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在传授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向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我是这样做的:一、列举历史事实对比,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小学历史,薄薄的上下两册教材,包含着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从四五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对祖国的历史,中国人民斗争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记忆     
1977年12月,改革开放的春风提前融化了冬日冰封的河流.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时年刚满7岁,尚处懵懂时期的我伴随着祖国的新生迈入了小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里编进了富有思想感情、健康积极的历代诗家名作,作为素质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文言文传承着千年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小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通过我们的课堂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 小学六年级的教材中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任务,这一任务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吸收祖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要求.结合这一要求,我在授《两小儿辩日》时,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祖国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具备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小学书法教育,对传承书法艺术、开发学生智力、陶冶性格情操、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编小学历史课本,共有上下两册,供五年级上下两学期使用(六年制小学,供六年级上下两学期使用)。现就(上册)简介如下:一、编写原则和教材内容安排1、爱国主义传统是新编小学历史课本的重要内容。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为维护民族尊严和祖国领土完整、反对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而英勇斗争的杰出人物。新编小学  相似文献   

7.
小学历史和小学地理,是两门学科,他们各有特点,但也有许多共同点。概括地说,小学史地学科,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知识容量大。如《地理》下册内容有认识祖国和认识世界共22课,包括了地形、河流、气候、土壤、植被、物产、交通、人口、民族、国家、环境保护等,小学《历史》下册则有40课,有许多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有历史人物,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8.
“了解历史,还原真相”,从孩子抓起,从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抓起,从我们的生活中抓起.让学生爱自己的祖国,因为它那璀璨的文明;爱自己的祖国,因为这块热土无私的养育了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今天我们为它骄傲,明天让祖国因为有我们而自豪!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各族人民一直友好相处,互相融合,共同推动着我国历史不断前进。但是,由分裂到统一,由斗争到融合的主要手段,往往是贯穿于祖国历史的民族战争。怎样看待民族之间的战争?这是小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小学历史教材本着突出祖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指导思想,用了一定篇幅反映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也没有回避民族之间的战争问题。对前秦与东晋、辽与北宋、金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小学历史下册)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准备过程和成立的情景,了解它的伟大历史意义,从而激励他们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经历了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纵观实小的历史,实小不愧为是一所不断实验、勇于进取的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发扬勇于革新的光荣传统,不断进行教育与教学的研究实践,探索教育与教学的规律,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赵艳梅 《吉林教育》2005,(11):39-39
在小学开设历史课,可以使学生粗浅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小学历史课本缺乏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和因果联系。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里编进了富有思想感情、健康积极的历代诗家名作,  相似文献   

14.
巴果 《华章》2011,(3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了解祖国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正确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小学语文新课程落实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与大家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新的爱国主义热潮正在兴起.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如饥似渴地希望了解祖国的历史,认识自己对祖国的责任.因此,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潮流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我国历史悠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本文拟就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一)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历史课正是培养学生这种感情的重要阵地。我在小学历史上册的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因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决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采用生动、活泼的形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经过千百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山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祖国的事业无限忠诚,维护祖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祖国处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拯救祖国而进行殊死斗争.可见,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团结的基础,它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在教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中,有些点滴改进。在我们班的教室里,墙上不挂宣传画,挂的是祖国行政区地图,祖国地形图,世界地图,中国历史大系表。我常常在语文课堂上指着地图给学生讲解,使他们对祖国、对世界的概况有个初步了解.因为是点点滴滴地灌输的,又是与语文课紧密联系着的,学生掌握起来一点也不困难,而且感觉有趣味。这样做,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具有爱国主义伟大传统的民族.一个又一个爱国者的伟大名字,犹如灿烂的群星,闪耀在祖国的天空;如似巍峨的群山,矗立在祖国的大地.他们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颂扬.以历史为教材,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是一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职责,而对于历史科学工作者来说更有特别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是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封建的史学家曾用“博大清新,灿烂辉煌”讴歌这优秀的历史遗产.“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向我们提出:“在八十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这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祖国下一代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一项战略措施。要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关键在于切实办好中等师范教育,大力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又红又专的稳定的师资队伍。这是当前教育战线急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