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民族民间文学既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是其人文社会思想资料,其中浓缩着各民族兴衰存亡、苍凉悲壮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激越着风云时代的血与火的命运较量.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英雄纪功碑铭史传文学,贯穿着历史主义的英雄乐业精神和古朴、浪漫的游牧民原始艺术的独特风格.<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发展了以英雄主义为基调,结合着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理想的文学传统.植根于中亚草原文化沃土和柯尔克孜民族人文精神与自觉意识而产生的英雄叙事长诗,使民族民间文学的传统主题思想开始由历史主义向现实主义嬗变.世俗化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其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口头文学创作,数量可观,形态多样,质朴情真,亦庄亦谐.她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内容和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神奇变幻,扑朔迷离,古朴清新,气韵生动.本文着眼于柯尔克孜族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论述了她之对于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观照以及涵盖其中的人文情结.  相似文献   

2.
柯尔克孜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优良文学传统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学遗产。《雅格拉卡尔汗碑》、《喀拉曲勒碑》等碑铭石刻构成了柯尔克孜族古代书面史传记实文学的奠基作品。至迟于公元九、十世纪之交,柯尔克孜族已有了作为民族文学基本形态的韵文书面文学作品。从他们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以及关于氏族、部落起源、民族迁徙、人神人鬼斗争等丰富独特的幻想色彩和神话传说故事、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来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厚而形态多样。柯尔克孜族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并丰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间文学遗产,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构成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成为其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的文学,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一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许多民族地区和兄弟民族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不少优秀的作品已早有国际声誉。为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增添了光辉。被誉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藏族)、《江格尔》(蒙古族)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海南是多民族省份,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学,它所展示的情景,也是使人深感自豪和欢喜的。海南的民族文学,是宝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她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相似文献   

5.
具有鲜明后现代色彩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是对传统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强调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文性。本文试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角度来剖析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后期重返现实主义的一部重要作品《简.萨默斯的日记》,浅析这位"文坛常青树"是如何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来展现她所生存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及其对人类命运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故事是陇南白马藏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口头创作和传承的语言艺术,是其民间文学的重要门类之一,极具浓郁的民族风貌和地域文化特性,有着恒久的艺术魅力。陇南白马藏族民间故事和其他民间文学形式一样,有着自己作为客观存在的民族性、集体性、口头性和变异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蔓萝花"是一个流传在黔东南苗族民间的古老传说,它在20世纪50年代被收集整理为民间故事并被改编为京剧、舞剧和电影等艺术形式,从民间的口头的"说唱"成为红遍大江南北,千家喻晓的"银幕故事",由"边缘"走向"主流"。从"蔓萝花"的电影改编,可探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构建,一是对民族民间文学资源的开掘;二是把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与新型电影媒介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学是由人民群众口头传承的、和以个人书面创作为主的作家文学相平行的文学形态。它是民族精神、智慧、心理的积淀,也是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愿望和审美趣味的艺术精品。纵观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文,其中有26篇篇章中不同程度地融沁着民间文学因素。有远古神话(《黄山记》:黄帝、浮丘公、容成子采药飞升)、风物传说(《长江三峡》:鱼驮屈大夫回归故里)、动物故事(《故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的传说故事是达斡尔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的口头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探讨它在达斡尔族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它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达斡尔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他们的民间文学,主要靠口头流传。在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中,传说故事占有一定的位置,不仅质高量多,而且民族特色也很鲜明。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童话(英文)     
A crow and a fox Once upon a time, a crow and her children lived at the top of a tree and a fox lived in the hole under the tree. One day the crow found a piece of meat. Holding it in her mouth, she flied back home. As the hungry fox saw this, he  相似文献   

12.
13.
深受广大儿童欢迎的童话艺术,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幻想性是其根本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者多认为乔叟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者,其作品具有反宗教的性质.本文尝试从艺术、思想和结构等方面分析《坎特伯雷故事》与《圣经》的关系,以阐述《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圣经》典故、原型及思想,说明乔叟作品中的宗教色彩及其对基督教因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唐代作家牛肃的小说集《纪闻》中的 19篇传奇作品进行了分类评介。同时 ,还对“传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对传奇小说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19.
给你们一个孩子 从前,有一对男女结婚了,但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他们十分难过. 一天,听见黑屋子里传来小孩的哭声,女人打开门走了进去.她十分谨慎地靠近那名小孩,以至于没有发现男人也进了屋子.当男人接近她的时候,小孩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爸爸!”而当小孩叫她“妈妈 时,女人说不出地震惊和困惑.  相似文献   

20.
席月 《今日中学生》2016,(Z1):43-45
给你们一个孩子从前,有一对男女结婚了,但他们一直没有孩子。他们十分难过。一天,听见黑屋子里传来小孩的哭声,女人打开门走了进去。她十分谨慎地靠近那名小孩,以至于没有发现男人也进了屋子。当男人接近她的时候,小孩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道:"爸爸!"而当小孩叫她"妈妈"时,女人说不出地震惊和困惑。关键时刻,一个留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头出现了。是圣诞老人!圣诞老人指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