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整日工作忙,为孩子忙,但忙忙碌碌之余您是否检讨过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家长?我对孩子的态度、跟孩子的关系有没有不妥的地方?”您可以通过下面的测验给自己打个分。(注:测验题共24项,如果经常发生就得2分,有时候发生就得1分,从来没有发生得0分。)1.是否经常和孩子一起游玩或唱歌;2.是否经常和孩子轻松地交谈;3.是否经常从孩子的举止中获得启示;4.体罚孩子时是否也曾自我反省;5.在孩子说话时是否从不插嘴,而是专心地倾听;6.责骂孩子时,是否想过孩子的感受;7.和孩子的意见有出入时,能不能认真地与孩子交换意见;8.是否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师,要胜任育人的任务,就必须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和具备育德的能力.可以说,教师的育德能力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提升育德能力,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学会"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但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育德智慧.  相似文献   

3.
肖川 《教育导刊》2002,(5):31-33
学校"学校"一个可能的定义就是学生可以犯错的地方;在孩子离开了父母之后仍就可以淘气、顽皮、打闹、追逐和嬉戏的地方;是与同伴产生冲突,并可以学习解决冲突的地方;是孩子可以每天都能见到自己喜欢的同伴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为了让孩子过来听讲座,就跟孩子说中午请孩子吃比萨,也许家长以为有这样的小诱惑,就可以对付孩子.殊不知孩子最大的武器是他自己,在与父母斗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毁了.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杜保尔通过研究认为,在一个家庭中,每一个优秀成员的标准分别是:一、好爸爸的标准1.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附属品;相互理解和沟通;3.注重孩子自己提出的目标;4.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5.从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中来寻求满足;6.把做父亲作为自己希望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二、好妈妈的标准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教育他们怎样适应生活2.注意孩子的情绪,使孩子保持愉快满足和无忧无虑3.帮助孩子在社会性方面不断发展,指导孩子游戏;4.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为他们提供各种心理教育;5.引导孩子理解事物,使他们能为自己安…  相似文献   

6.
谢慧 《教育导刊》2006,(11):55-55
游戏名称:瞎子摸象玩法:为孩子蒙上眼睛后,由你带他到屋子里的任何地方,鼓励他伸手去触摸,然后说出摸到的东西或进一步讲出他现在的位置。或者给孩子一些可以拿在手上的食物,让他猜。猜对了,就可以吃下去或者可以玩。游戏名称:找同字玩法:1.妈妈跟孩子一同看书,由妈妈念给孩子听;2.再让孩于找出书中出现最多的字,例如那本书出现“妈妈”这两字最多,就让孩子看书寻找出“妈”字。游戏名称:豆豆画玩法:1.先在纸上刷些胶水;2.再让孩子自己用豆子在纸上自由排列,组合成不同的造型;3.让孩子自己解说图案的内容,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彼此创作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辛继湘 《湖南教育》2009,(12):15-16
许市中学的孩子一定是很幸福的,这种幸福源自他们的学习方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教室四周乃至教室外面是一块块孩子们自己的黑板;每个孩子都是老师,可以自己讲解教学内容,自己做出评价;孩子们可以自己探究,也可以充分交流;可以倾听同伴和老师的建议,也可以质疑他人的见解;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甚至蹲着或走动,只要是自己感到惬意的姿势……  相似文献   

8.
家教文萃     
家教指南成人与孩子的交往是一个不断给予孩子各种信息的过程。有些信息可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比如“不要把毛巾放在地上”;有些是影响孩子品格的信息,比如“你干得真不错”。正面的信息能帮助孩子发展对逆境的承受力,使孩子走上正确思考和行动的途径。父母每天可给孩子以下5条信息。1.我关心你。可以通过语言和身体动作表达,也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讲述或者单独和孩子相处来表达。2.你是独一无二的。告诉孩子,作为独特的个人,他们有自己的优势、才干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拿孩子与别人相比,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优势上,即使这些优势…  相似文献   

9.
成人“逗”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方式方法也很多.合理的“逗”孩子方式,可以促进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际.但不合理的“逗”孩子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使之产生厌烦感,造成隔阂.成人要做到理解孩子,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的“逗”孩子行为.家长也要对自己的孩子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免受“被逗之苦”.  相似文献   

10.
重视孩子的情商教育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教育孩子学会关爱他人;②教育孩子学会宽容;③教育孩子学会合作;④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向上;⑤教育孩子学会克制自己。  相似文献   

11.
育儿资讯     
助宣宣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本条锦囊妙计妙计一:帮助孩子建立幼儿园脚本脚本就是指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适应模式。事实上,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形成了有关事件的图示。比如,孩子知道在休息日可以要求爸妈带自己出去玩,但平时则会约束自己的这种需要;孩子知道在外婆家的表现和在自己家的表现可以有所不同;孩子也会知道进入幼儿园时的活动规则与其他地方不同。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入园之初就要帮助孩子建立  相似文献   

12.
我希望     
师范还没毕业,有人问我:“你喜欢小孩吗?”我说:“喜欢呀。”“那你喜欢教师吗?”“也喜欢”“那你更喜欢什么?”小孩?教师?我言词闪烁。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个孩子。是个孩子多好啊。可以无拘无束地游戏;可以别具一格地妆扮;可以天真地炫耀自己的新鞋;可以自豪地获得老师的小红花;可以显得幼稚;可以蹦蹦跳跳。哦!做孩子真好,可以无忧无虑地愉快生活。有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个老师。是个老师多好啊。众兵包围,凛然如大将风度,多威风。可以得意地帮孩子剥开硬桔子;可以带领孩子“寻找春天”;可以成为孩子眼中的大画家;可以是孩子心中的保护神。哦!做老师真好,可以听幼儿唠叨不止地“老师……”“老师……”  相似文献   

13.
1.评价自己、配偶和孩子时,多用肯定语,少用否定词,经常对自己、孩子说“我做得不错”、“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我能行”;2.如果您感到“最近比较烦”,不妨把自己的心思向最亲近的人诉说,请对方给您出出主意。当然,孩子也是您最亲近的人,他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和孩子说说心理话,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也可以缓解自己的压力;3.经常感受自己的力量,关注自身的成长,注意协调自我与配偶、同事、上下级的关系,而不把目光仅仅放在孩子身上;4.不要拔苗助长,让孩子的成长适合其年龄阶段特点。观察孩子是否有进步,要以…  相似文献   

14.
李慧艳 《山东教育》2004,(27):62-62
现在,有不少孩子做事精力不集中,多动不安,不能持久地去完成一件事情。这个问题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棘手的一件事情。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做事的持久性呢?一、首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目前的一些家长以为很重视自己的孩子,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他们所重视的往往是自己孩子的聪明程度,身体的健康和营养情况,却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现在的父母应更多地了解一些自己孩子的如下状况;l.孩子的气质特征是好动的还是好静的;2.兴趣爱好如何;3.智力发展水平怎样;4.注意力、记忆力和意志品质如何。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孩…  相似文献   

15.
在蒙氏的教育理念中,孩子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体,让孩子主动去参与到教育的活动中去,自己亲自动手,自己亲自去感受整个教育的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动作协同能力,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遵守规则和秩序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看到蒙氏教育对孩子的礼仪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培养孩子有主见。家长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于你或其他人是否喜欢并不重要。如果你让孩子做什么事都依赖于你,需要你的同意、允诺或是遵守常规,按你设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那么,孩子创造的热情就被你窒息了。当然鼓励孩子有主见,并不意味着过分宽容和不负责任,而是鼓励孩子去追求、探索,用自己的方法接触事物。如:对1~2岁孩子,允许他们编造游戏;对3~6岁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编自己的故事。自己选择自己的朋友。二、不要给弦子贴标签。家长不应给孩子贴上标签.如“小宝贝”、“太上皇”,“艺术家”、“懒家伙”、“笨蛋”等等。很多家长让孩子拥有太多的标签,这  相似文献   

17.
年轻父母可以做自己的梦,但万万不可让孩子或者别的什么人来圆自己的梦。父母一旦把孩子看做自己的梦,孩子便应该是完美无瑕,孩子便应该不折不扣地实现父母为其设计的目标,否则,父母便认为孩子回报自己的只是失望。事实上,父母的这个梦是很难实现的。尽管孩子都是好孩子,但由于潜能和后天环境等原因,孩子们的起跑点和终极目标不可能都在一条线上,而这并不妨碍每一个孩子都可以经过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成就事业。遗憾的是,我们不少父母总在孩子身上做着自己的梦,幻想自己可以给孩子完美的一生,甚至把孩子的“最佳”发展看做是罩在父母头…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倍加珍爱.可以说,父母视孩子为自己毕生最宝贵的财富,给予孩子充足的关爱并寄予很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9.
家长指导孩子读书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将来不再需要指导,因此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读,自己想。当孩子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要教会他们查字典,自己去学这个词的音和义,时间长了孩子就可以脱离家长这根“拐棍”,独立阅读了;针对孩子看书只图热闹、不动脑筋的毛病,家长最好在布置孩子读书之前自己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孩子缺乏良好的绘画能力,如何巧妙地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成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理想。孩子对故事有与生俱来的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孩子在故事中使用色彩、线条、构图和一定形式的搭配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涵;可以借助故事来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从而将绘画的形式、内容和技巧有机融合;可以利用孩子那双好奇的眼睛观察、认识事物,借助孩子真挚的童心来理解、创造画面;可以在故事的情节或意境中,折射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