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玛是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在走投无路中死去。文章试图通过对爱玛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悲剧及悲剧原因的分析,使人们认识到爱玛的爱情悲剧主要是由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希望能给人一点新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福楼拜的著名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因不满于婚姻的平淡而去追寻理想的爱情生活,她先是与人私通,被无情抛弃后,又与人偷情,后来也被遗弃,而她在追求所谓理想爱情的过程中,不仅耗尽了包法利的全部家财,也使自己债台高筑,在爱情的幻灭和债务的催逼下,只得服毒自杀。本文拟从爱玛对爱情的一生追求来探讨她这种理想爱情追求背后的悲哀,从而分析爱玛的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描写了催人泪下的爱而不守、守而不爱的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凯瑟琳做出爱情选择背后的人性贪婪与自私。爱情悲剧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男权社会,男权社会逼迫她做出违心的选择。她对权势财富的贪求是出于女性社会弱势,是社会使然。这使她成为爱而不守、守而不爱的女性爱情牺牲者。这是男权社会自然和文明不可调和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在物欲横流的的大潮中,电影《山楂树之恋》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实际上是人们对往昔耶个纯真年代中纯粹感情的一点怀旧,一点感慨。舍弃了物欲情欲本身,干净的不是爱情本身,是人对爱情的想象,对纯粹爱情的向往。静秋本身是一种诗意化的存在,作为一个清纯的理想存存,反衬了现实中人们“爱”的无节制,实际上她不懂爱的意味。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品《包法利夫人》,它它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感情生活和悲惨的命运。爱玛的悲剧,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原因在于她过于幻想、虚荣、极端的爱情观,她短暂的一生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爱情的过程中度过的,可她追求的理想爱情一再破灭,最后在走投无路中死去。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解读爱玛人生悲剧原因,从而达到对我们世人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文章通过对爱玛的婚姻和两次情事的解读,论述了爱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爱情观,并认为她所深爱的情人罗道尔弗与赖昂一样都是平庸时代下的庸俗浪漫主义的代表。在爱玛的爱情世界里,不允许有一点平淡,而要时刻充满新鲜感和刺激感。她的悲剧结局为现代社会中一些一味追名逐利和贪图享乐的女性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弃儿希斯克里夫,但是,围绕希斯克里夫的两个主要女性的爱情悲剧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们爱的真切,不顾一切后果;但当爱变成恨时,她们又恨得悲切,最终郁郁而终。她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正如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所说:“我爱,我恨,我受苦。”而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把自身的创作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谱写了一部女性的爱情悲剧。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女性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爱玛也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对于爱玛来说,追求浪漫的爱情是她的生命必然的使命。她为爱而生,也因爱而死,她因为爱成为世人眼中不正经的女人。爱玛对于爱情的执着让她沉迷于欲望中,沦为欲望的奴隶,最终导致了她的毁灭。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金锁记》之曹七巧形象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锁记>的女主人公曹七巧在物欲与情欲的驱使下,人性被扭曲,灵魂被异化,成了一个丧失人性的"疯子"母亲,最终走向毁灭.她是畸形婚姻和封建大家庭的牺牲品,是一个由爱情悲剧走向精神裂变的人性恶的典型.她的悲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不幸,批判了冷酷的封建社会对正常人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10.
《包法利夫人》中爱慕虚荣的包法利夫人,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典型形象。本文试从爱玛爱情诉求的合理性、自甘堕落的社会性和自身的软弱性角度重读爱玛的爱情追求,以探求爱玛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反思安娜爱情悲剧,认为安娜爱情悲剧呈现出三种指向:压抑、偏至、毁灭。压抑是没有自我的爱,偏至是丧失自我的爱,毁灭是撕裂自我的爱。不管是没有自我、丧失自我还是撕裂自我,都是自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不是作为自身的独立价值而存在。压抑、偏至、毁灭这三种不同指向内在统一于安娜在爱情中的“自我缺席”。  相似文献   

12.
戴着镣铐跳舞--论《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爱情追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由于自幼受到修道院的教育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对爱情、婚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势。她以这一思想定势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理想的爱情,如同给自己的人生追求戴上了一副镣铐,并最终导致了毁灭。爱玛的悲剧对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鹜远的女性及追逐名利、贪求欲望的世人,无疑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雷雨》中的繁漪就是一个最复杂,最有“雷雨的性格”的悲剧性人物。她困守在无爱的婚姻牢笼中,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虽然努力抗争过,但在情人虚伪、苍白的爱情表白下不能自拔而最终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从个性解放与社会现实、情欲与个人以及个人在社会与情欲之间的尖锐冲突,探寻其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4.
歌德在《浮士德》中通过浮士德和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强烈地批判了封建宗法思想和宗教戒律,但同时又把它作为人生追求的“小世界”.批判了迷离于“官能享受”和“情欲”的个人生活享受。应该怎佯来理解这一爱情悲剧和所塑造的玛甘泪的形象呢?爱情问题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都体现为个性解放的历史要求和反封建的主题,在这一点上,他俩的爱情应是肯定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5.
爱米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方没落种植园主的女儿——杰弗生小镇上存留的唯一的一位女贵族。她从小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世俗等级观念及清教禁欲主义的双重毒害,性格严重扭曲,导致她在和自己的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与北方包工头伯隆·荷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爱米丽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张玉爽 《文教资料》2014,(11):12-13
蘩漪和侍萍是《雷雨》中各具性格特色的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都经历了个人的爱情悲剧。蘩漪不顾伦理束缚爱上了继子,为了抓住爱情,最终揭露了一切罪恶,引起了一场生活的“雷雨”。侍萍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她曾和周朴园真心相爱,后来却惨遭抛弃,她对爱情死心,艰难生活,却还是逃脱不了儿女双亡的悲惨结局。因此,通过对蘩漪和侍萍爱情悲剧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这两位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17.
爱米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方没落种植因主的女儿——杰弗生小镇上存留的唯一的一位女贵族。她从小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世俗等级观念及清教禁欲主义的双重毒害,性格严重扭曲,导致她在和自己的命运抗争的过程中,与北方包工头伯隆·荷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告终。爱米丽的爱情悲剧不仅是她个人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杜十娘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美丽,善良,真诚,有智慧,有追求,但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女子最终怒沉江底。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呢?有人认为是世俗观念最终导致了其悲剧结局,有人认为是李甲迫于父亲李布政的压力而始乱终弃,还有人认为孙富是罪魁祸首……笔者认为,杜十娘悲剧的结局最重要的在于她爱错了对象选错了人:李甲并不值得她爱,李甲也并不真心爱她。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本文存在”的丰富性,使其解读结果往往屡次出现新的认识与评价。读曹禺戏剧,你就会深深感受到由这种丰富性带来的悲剧内容,其中又以女性悲剧尤为引人注目。在曹禺的四大名戏《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共性,那就是剧中四位女主人公没有一个完美合理的爱情存在,相反却绵延着一种畸形的爱情模式: 繁漪—周萍:乱伦的爱; 陈白露—潘月亭:商品的爱; 花金子—仇虎:通奸的爱; 愫方—曾文清:柏拉图之爱。 男女情爱,作为一种异常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社会活动必然显示着时代的色彩,同时  相似文献   

20.
池莉对婚姻爱情悲剧性的描写还表现在她对婚姻爱情悲剧原因的探讨上。造成婚姻爱情的悲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爱情“阴谋”的参与,婚姻爱情当事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掉进婚姻爱情的阴谋陷阱,难以自抛二是各种文化观念的冲突,特别是乡村文化观念和都市文化观念的冲突、雅文化观念与俗文化观念的冲突、新文化观念和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是构成池莉小说中婚姻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三是东方式的“宿命”观与西方式的“原型”理论构成池莉婚姻爱情悲剧小说的更为抽象的哲学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