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体育统计假设中的不同假设对假设检验结果的影响;配对检验与成组检验的区别;样本与方差对T检验、U检验、U′检验、T′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样本相等(大于60)时,无论方差齐性与否,T值、U值、U′值、T′值接近,四种检验结果一致;样本不相等(两样本超过100或较小样本大于60),大样本、大方差,方差齐性或方差不齐性时,T值与U值拉近,检验结果一致,但结论与U检验截然相反,则宜选用U检验或T检验;样本不相等,大样本、小方差,方差齐性或方差不齐性时,T值与U值接近,U′值与T′值接近,检验结果截然相反.故宜选用T检验或U检验.  相似文献   

2.
为深刻认识新时期学校运动会的人文价值及实现途径,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运动会的人文教育价值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以"育人"为本质的学校运动会,其人文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人文关怀;比赛形式的竞技性,过程的不公平性,内容的单一性,参与的局限性是其逐渐偏离其本质的主要原因;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或明、或暗孕育于各项具体活动之中,培养的形式或是被直接告知的,或是潜移默化的,即通过活动实体、氛围感染或亲身体验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理念、行为与情感。  相似文献   

3.
规制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对规制理论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认为,规制是指行政机构(或相对独立的规制机构)为克服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利用国家强制权,依据有关法律或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直接的经济、社会干预.规制与宏观调控、规制与反垄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政府治理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生态小说中的空间不仅是人类、非人类生物活动的环境背景,还是被作家们有意或无意融入生态价值观念或生态伦理立场的象征系统,具体表现为自然景观书写中对自然生命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人神自然三位一体空间观念的塑造、对人与人、人与非人类生物空间冲突的表现以及对理想自然和精神生态家园的追寻。此外,空间书写在小说文本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应海 《阅读》2015,(11):18-20
在不少记叙文中,都存在着与文章线索、主题等相联系的关键词句。它们或对理解文意起到关键作用,或标志着文章的线索与主旨,或凸显人物形象、展现事物特征,或在文中有着重要的转折和过渡功用。在我们阅读时,如果能准确抓取这些关键词,就能轻松地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主旨。那么,该如何去抓取文中的关键词呢?一是找那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比如表示时间的词语、表达情感的词语、交待方位的词语,以及事物  相似文献   

6.
中学“问题学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他们或表现为品行不端型,或表现为纪律松散型,或表现为学习厌学型,或表现为心理障碍型.中学"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因素.对中学"问题学生"的教育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应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其自身教育入手来解决,共同配合与支持来转化"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中体育的现实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体育事业三大结构的发展失衡、农村体育发展滞后、区域体育发展畸型及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缺失等,诸多体育的现实问题亟待从发展战略、结构、体制、文化等层次加以调适或解决。这些体育现实问题的调适或解决,对促进我国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屈原服饰考--兼疑《钦定补绘离骚全图》等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史料的考证,指出屈原的服饰与众不同,比较定型,应该是身穿染或绣有“芰荷”、“芙蓉”色彩或图案的短衣、头戴高而又尖的帽子;《钦定补绘离骚全图》等书所绘的“屈原”,身穿白色(或青色)儒服、头戴儒巾或圆型缁帽,与楚人的习俗和屈原的性格截然不合。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同是人们之间或个人与群体之间对同一文化达成的共识。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方言这种文化符号,作为一条纽带或桥梁连接并通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唤起人们"我"的文化认同感,区别于"他"的文化认同感,并在"我"与"他"的文化碰撞中寻找或选择属于自己的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法国近代思想家帕斯卡的《思想录》为中心,从四个方面与我国先哲庄子的著作进行了比较:对宇宙奥秘的疑问与喟叹、"中道"或"齐物"的相对主义、"梦"与生死观以及囊括一切的自我精神. 一方面探寻东西方哲思之间的遥相呼应之处,另一方面试图剖析其背后的差异或"同质"的原因,以期增进对这两部伟大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