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在英文中为: "On-camera correspondent andreporter",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2.
在人民群众中发展工农通讯员,是中共对马克思"人民报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群众办报"的根本保证。从依靠工农通讯员进行宣传到鼓励工农通讯员参与办报,把人民群众提高到既是"受众"又是"传者"的高度,体现了中共宣传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杨洪波 《今传媒》2011,19(2):119-120
许多高校校报编辑部结合自身实际,在对学生通讯员的选拔与培养上,都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学生通讯员一般在大一、大二,刚刚熟悉新闻采写工作,在校大三、大四就要准备考研或找工作,所以,校报通讯员队伍的选拔与培养十分重要。高校校报编辑部要着重培养学生通讯员骨干,以骨干带领众多通讯员,以校报全体通讯员带动各自班级学生为校报写稿、组稿,并逐渐形成一个"传、帮、带"的制度,让每个通讯员在临毕业前,都带出几名新通讯员。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通讯员队伍的集体成长与交替。  相似文献   

4.
七月十日上午,沙洲县广播电视局领导在总结上半年广播宣传情况,布置下半年宣传任务后,向全体通讯员每人赠送了一本《同义词词林》。他们还每月向通讯员赠阅《新闻通讯》,不定期地赠阅《苏州报通讯》和《苏州广播通讯》。这  相似文献   

5.
熊杰 《新闻导刊》2008,(1):55-55
重庆一三六地质队在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上狠抓全队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建设,不断增强通讯员的写稿能力,2007年全队在市级报刊发表各类稿件突破百篇,在全国各大煤炭、地质新闻网站上稿200余篇,荣获了2008年重庆能源集团新闻宣传先进单位"二等奖",两名通讯员荣获"优秀通讯员"称号。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采访,经常会有通讯员向笔者诉苦,因为"没的写"而完不成单位的报道计划和报道任务。以笔者对基层通讯员的了解,初学写作者有共性的一面,那就是:写作热情很高,但敏感性不强,从而制约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工作在基层的通讯员,写好新闻报道,我的体会有"三多"。  相似文献   

7.
袁敏杰 《今传媒》2007,(5):13-13
今年第2期《新闻战线》登载了《吉林日报》总编辑毕政先生的文章《通讯员队伍与"三贴近"的实现途径》.文章以翔实的内容介绍了该报重视和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及其发挥通讯员队伍作用的实践经验.他们将通讯员队伍建设作为"三贴近"的重要途径,采取有力措施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通讯员队伍.围绕培养和建设通讯员队伍,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实际措施提升通讯员地位与待遇,保障通讯员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吉林日报》在这方面的成功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是爱好新闻者的读物,而“通讯员园地”正好是业余通讯员畅所欲言的场所。虽然“通讯员园地”页面不多,篇幅有限,但栏中文章说得实实在在,道得真真切切。从中,我受益匪浅。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肺腑之言:千好万好不如“通讯员园地”栏目好,这栏那栏不如“通讯员园地”专栏。当然,“通讯员园地”并非十全十美。笔者还想给“通讯员园地”提一些建议:一、应增加页面,扩大该栏目的容量,为广大通讯员抒发情感创造更广阔的天地。其次,“通讯员园地”中的子栏,也不够全面,应该增添“通讯员论坛”、“小传”、“辨词”、“拆…  相似文献   

9.
开门办报是党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通讯员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开门办报"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千里眼"和"顺风耳",广大通讯员是主流媒体报道基层好声音、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保障.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通讯员队伍建设面临新的环境和机遇,主流媒体应积极探索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新路径,从而进一步壮大正能量内容生产队伍,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一、如果说上期你们杂志是有较大进步,那我觉得这个合刊可以说是你们的一次大跨步了。首先是封面,醒目的颜色让我耳目一新,很有视觉冲击力。里面的内容,我最欣赏的是《中国通讯员调查》。这个角度很新,你们操作得也很到位。四川游华二、看了贯刊五、六期合订本中以特大号标题、图文并茂,长达十六页的《中国通讯员调查》专题报道,使我这个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并曾担任过通讯员,特约记者的人来说,感到特别亲切:当通讯员的初衷被列在"我当通讯员的理由"里,当通讯员的喜怒哀乐被你们进行"问卷调查"后归纳为"悲哀、激动、无奈、梦想",还有"十大报谈通讯员"可真的有点让我们受宠若惊了……我想,每一个当过或正在当通讯员的人,看了这组报道,都会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面对这份工作,因为我们对通讯员的工作意义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人的足迹,这是一个记者的足迹,这是一个从通讯员成长为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足迹。尽管这串足迹普普通通,但同时又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浓缩为一个词,那就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谓老生常谈。老生之所以常谈,是因为有常谈之必要。背离真实的新闻是欺骗、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务局一矿柴广平:我们这里有15名骨干通讯员订了《新闻与写作》,我们希望贵刊开辟一个《通讯员问事处》专栏,及时解答通讯员提出的一些问题;另外,贵刊若能开辟一个“文章病院”专栏,针对基层通讯员写稿中的某些“通病”,如谴词造句中的毛病,常容易写错的字……,在专栏中“医治”一下,对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一定会有促进作用。▲我叫李再湘,是湖南宁乡县一中的数学教师。1983年我在湖南师院数学系读书时,担任过院学生新闻社的特约记者。然而,我这个理科生虽有对新闻写作的热情,但所写的稿子,却往往抓不住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通常把采、写新闻形象比作"抓活鱼"."多抓鱼,抓活鱼,抓大鱼",多上稿,是广大通讯员尤其是初学新闻写作者的迫切愿望.怎样把愿望变成美好现实?作为一名由部队基层通讯员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我把20多年来一直在想,并在军队和地方包括高校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上讲课的重点部分:<通讯员应先学抓小"鱼">单独整理成文,粗浅地谈一下"鱼"、"渔"经.  相似文献   

14.
熊杰 《新闻三昧》2007,(11):50-51
通讯员曾经是新闻媒体的生力军,如今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且有被"边缘化"的趋势。一些曾为各大媒体提供稿件的通讯员,如今无不发出感叹:通讯员很难  相似文献   

15.
陈让德 《新闻界》2001,(3):59-59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党报实行岗位计分制后,调动了编辑记者的写稿积极性,报纸的面貌大有改观。但是,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不少编辑、记者为了多挣工分,不愿修改通讯员稿件,甚至出现不用通讯员来稿,用了不开稿酬。有的编辑说,部主任、编辑都要挣工分,哪有时间改通讯员来稿,改通讯员稿件划不来;有的还说,市场经济,记者的稿件都用不完,不考虑通讯员上稿,这样挫伤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 这些表现与我们党历来贯彻落实"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不相适应。众所周知,在当前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组织、采写稿件过程中,需要基层通讯员的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讯员是记者与基层沟通的"桥梁""纽带",是记者的"耳朵""眼睛""助手".一个身边聚拢着通讯员的记者深入基层,如鱼得水,不仅工作开展得轻松顺利,还交了一些很"铁"的朋友,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7.
白晓东 《今传媒》2014,(6):172-173
通讯员队伍建设,是我国传统媒体拓宽报道领域、增加新闻来源的重要手段。对农广播另辟蹊径,培养和建设了"农民通讯员"队伍,让新闻节目富有乡土特色,进一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及时反映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本文通过对陕西农村广播"农民说新闻"栏目的内容分析,梳理出"农民通讯员"为丰富对农节目所作出的贡献,并且对农民通讯员队伍建设,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可以说,农民通讯员队伍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转换了传统"传者""受者"的新闻叙事视角,从而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对农广播节目的地方性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出好戏的成功上演,少不得幕后工作人员的精心配合,人们称他们为“无名英雄”。不知何时,“无名英雄”一词也浸透到新闻领域。一通讯员拿着一张市报,吃惊而困惑:他写的东西,署名竟是某专业新闻工作者;一通讯员手拿自己的作品,恭恭敬敬请某专业记者赐教,数天后,稿子见诸报端,署名变成了那位“老师”;一通讯员向某记者热情提供了线索,并共同切磋稿件,结果稿子出来后,通讯员成了“无名英雄”。更可笑的是,一位通讯员给  相似文献   

19.
我给重庆日报写新闻稿子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算起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三年前被重庆日报荣幸地聘为特约通讯员,先后在重庆日报(含以前的重庆农村报)上刊发新闻稿件约四百余件,曾被评为重庆日报"十佳特约通讯员"。我认为,区县通讯员给报纸写新闻报道,除了勤奋以外,还应该做到"抓住时机,立足  相似文献   

20.
解放军驻江苏省无锡市83428部队宣传股,为了提高业余通讯员的采访写作水平,组织专人把《新闻知识》杂志发表的"新闻知识讲座"专栏的文章,集中打印装订成册,作为教材发给每一个通讯员,满足了大家的需要,深受通讯员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