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虚拟社区的存在促使高职院校团建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虚拟社区的构成和特点为切入点,分析高职院校虚拟社区现状及其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进而探讨高职院校虚拟社区建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观念建设、队伍建设等角度对高职院校团组织在虚拟社区建团工作举措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社区建设为例,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的应有之意,提出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强社区情感培养,着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构建智能化社区系统,重视社区软件服务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生活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特别是虚拟社区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个性发展和个性解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全面审视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存在问题,探讨虚拟社区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4.
虚拟社区作为大学生最常接触到的一种网络形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给其社会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社会统计调查方法分析了大学生参与虚拟社区对其社会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在该背景下大学生成功进行社会化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为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鸣  成科扬 《江苏高教》2006,(4):120-12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形形色色的虚拟社区文化所吸引。本文剖析了虚拟社区文化的特点,展现了大学生虚拟社区文化的现状,提出了虚拟社区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相似文献   

6.
虚拟社区作为大学生最常接触到的一种网络形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为其社会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采用社会统计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参与虚拟社区对其社会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该背景下大学生成功进行社会化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梳理社会资本、社会网理论入手,并阐述虚拟社区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进而对大学校园虚拟社区进行解剖,论述虚拟社区积累的潜在社会资本,转换为现实社会资本的可能性.本文认为校园虚拟社区将成为帮助大学生求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条新渠道.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是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分享知识和信息的场所,计算机网络日新月异,虚拟社区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用户通过公告栏、聊天室等电子载体交换信息、知识分享。以往的研究表明虚拟社区已经成为知识分享的重要途径,许多组织为方便员工的交流,共享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建立了内部虚拟社区,但是理论研究仍然落后于实践。通过查阅文献,回顾了虚拟社区产生的背景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的特征和形式,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分享存在的弊端,最后进一步探讨和评价影响虚拟社区的知识分享意愿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虚拟社区的出现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在网络时代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效果如何才能更好的体现,是教育的双方都应重点思考的。本文从对大学生参与虚拟社区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虚拟社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是社区成员对自己社区身份的认同,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它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纽带,是维系教育虚拟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基于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学习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以"学习科学与技术"为基础的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社区成员的社区满意度是社区归属感形成或增强的决定因素,社区文化、教师和学习者与社区归属感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教育虚拟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有赖于以上各因素协同作用的发挥。本研究旨在为如何增强社区归属感以及更好建设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虚拟社区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社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虚拟社区对大学的道德精神、校园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有效加强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技术文化的内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以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教育虚拟社区为例,主要对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技术文化形成的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社区主要从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对技术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基于此,技术文化的培育应着重从物质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理念建设三个层面着手,教育虚拟社区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尊重学生人性需求和个性差异、增强社区情感培养和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社区智能化发展等方面来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区的形成有助于超越空间的局限以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归属,但如果在虚拟空间中个体行为没有规范的约束,也可能造成对共同体成员的情感与利益伤害。虚拟社区更多地从社会情感方面增强社会凝聚力,这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内容引导、媒介推动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提高大学生群体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的认同与归属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创造了人的新的生存状态、交往空间和发展条件,形成了信息时代一种崭新的网络环境.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要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中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注重"网上"与"网下"的结合,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树立和提升主体意识;要科学把握网络空间主客体关系的新特点,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平等互动的教育模式中实现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要深入网络虚拟社区,贴近大学生的发展实际,主动建设和积极优化网络社区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际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出现了误区,特别是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在面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这一课题时阐述了解决方案。首先是通过加强"两课"教育,让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然后通过道德建设来树立大学生的正确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传递正能量;树立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后通过团队精神教育让大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教育虚拟社区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本文在文献检索、个案分析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并面向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发放问卷.通过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教育虚拟社区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互与学习支持”“道德、情感和校园文化建设”“信息服务”三个方面.笔者根据这三方面的应用现状,结合教育虚拟社区的易用性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把国家示范院校分为五类,并提出重新审视教育虚拟社区的价值、加强职业针对性以及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等建议.本文为了解和研究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虚拟社区的建设和教学应用状况提供了数据参考,并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虚拟社区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教育部对高校的BBS整改的通知出发思考虚拟社区的发展现状以及虚拟社区的正负功能.笔者认为,虚拟社区是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而繁荣起来的,虚拟社区除了有社区的一些基本要素和特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色.在本文,主要回顾了前人对虚拟社区的界定,总结了虚拟社区的特点,并选取南京大学小百合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虚拟社区的正功能和负功能,提倡为发展虚拟社区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制度化建设,促进有效平台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社区作为一种能够虚拟进行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动作,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生存模式,日益成为校内学生交流信息,发表意见,抒发情感的首选平台。然而,网络虚拟社区在丰富学生网络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化追求的同时,也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重视网络虚拟社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技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推进广东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推行"文化强省"战略,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的契合度,阐述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结合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重视岭南文化,在大学校园传承岭南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广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虚拟社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建设,从虚拟社区及其作用、初中教学资源建设存在问题、基于虚拟社区的初中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策略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其中,存在问题包括网络教学资源存在问题,学校和教师提供资源存在问题两点。建设策略包括四点:构建公共资源网络平台,加大资源分享力度;构建多层次数据库,满足学校的个性化需求;推进网络教研发展,完善集体教研制度;设立优秀的反馈机制,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