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期老年教育的意义及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老龄化来得早、发展快,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老年人的需求,主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需求是基础,当基础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老年教育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丰富老年人知识面、掌握现代科学生活技术、安度幸福晚年等均有重要意义,也是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幸福是人在创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实践中,由感受到理想吕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而人会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过程中得到自我愉悦和欣慰感受,是一种从理想到现实最美的情感体验。幸福不仅仅表现为肉体快乐,更重要是理想与精神快乐。因此进行理想教育对促进个人精神满足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幸福在哪里     
正幸福是什么?幸福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人们无忧无虑和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那幸福在哪里呢?幸福就藏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幸福就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吃到一口清凉的冰激凌;幸福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穿上温暖的棉袄;幸福就是回到家能够吃上妈妈亲手做的美味可口的饭菜;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伸出援手帮助他,被同学感谢得到老师表扬,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4.
当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被满足,并有成功体验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也代替不了的。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是否幸福,将直接影响着每个人一生的生命质量。尤其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更为重要,因为它将惠及学生。教师不幸福所产生的情感,会影响到对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同时教师不幸福,也就更谈不上承担培养学生幸福能力的责任了。校长关注教师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生活空间得到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人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地改善,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促进人的生活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经济与物质的高度发展,人们享有了其前辈无法比拟的生活条件,但精神与心灵层面却难以与物质生活提升的速度相媲美。当教育的理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现实中遭遇寒流的时候,人们对教育的期望甚至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教育现实问题频出之时,就是教育理论反思之日。一、关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什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东西?教育应该给予一种什么样的导向?教育本身怎样切实给学生营造出健…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三瓣花,幸福是掌心纹,幸福是一种换算方法,幸福是"麦田的守望者"。让我们去——幸福是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  相似文献   

7.
对满足物质需求的幸福和满足精神需求的高尚的追求是人得以不断发展的向心力,也是人的本质获得确证的形上依据。因此,作为由人对物的依赖性向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发展的中介,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在不断满足人的物质体验的同时.不断丰富人的精神旨趣。由此.从幸福到高尚的提升就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8.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们通过合乎自然的良好现实行为,使个体因某种精神或者心理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愉悦状态。它的实现依赖于生命体的生活状态和现实行为。相当数量的人一生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里过得是否幸福,关乎到其一生是否幸福。文章尝试从学校层面出发,就校本课程、学校文化、师生关系、学生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实现幸福教育价值追求的一些粗浅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一股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浪潮正在向我们涌来,它在更新教育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在冲击着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并提出种种新问题迫使我们思考:信息技术的应用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教育?是什么导致了教育技术应用上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这些应用对学生和教师已经和将要带来什么影响?人在新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中究竟如何生存……存在的差异决定思维的差异,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人们与从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人们,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我们以教育现代化为追求的思考与行动过程中,正是这些有差异的思维与答案,使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对话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们通过合乎自然的良好现实行为,使个体因某种精神或者心理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愉悦状态.它的实现依赖于生命体的生活状态和现实行为.相当数量的人一生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里过得是否幸福,关乎到其一生是否幸福.文章尝试从学校层面出发,就校本课程、学校文化、师生关系、学生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提出实现幸福教育价值追求的一些粗浅构想.  相似文献   

12.
所谓的幸福就是指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想要真正获得幸福,人们必须自行管理幸福。文章主要介绍了幸福的本质、内涵以及幸福管理现状,并从营销学角度分析人们应该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幸福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一、生活方式可分为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什么是生活方式?理论界意见并不一致。我们认为,生活方式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分为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这样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呢?第一,人有多种需要。归纳起来,不外乎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要满足这两大类需要,人们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  相似文献   

14.
幸福究竟是什么东西?也许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追求。然而,时至今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贫穷国家的人们,无一不是还在追求着想象中的幸福。由此可见,幸福只能是每个人对生存状态下的不同精神感悟罢了,从来就没有什么统一的想象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攀比指数。近日,一份有关《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幸福报告》)的出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心中的幸福”的精神会餐。据悉,该《幸福报告》是由人为设置的“城市幸福度”调查和“生活幸福度”调查两部分构成,并由…  相似文献   

15.
我最幸福     
关于"幸福",我们知道些什么?是物质生活的富足?是精神世界的满足?是所谓"知足者长乐"?也许,看了以下两篇文章,会让我们对"幸福"二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幸福是简单的,但绝不是简单到没有内涵。有时候,它是一份沉甸甸的"简单"。  相似文献   

16.
李珂 《培训与研究》2008,25(9):104-106
纵观历史。人人生活劳作为了什么?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仅仅是获得快乐吗?不是的。只有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利的、持续长久的快乐才是幸福的。根据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幸福也可以分为三种:物质生活的幸福、人际交往的幸福和精神生活的幸福。教育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实现这三种幸福。  相似文献   

17.
论教育与幸福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历史。人人生活劳作为了什么?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仅仅是获得快乐吗?不是的。只有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利的、持续长久的快乐才是幸福的。根据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幸福也可以分为三种:物质生活的幸福、人际交往的幸福和精神生活的幸福。教育则可在不同程度上帮助人实现这三种幸福。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人的活动,所以对其终极价值的思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陶行知先生说过:做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们崇拜什么样的学生呢?我们拿什么来衡量一名学生的成功与否呢?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在追求自己的“成功境界”。在现实世界中,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成功就是物质财富“跨越式”的与日俱增,成功就是“一览众山小”的“人上人”之感。因了这个逻辑,一些人偶然的原因造成的物质和地位的攀升往往被人们崇拜不已,如果把这样的“成功”当作人生主要目标的话,那么,有那么一些人在还没有出生的时…  相似文献   

19.
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每个人毕生为之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什么是幸福,至今却没有统一的界定。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人的根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愉快状态。词典的解释是,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表明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受,是个人在达到自我愿望后的一种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和感受应该包含物质、精神两大方面。幸福感是主观的状态,它既受年龄、文化的影响,同样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它的本体论,二是它的价值论,三是它的方法论。本体论,反映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来说,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即所谓的教育生活。价值论反映人们关于教育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它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方法论,反映人们对于如何实现教育的价值的对策。从方法论来说,我们新教育实验是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等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下面这么几个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