,美国和北约控制的主流媒体却一反常态,千方百计掩盖北约集团动武的真相,百般为北约的侵略行径辩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了他们标榜的“新闻自由”的虚伪性,给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要抓住这…  相似文献   

7.
1999年3月24日,北约秘书长宣布:北约对南斯拉夫采取军事行动。作为CCTV的记者,我明白自己遇到一个难逢的机会。当晚11点,我为《早间新闻》作了电话报道,凌晨4点又根据战局的最新发展为《新闻30分》作了第二个电话报道。3月25日当地时间晚上8点,贝尔格莱德响起了北约空袭的轰炸声,北约轰炸了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军用机场和一个飞机制造厂,强烈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在十几公里以外都能感到和看到。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什么叫战争,什么是恐惧。3月26日,我和王晓琨同志前往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采访。在国防部…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8日,这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也是每一位新华社职工都会永远记住的日子。就在这天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邵云环同志壮烈牺牲。全国各族人民、全社广大职工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侵犯...  相似文献   

9.
5月8日晚,当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本报驻南记者许杏虎及其夫人朱颖不幸罹难的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作为许杏虎、朱颖的同事、作为一名青年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为他们的牺牲感到深深的悲痛,同时对北约的野蛮罪行表示极大的愤慨!许杏虎今年31岁,原为光明日报国际部编辑,中共党员,1998年7月受报社委派,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原光明日报广告部美术编辑朱颖一起,赴南斯拉夫担任常驻记者。自今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实行轰炸以来,许杏虎、朱颖…  相似文献   

10.
敢为天下先──我在波黑采访中的二三事胡锡进当1994年4月10日,北约空军首次空袭波黑塞族阵地时,一个长期以来北约将直接介入前南斯拉夫战争的预言,终于应验了。10日晚在贝尔格莱德记者站听到这个消息,我甚至没有顾上办手续,就于第二天凌晨3时开车奔向波黑...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贝尔格莱德时间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上午6时左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三枚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截止记者发稿时(北京时间15时20分),至少已有3人死亡,一人失踪。 北约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北约的这一野蛮暴行表示极大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抗议。应中国的要求,联合国  相似文献   

12.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五枚导弹轰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3名记者死亡,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发表了严正声明,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表...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五枚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三位新闻记者殉职异国。回顾一个月来电视上播放过的一幅幅画面,翻动那一张张令人难忘的报纸,点击网络上一个个抗议北约暴行的站点,我们看到,首都新闻媒体在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全面报道,充分表达人...  相似文献   

14.
共同的控诉     
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空袭4月1日进入第九天,南斯拉夫人还是说“不”!于是,恼羞成怒的北约扩大了对南空袭范围。3月31日晚,多瑙河上的诺维萨德大桥被北约的飞机炸毁。诺维萨德市距贝尔格莱德以北约80公里,自空袭以来已遭到多次轰炸。这座大桥是经过古堡进入市区的交通要道。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仍然是北约轰炸的重点。从3月24日第一天空袭起,北约没有一天不向那里扔下几颗甚至几十颗炸弹。北约秘书长索拉纳说主要是炸那里的塞族军事设施,可是直接受害的却是包括阿尔巴尼亚族居民在内的普通老百姓。28日那天,北约向普里…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今天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3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迄今为止已有2人死亡,2人失踪,20余人受伤。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40多天的狂轰滥炸,已经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现在又居然轰炸中  相似文献   

16.
画面 播音员(导语)解说 停泊在亚德里亚海上的美英军舰,今天向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发射了8枚巡航导弹,南联盟内务部的大楼遭到严重破坏,国防部也遭到袭击,请看本台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画面 记者站在被炸的大楼前,身后是消防车解说 各位观众,现在我是在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向你做现场报道。当地时间今天凌晨0点4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今天早上6点45分,北约用巡航导弹轰炸了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南联盟内务部大楼。那么现在是贝尔格莱德当地时间上午7点半,我们看到大楼还在冒着浓烟,但是大火呢,已经基本上被扑灭了…  相似文献   

17.
画面 播音员(导语)解说 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当地时间今天凌晨再次遭到北约的轰炸。请看本台记者从贝尔格莱德发回的报道。画面 记者现场 远处冒着浓烟 大面积的黑色浓烟 居民住宅远景摇到冒着浓烟的供暖中心解说 各位观众,现在我是在贝尔格莱德新区向你做现场报道。北约在今天凌晨4点40分左右,用导弹轰炸了贝尔格莱德新区的一个供暖中心。今天贝尔格莱德尽管是晴天,但是供暖厂冒出的浓烟遮天蔽日。与贝尔格莱德新区供暖中心相对的是一片居民住宅。我们看到,从这个居民住宅到爆炸的这个地方相距只有300米。画面 居…  相似文献   

18.
“对不起,不知道你是隐形的!”这是美国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被击落后,目前在南斯拉夫人中流传最广的一句幽默。南斯拉夫空军和防空军司令斯米利亚尼奇29日公布了自北约对南实施空中打击以来该部队取得的战果:截至28日晨,北约共动用了430架飞机,出动1300架次,发射巡航导弹400多枚;但是,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北约都未能彻底摧毁南军防空系统,目前所有南防空和通讯系统都运转正常。在前5天的战斗中,南共击落包括F—117隐形飞机在内的北约战斗轰炸机7架,直升机3架,无人驾驶飞机3架,以及30多枚巡…  相似文献   

19.
兔年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空袭南斯拉夫联盟。翌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便将精心策划的空袭计划付诸实施,战争的乌云骤然笼罩了素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半岛。一枚枚导弹、炸弹落到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夺去了不少平民百姓的性命,数以十万计的难民背景离乡,流离失所,一场真正的人类灾难,正在科  相似文献   

20.
突发重大事件的报道,考验新闻记者的综合素质,也检验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 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5枚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我使馆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3人死亡,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这一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怒。新闻记者,在强烈谴责北约野蛮行径的同时,还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掌握舆论的武器,给侵略者以有力的回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