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生活在小岛上的女孩苏西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她不喜欢自己的家,不喜欢校园生活,跟父母和同学的关系都很糟糕……她唯一的朋友,是一个跟她同龄的男孩山姆,他们靠写信成为了笔友。  相似文献   

2.
上一期刊出小真的问题:“静子姐姐,现在很流行交笔友,我也很想交个知心的笔友。但是,交笔友会影响学习吗?有的同学说会,有的同学说不会。而我自己也不能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你可以告诉我吗?”让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么说的。刘奇:如果你交笔友的方法正确就不会影响学习,相反还会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在与笔友交流过程中把你和他(她)的知识贯通,这样两个人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你的成绩就会提高,如果你交笔友只是为了玩,成绩就会不断下降。你可要注意啦!赖梦怡:如果你想交笔友,当然可以,但不要影响学习。而且要交好朋友,如果你…  相似文献   

3.
丁鸿一直以来都想像米兰·昆德拉那样做一个精神世界的漂泊者。去年他的笔友来信告诉他说她期末考试交了白卷,结果很多同学东施效颦也都交了白卷,学校严厉地批评了她,说她“带头闹事”。笔友“她”却理直气壮地对老师说:“知道答案了还考,有什么意义!”那时,丁鸿觉得她很傻。可今天,同样的事情却发生在丁鸿身上。  相似文献   

4.
玻璃之城     
心情他已经两个星期没写信或打电话给她了。她一直沉默着,只是每次经过收发室会习惯性地看门外的小黑板,看看小黑板上挂号信那一栏里有没有自己的名字。他给她寄信总是寄挂号,她在的这所学校偷信的情况挺严重、他说他不希望只想说给她听的话被别人知道。她有他的传呼号码,但从未想过要在他的传呼上留下自己的姓。她只喜欢在蓝色的信纸上写自己的心情寄给他。她觉得有时写出来很美的语言在电话里说出来就会失去感  相似文献   

5.
珍惜亲情     
有一个上高中的女孩儿,自从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的话就越来越听不进去,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总觉得父母的观念都是过时的、错误的……久而久之,她觉得父母是有意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是和自己有仇!有时,当她在家中看到父母一起说话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浑身不舒服,甚至气得要命,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搅了局”才痛快。而在学校中,她却找到了许多“知音”。其中有同学,有同学的家长,也有老师。渐渐地,她发现,他们才是自己的保护者和知音,自己也特别愿意当他们的听众,有什么事也非常愿意向他们倾诉。  相似文献   

6.
问:静子姐姐,你好!我现在有个习惯,经常把作业给同学抄。我非常不愿意自己这样做,但如果不给那个同学抄他就会说我自私。我很想改掉这个坏习惯,可是怎么也改不了。我该怎么办呢?(小灵)梁嘉卉:给别人抄作业就等于害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你给他抄作业,他自己没有学到知识,等他长大之后什么工作也没找到时,你不是害了他吗?即使他说你自私也不用理他,别人怎么说都不必在乎,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自己。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正为别人好的话,就不要给他抄作业。(嘉卉同学看得还挺远的啊!)梁彩云:如果是我,我会对那个同学说…  相似文献   

7.
豆豆公告板     
最近,豆豆遇到了很多难题,希望同学们能帮助豆豆。第一个难题是,有很多的同学给豆豆写信索要照片并要求回信。豆豆是真的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如果要让豆豆给每个人都回信,豆豆可真要请上帝赐予三头六臂了,因为就算是每天不工作,只回信,信都多得回不完呢!如果那样,你们也就看不到杂志了,豆豆也要被炒鱿鱼了。至于照片的问题,也是一样,请同学们谅解。不过倒是有一个好办法,想和豆豆通信的同学可以经常给“时空连线”或者“豆豆热线”栏目投稿,在这里对话,也和写信差不多呀,而且,豆豆也不会耽误工作啊!你瞧,是不是两全其美?第…  相似文献   

8.
写信可以交到朋友。露露姐姐有很多笔友,有的是教过的学生,有的是国外的朋友,男女老少都有。今天的搜索关键词,线索就是“一封信”。写信的对象,应该是不容易见面,或者不经常见面的朋友,在小朋友的身边,这样的人可不少,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横线上:,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啊?当然,有时候写信可以更容易把当面不容易说的话告诉对方。你们都很喜欢亲爱的爸爸妈妈、亲爱的老师,但想对他们提意见或者建议时,就不知道怎么开口,现在,你就可以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小朋友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与同学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小脾气,你想用写信的方…  相似文献   

9.
宝姐信箱     
宝姐姐地址变了:来信请寄北京建国门内大街15号839室。宝姐姐收邮编:100730宝姐:我们班流行交笔友,班里的一个女生给我写信,写着写着就有点那个意思,每次还都画画给我。有一次,我碰见她,就直接和她说了,我没有那个意思。她就哭了起来,别的同学说我欺负她,我真冤枉死了。黑龙江常堡中学明明  相似文献   

10.
庄原 《高中生》2013,(7):1-1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就是没能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她)为了安慰自己,通常会说:“我已经尽力了。”  相似文献   

11.
伊妹信箱     
伊妹姐姐: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上课给你写信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他严厉地问我写的是什么,还叫我拿给他看,我为了坚决不给他看,差点把这封信吃掉!你说老师是不是有点多事?(张平朗)如果每个同学都是用上课的时间给我写信,那我的信箱简直就成了“麻烦信箱”。课堂上是学习最关键的时间,利用不好,会给学习带来障碍。把最宝贵的听课时间用来写信,本来是想让伊妹姐姐帮你解决问题的,但实际上,你是在给自己制造大麻烦。伊妹姐姐不想看到你上课走神哦。(伊妹)伊妹姐姐:不知为什么,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网友夏雪的名字,每天都在想她。我是不是喜欢上…  相似文献   

12.
星星点灯     
容貌不美让我自卑星星阿姐:我是一个皮肤粗黑、容貌一般的女孩,总觉得自己像个“丑小鸭”,在这种阴影下,我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内心充满了自卑,感到谁都比我强,真的很烦恼。兴国小婕不用烦恼,更不必自卑。因为“特别美”或“特别丑”的人总是极少数。就容貌而言,大多数人都属于中等。人们在认识和评价一个人时,往往是从总体上考虑的。一个容貌一般的人,如果充满活力,有进取精神和优良的品德,那么,他(她)就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谁还会在意他(她)的长相呢?如何摆脱嫉妒心星星阿姐:同桌曾是我的好朋友,以前我一直帮助他…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14.
马志国 《初中生》2002,(9):12-13
马老师:您好!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一份中学生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自从我的名字见了报之后,就有好多人写信来要和我交笔友,我每天收到的交友信多达十几封,一下子给我平静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数的惊喜。读着他们的心声,我不忍心使他们失望,于是就一一回信。这样占去了我大量的时间,致使本来学习就不太好的我,成绩滑到了最低点,这让我很苦恼。而且也遭到了老师家长的反对。后来,学校没收了我的来信,这让我更烦恼。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该怎么办?急切渴望帮助的女孩 婧婧婧婧同学:你好!马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你怎样才能告别烦恼呢?首先是读懂自己的故事。中学生交笔友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性的,一是被动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交笔友可能给中学生心理成长带来某些帮助,但更多的是负面影响。所以,中学生交笔友可以理解,但不宜提倡。先就主动性交笔友的情况说。如果一个中学生热衷于交笔友,从心理学来看是潜意识里运用了“补偿作用”这种心理防卫机制。一个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或劣势,因而影响某一目标的实现,影响心理需求的满足,从而体验到内心的痛苦。于是便采取种种方法补偿这一缺陷或薄弱环节,以减轻或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补偿作用运用得恰当可能有积极影响,比如一个学生身体不好,就会在学习上拼命努力,取得成绩。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运用不恰当,往往会使人陷入更深的现实痛苦之中。比如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会拿人际交往当成生活的全部,结果更迷失了自己。而热衷交笔友的同学,常常是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有某些交友需要得不到满足,潜意识就希望通过交笔友来作补偿。而那些在学校现实生活中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心理满足的同学,对交笔友往往不怎么热心。可以说交笔友这种“补偿作用”的运用,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因为交笔友是带有很大程度虚拟性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学生沉湎其中,排斥现实的人际交往,有碍人际心理的成熟。马老师的心理咨询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个案,越是热衷于交笔友的同学,越难于适应现实生活,只好让自己躲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一味地向笔友倾诉苦衷却又远水解不了近渴,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5.
“找”奖品     
今天下午学校举行了期中总结会,在会上表扬了一些同学,有各科学习成绩突出的、有三好生、有学习进步较大的。被表扬的同学都有一个小奖品,当时由于时间太紧,就请各班的班长把本班的所有奖品代领回去。会议结束后,我让班长先把奖品放在讲台上,然后去打扫卫生。可当我走到教室门前时,发现讲台前挤满了人,“他们在干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许多同学都在争着看讲台上的奖品(同学们看到我来了都迅速回到座位上了)。这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全班的每个同学都到讲台上来“找”自己的奖品(我让大家按座位顺序依次到前面来)。开始,第一个同学愣了好久(因为她知道没有她的奖品),但无奈之下,她还是很不情愿地走到了前面,然后低着头回到了座位上。我在一旁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表情,大致有三种:有的同学没有“找”到自己的奖品,有些难为情;有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奖品,有些得意;有的同学知道有他的奖品,但还没轮到他,有些迫不急待。  相似文献   

16.
《英语辅导》2016,(5):21-26
《史努比:花生大电影》(The Peanuts Movie)改编自查尔斯·舒尔茨的连环漫画《花生》(Peanuts)。影片讲述了倒霉的、一直失败的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因为新同学红发小女孩的到来,非常希望甩掉“失败”的标签,做一名成功人士以得到新同学的关注,无奈麻烦依然不断。他精心准备了一个魔术节目,却因为妹妹演套牛人被同学嘲笑牛是假的,于是临时套上斑点布扮演奶牛;他考了满分,在全校表彰大会上诚实吐露考卷不是自己的;他在舞会上勇敢地跳了一支弗拉门戈舞……他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但最终如愿以偿成为了红发小女孩的笔友。《史努比:花生大电影》证明了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一天。  相似文献   

17.
<正>张明明小朋友今年上四年级了,长得有点胖胖的,特别爱笑,是一个“开心果”。王小小是张明明的同学,个子很高,很调皮。王小小喜欢给别的同学取外号,给张明明取了一个外号叫“大肥猪”。张明明非常不喜欢这个外号,很伤心,但是并没有出声反对。王小小看张明明不敢反抗,觉得张明明很好欺负,就开始带着一群同学,指着张明明说:“你看,那个小胖子走路一扭一扭的真难看,我给他取个外号叫‘大肥猪’,他都不敢反抗。”所有同学都开心地大笑,从此以后,同学们也都叫张明明“大肥猪”,张明明因此变得不爱跟其他同学交流了,也不爱笑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爸爸     
爸爸长得高高的、胖胖的,好像一个拳击运动员;不过他行动起来还挺灵活的。我在家里管他叫“猴王”,他也顺势叫我“小皮猴”,我们父女俩还挺亲密的。我爸爸有三大特点,你不知道吧?我给你讲讲。首先,爸爸每天晚上都要练武术。有时,我看他太累了,就劝他别练了,可他却打趣地说:“锻炼身体,保卫自己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老爸就是不听劝,只好由他去了。其次,他辛勤工作像个老黄牛。每天早出晚归,回来还要干家务活,辛苦极了。我经常给爸爸唱:“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爸爸听我弹琴唱歌,就不觉得累了。有时他在我的歌声…  相似文献   

19.
悠悠 《广西教育》2005,(1C):24-24
班里有一个女同学,我一直把她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可她却背叛了我。事情是这样的,班里有一男孩给我写信,说他喜欢我,我自己也挺喜欢他的,就问好朋友怎么办,并让她替我保守秘密。可是她背地里却讲了出去,班上很多同学都知道了这件事。那个男孩子于是就认为我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他虽然没有当面骂我,但是他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怨恨。  相似文献   

20.
小偷同学手机被偷了,我们安慰她:“一个破手机,算啦……”她说:“心疼的是手机里的照片,那些青春怕是最美好的记忆了。”我们给她出主意,给自己手机发个短信,和小偷说,只要手机里的照片就好。其实我们心里清楚,基本不抱什么希望,但意外的是不一会短信就回过来了:“对不起啊,太丑了,都给删掉了!”爸妈16岁那年,因为学习不好,在学校被老师“欺负”,回家还要被爸爸妈妈“欺负”,这让我心灰意冷,于是决定一走了之。对,没错,就是离家出去。在一个小学同学家里躲了两天后,上街去透风,居然在电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