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趣题两则     
1 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数学家程大位 ,他和同伴在湖面游玩的时候 ,发现湖面的一枝莲花被风一吹 ,刚好被水淹了 .他触景生情写了一道诗歌数学题 :平平湖水清可鉴 ,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 ,忽被吹到清水面 .渔人观看忙上前 ,花离原位二尺远 .诸君能算请解题 ,湖水如何知深浅 ?图 1       图 2   2 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这样一道题 :城外一扇矩形门 ,和尚扛竿去量应 .横着量之 4尺余 ,立着量之 2尺剩 .对角又复比一比 ,斜竿恰好端抵尽 .此门宽高各几何 ,还有竹竿有几深 ?答案1 如图 1,在Rt△ABC中 …  相似文献   

2.
《涉江采芙蓉》选自于《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评论家历来对其艺术成就有很高评价。明代王世懋的《秋圃撷余》道:"余谓《十九首》,五言之《诗经》也。"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评论:"《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更有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甚至被推崇为"五言之冠冕",而《涉江采芙蓉》正是了解《古诗十九首》以及五言诗的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凡研究世界数学史的人,注意到世界数学史上的一些著名趣题,都似曾在我国古籍中相识过。连一些著名的外国数学家也这样说:“中国数学与希腊、罗马、印度、中亚细亚以及中世纪数学之间的联系确实是存在的,在不少国家的数学书本上,问题的内容恰恰与中国原著完全一样。”事情确实如此。12世纪印度数学家巴斯卡拉提出“莲花问题”:“波平如镜一湖西,半尺高处出红莲,孤零直立在那里,狂风把它吹一边,距根生处两尺远,试问湖水多深浅?”而公元1世纪成书的我国《九章算术》中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本每册都有一、二个诗歌单元。初中新诗、古诗兼选,每册十首左右,并配有知识短文:《谈谈诗歌》。高中或新诗、古诗兼选,或只选古诗,每册也有二到六首。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和编排体系看,诗歌教学是有一定比重的。通过诗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5.
红莲测水深     
题目: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问这里水深多少?  相似文献   

6.
重言是《古诗十九首》诗歌语言的特色,重言作为汉语词汇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古诗十九首》重言现象颇有特点,分析其特点与功能:《古诗十九首》中的重言既体现出它对《诗经》等民歌中营养的汲取,同时亦体现出其文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中共有十首诗歌涉及植物意象。与《诗经》、《楚辞》相较,在植物意象的选取上,《古诗十九首》既体现传统而又多有创新;在植物意象的构造上,《古诗十九首》注重意象的组合;在艺术表现上,《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融入了诗歌的抒情话语,有机构成了诗歌的意境。也即,较之于《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具有唯美化、组合化和更为情景交融的特点,由此形成了《古诗十九首》植物意象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8.
选择《琵琶行》来释疑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冒险,一首古诗,一首家喻户晓浅显易懂的叙事诗,一首以叙事为主干、而非直接以情感为主体的长诗,一首在新旧教学里被"洗得发白"的典范诗,还能何为?这里至少潜藏着几个对传统诗歌教学极具破坏性的问题:一、叙事诗的教学核心是什么?是情感教学,还是构成诗歌内容主体的事件、人物教学?二、叙事诗如何处理情节教学、语言鉴赏及诗歌吟诵之间的关系?三、长诗如何进行课堂化处理,及诗歌教学如何突破与再生? 本文尝试以"关键词"来领入、破疑.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数字运算,在诗歌创作中也时有反映。这种数字诗语言优美、活泼,形式新颖。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有这样一首数学诗:“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几,徘徊在外做游戏。”你如果列出无理方程运算后,则可得出此群蜜蜂为72只。无独有偶,在印度学者的书中还曾出现过一首似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描写葭的数学 诗,不过这些不是葭而是荷花:“平平湖水清可鉴,石上半尺生红莲;…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材内容《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二、教学目标(一)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三)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二)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安排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基于《泊船瓜洲》诗歌本身(字面或感性)的研读1.导入: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一首古诗——《泊船瓜洲》,试着走近一个人,了解一段史,感受一种情。(板书:泊船瓜洲)2.师:怎样学习古诗,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好方法。学好一首古诗,应该怎样学?谁来谈一谈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13.
朱虹 《语文知识》2015,(5):51-52
教《涉江采芙蓉》一诗,有两个问题是绕不开的:其一,《古诗十九首》所处的时代特点尤其是文学思潮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其二,《古诗十九首》里的诗歌对《诗经》和《楚辞》优良文学传统的继承问题。也就是说,要理解八个字:蓄势而发,直追风骚。否则解读就不算到位。下面谈谈自己教这首诗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申申 《语文学习》2021,(1):14-16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大家之前也学过不少古诗,有什么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可以分享吗?生:我会先看课文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生:可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生:我会先把这首诗大声读几遍,读熟。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澧县城关一校四年级鲁丙英老师的一堂电教研究课。教者注意发挥幻灯教学的优势,用一个课时教了两首古诗。下面是语文第七册《古诗三首》第一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实录和评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大家知道,日记讲则,一般文章讲篇,诗歌就讲首。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两首。大家先看第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望,是远看的意思。庐读lǘ[同学们已经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下旬,在江西九江召开的“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木斋曾向我谈起他的《古诗十九首》研究,谈起曹植、甄后的隐情以及与《古诗十九首》的关系。对于《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歌,我并不陌生,当时已被他的见解所震惊,我感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年代和作者的定论,将很有可能会彻底颠覆。现在,当我读完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⑤的书稿后,确信他的研究结论,必定会相当程度地改变中国诗歌史的传统书写。  相似文献   

17.
汉代诗歌,据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辑,现存共有六百三十余首。但这其中包括大量的断篇残简,实际上,现存比较完整的汉代诗歌包括童谣在内也不过四百首左右。如果再除去一些味同嚼腊的郊庙歌辞和形式过于短小零碎的杂歌谣辞,而成就较高的作品也不过二百余首。这二百余首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现存有主名的诗歌,约一百余首;二是乐府民歌,约四十余首;三是汉末无名氏古诗,约五十余首。对于汉乐府民歌和汉末无名氏古诗特别是其代表作品《古诗十九首》,前人已多有研究,且评价甚高。但是,对  相似文献   

18.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从问世之日起就被视为摹拟之作,但它决不同于一般拟作。江淹所拟的三十家诗作均在五言古诗发展史上具有特别意义,他的诗序也申明意在“品藻渊流”。本文简述了《杂体诗三十首》的研究史,指出江淹拟作总结汉至刘宋时期五言古诗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江淹“通方广恕好远兼爱”的诗歌史观。  相似文献   

19.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钟丽 《海南教育》2008,(6):77-77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