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校新办专业教学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开办新专业是学校长期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毕业生是新办专业的基本要求,而教学管理对于新办专业的教育质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信息技术学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2000年首次招生,2005年被列为湖北职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被列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1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培养了9届共2000余名毕业生,2004年在全国计算机调试员大赛中获“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1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组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与其能力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量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找不到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工作。本文针对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与教学现状,对计算机专业教学创新方式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0):I0004-I0004
大连开发区职业中专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以外语、经贸、服务专业为辅,具有城市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岗位培训等多功能教育服务能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13个专业,在校生6100余名,毕业生就业半连续10年稳定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5.
李玉怀 《成才之路》2011,(29):31-31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隐藏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  相似文献   

6.
周群 《教师》2012,(29):60-60
在现如今的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存在着很多共性的问题,诸如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教师的理念陈旧、实践能力一般,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无效等,这就给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此论述了改革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1985年1月,笔者在广东省高教局有关部门召开的高等专利学校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必要性可能性论证会上,就该专业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问题,作了系统的探讨性发言,引起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是年秋,我省有七所地市专科学校开办了这个专业。今年1月,笔者先后走访了惠阳、江门、肇庆、韶关、佛山等地学校,从该专业毕业生追踪调查得来的信息入手,与各校领导、教师就办学成就、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据统计,到1989年8月,七所学校计算机专业共有503名专科生毕业,分配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大众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中职毕业生凭借一些浅显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许多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就业对口率低,竞争力不足,难以持续发展。中职学校应该清楚这些客观情况,明确学生的培养定位。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致使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就业  相似文献   

9.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一技之长,就业和前途就有保障。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今天衡量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本文围绕就如何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这一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的改革方法和培养模式,对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业开办于1975年,是水利电力部门开办此专业较早的学校之一,迄今已有毕业生720余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我校为使地质专业学生能更适应市场,自1992年开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地质专业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11.
《家长》2014,(6):4-4
记者近日在吉林农业大学举办的就业招聘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家政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吉林农大是国内较早开办家政专业的高校,从2003年至今,毕业生总计1000人左右,就业稳定,近年来还十分抢手。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2):F0002-F0002
办学历史:化学专业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于1977年开办化学专科专业,2001年开办化学本科专业,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并于同年被评为学校第一批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评为校级名牌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包括3个专业方向:化学教育方向(师范类)、应用化学方向(非师范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非师范类)。  相似文献   

13.
王泽众 《考试周刊》2011,(72):163-163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专用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聊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本科生,2003年开办成人教育专业以来,已培养了一批优秀成人教育毕业生,并于2009年获批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点。聊城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立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和突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IT产业的持续低迷的因素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就业后收入低等现象。究其根源:一是近几年大、中专毕业生较多,用人岗位没有太多增加:二是中专学生知识水平比较低,缺乏实践技能;三是就业方向还不够宽。如何拓宽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薪金收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揭阳市卫生学校康复技术专业于2007年开办,期间于2008年和2009年由于生源缺乏及校舍局限停办两年,在2010年搬迁新校区重新开办。至今,该专业开设有近十年,近几年社会上康复技术人员需求量不断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近几年报读学校康复技术专业的人员急剧上升,从最开始招生一个班只有十多人到现在的八十多人。如何做好康复技术专业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康复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康复技术人才,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存在着一个奇怪的症结:一方面是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却是企业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岗位,或者说无法立即应用,用人单位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分析诸多的就业“哑铃现象”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大量的人才需求,但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却陷入就业难的窘境。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是造成IT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通过总结现有实训教学模式优缺点,探索并提出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建设原则与方法,借鉴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学校、企业、政府联动的开放式创新实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江锋 《课外阅读》2011,(7):43-44
近年来,由于城市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不断发展,学校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我对当地的一些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60%以上的单位缺乏熟练的专业操作、维护或网站管理人员,大约22%左右的被调查单位近期有引进相关人才的意向。  相似文献   

20.
自湖南率先创设家庭经营专业以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办了类似专业,如农林牧专业,庭院经济专业等。我省1991年已有一半左右的农村职中开办了这类专业,在校学生数近2000人,居全省农村职中各专业人数的第三位。与此同时,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的学校在家庭经营专业的影响下,各专业都向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