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下的多样化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与生成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可见,作业将是学生实现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每次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又富有探索与思考性的作业呢?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每次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兴趣盎然,又富有探索与思考性的作业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的多样化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与生成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可见,作业将是学生实现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整体规划,重视专业成长的过程管理;思想引领,培养自我追求与探索精神;立足课堂,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构建团队,在同伴互助中实现专业成长;利用网络媒体手段,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在独立探索中成长。所以.在极富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动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活新的教学状态.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其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进而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生活化"和"数学化"的问题不仅是生活和数学的关系问题,也是数学学习中对儿童主体的认识问题。儿童的数学是生活与经验基础上的"数学化",要坚持儿童立场,在生活中学数学、在体悟中学数学、在做中学数学、在探索中学数学应成为儿童数学学习的基本形态。数学中的儿童是体验与探索活动中的成长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儿童是活动者与体悟者、探索者与创新者,更是成长者与成功者。  相似文献   

8.
成长档案袋虽然在班级管理中很早就有人在尝试,但该做法并不流行,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难达预期目标。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探索应用成长档案袋协助中职班级管理的方法,并总结了成长档案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理咨询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自我成长为根本、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课堂体验为形式、以朋辈咨询为平台的构建思路;体验教学的应用形式是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心理咨询专业课程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参与-分享-感悟-成长”四个环节实现的;通过实践教学研究,我们探索出了一套操作具体有效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莫伟群 《中学文科》2009,(15):36-3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每次数学作业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与探索中成长。作业低效甚至无效是课业负担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效性数学作业把学生从过多过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经过近几年的  相似文献   

13.
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适应过程中,个人发展、人际交往、学习科研以及婚恋情感等现实问题是研究生的主要压力源,这些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情绪问题与睡眠问题。为帮助研究生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需要探索适合研究生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讲述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在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问题探索解决方法的人生历程。主人公在成长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审美乌托邦情结。本文主要从主人公对宗教彻底绝望,难以融入家庭的和谐关系,环境的漠然,以及女性对主人公的束缚等方面入手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多样化的作业将构成学生课外、校外(家庭、社会)生活的重要时空,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成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惠永 《教学随笔》2008,(1):46-4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因此,新课标下的作业,决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和书本灌输的知识,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作业应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和自我成长的需要。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设计思想政治作业呢?结合本人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本地的教学实际,运用活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办学行为规范了,学生负担要减轻,怎样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保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做到“减时不减效,减负不减质”,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与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对物理教学反思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成华 《物理教师》2006,27(12):4-6
1问题的提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提高的,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才能逐步提高.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老师=经验 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反思是一项满怀希望的活动,从事反思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对教师实践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树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实践活动的成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索教育领域的理念、方法、目的、心态,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总结经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