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京华 《收藏》2010,(1):161-161
抢救保护传承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及责任,改革开放、经济的繁荣、法律规范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为藏界带来史无前例的机缘。建国初期,在全国范围内收藏品市场(古董文玩)从业经营者不过千人,而真正靠收藏发家致富的更不是寻常百姓。文物古董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之玩物,普通百姓哪有闲情参与,历朝历代文物古董收藏都是有钱人的事……今天的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及诸多领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如今的收减与经济、文化已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0,(3):168-168
抢救、保护、传承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及责任,改革开放、经济的繁荣、政策的允许,为藏界带来史无前例的机缘。建国初期,收藏品市场(古董文玩)在全国范围内从业经营者不过千人,而真正把收藏视为发家敛富手段的更不是寻常百姓。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12,(3):140-141
全国各藏友: 入编《中国民间文物藏品大典》意味着您的藏品有了“户口”,有了档案,有了归宿。  相似文献   

4.
京华 《收藏》2009,(6):167-167
前言:近年来收藏品市场异常火爆,出现了收藏盛况。民间各类古玩鉴定公司日趋增多,收藏大军数以千万计。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最初的“原始人群”。收藏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收藏者投机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京华 《收藏》2009,(5):168-169
前言:近年来收藏品市场盛况空前,民间各类古玩市场、鉴定公司不断涌现,收藏大军日益壮大。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的最初“原始人群”。集藏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千万收藏大军投机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收藏界》2009,(6)
近年来收藏品市场史无前例的火爆,出现了建国以来乃至有史以来的收藏盛况。民间各类古玩市场鉴定公司、收藏大军数以万计,媒体的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了收藏的最初"原始人群"。古玩古董本是有钱人的乐事、闲情,而不是当今千万收藏大军投机投资的目的。收而藏之方为藏,收而卖之何谈藏。然而学识不深,知识不足,经验不够者大有人在。有抱着金碗四处找钱的,有抱着铜碗四处胡吹的,更有把祖上留下的国宝级文物视之为废物的让人捡了大漏,还有把稀缺青花瓷当高仿品低价处理的,自己知识不够,经验不足,只信所谓的专家。如果专家说真话不收费,事情也许会改变,如果专家不说实话结果是什么就不好言表了。"真的不真,假的不假,新的不新,老的不老。"虚虚实实也许这就是目前收藏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王东声 《收藏》2006,(2):147-147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行各业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在这其中,民间收藏具有独特优势。 其一,民间收藏人员多。盛世兴收藏,目前我国民间收藏者达7000余万人,这群团体对古董文物情有独钟,他们最珍惜安定团结,能够自觉维护社会和谐;其二,民间收藏地域广。  相似文献   

8.
谭白明 《收藏》2009,(12):99-101
随着民间财富的不断积累,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文物收藏兴趣高涨,收藏爱好者逐年增多。而对藏品如何保管、保养,大多数民间收藏爱好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文物收藏环境的营造,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0,(12):21-27
10月23日,主题为“人文北京.典藏世界”的高峰论坛与北京文物博览会同期进行。论坛以“北京在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定位”“收藏的境界与视野:如何引导成熟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理念”诠融资本如何分享艺术品盛宴”“在北京迈向世界艺术品交易之都的进程中,博物馆的定位与思考”4个板块展开。  相似文献   

10.
熊宜敬 《收藏》2009,(8):118-120
“中华文物学会”是台湾第一个成立的开放性艺术文物收藏组织,不但见证了自1949年后台湾筚路蓝缕的经济发展进程,也体现了台湾创造“经济奇迹”后社会对艺术文化的重视,从而引领了台湾艺术文物收藏的热络风气及台湾艺术文物市场的蓬勃;台湾的艺术文物收藏基础及强度,也因此在全球艺术文物市场上动见观瞻。这30年来的进程,“中华文物学会”确实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张少华 《收藏》2014,(6):151-153
2014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完善服务监管措施,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让国有文物单位参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尝试请原本行使国家职能、负责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的文物鉴定站面向公众提供鉴定服务,除了“眼学”方面,还将推动文物科技检测鉴定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刘振宇 《收藏》2001,(6):32-33
面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如何认识文物资源及其价值、如何认识市场、如何认识收藏家,对于未来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借《收藏》一角,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同仁。  相似文献   

14.
吴晓丛 《收藏》2001,(1):17-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推行,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多元化追求,这一切使得民间收藏活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与兴盛。尽管说,民间收藏古已有之,但简单地用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回归”来概括和表述这种文化现象仍不免苍白无力。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日益壮大的文物古玩市场和上千万的收藏大军。这个事实,任何人也无法否认。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0,(2):16-23
为使读者全面了解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的丰硕成果,本刊将约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收藏爱好者进行文物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界定了体育文物收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门类,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市场发展及活动开展等4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体育文物收藏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体育文物收藏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研究匮乏及市场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文物收藏环境、发展文物收藏市场以及强化文物收藏研究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孙雪兴 《收藏》2007,(7):29-29
与时兴衰:中国文物和收藏品与古玩市场共命运 在历史上,中国文物和收藏品是古玩市场的主角和台柱,占玩市场是文物和收藏活动的平台和窗口。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08,(11):140-140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民间收藏队伍在传承荆楚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湖北省收藏家协会汇集了大批省内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他们把弘扬荆楚文化作为己任,诠释着特定的文化与内涵。  相似文献   

19.
罗以民 《收藏》2009,(4):145-145
文物收藏既有聚,必有散,此乃辩证法。某君自号“暂得楼主”,是谓明白人。宋周密有《云烟过眼录》,真知何谓过眼云烟。我写《袁枚传》,曾夸其遗嘱儿子“保留随园四十年”是谓明智,今天看来还是不够明智。袁枚诗人,亦乃乾隆时一收藏家,生前散过自己的藏书,捐给官府,但古董绝不肯散。他的南京随园,我考证了一下,不到40年就“荒为茶肆”,到了孙子手里又重振了一次,但很快遇到了太平天国战事,结果全部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20.
潇然 《收藏》2006,(4):153-153
丙戍正月,多年不遇的瑞雪纷纷扬扬,给南国大都会上海带来一派喜庆气氛,56名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和精英人士冒雪走进了他们心目中的文物鉴定“黄埔军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与文物鉴定研究生班(A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