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关于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轶峰 《科技广场》2008,(2):106-107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已经开始进入市场阶段,而信用增级是资产证券化中的重要环节,对信用增级的归纳和分析有利于资产证券化市场化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增级是一个关键因素,本文试从信用增级的作用、国外普遍采用的方式以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提出利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来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并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实施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从资产池的构造、特设机构的设立、证券产品的设计、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这几个方面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开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梁钧  黄智猛  黄培清 《预测》2000,19(1):60-62
1 引言资产证券化在国外使用相当普遍 ,是当前颇为流行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美国是最早进行资产证券化 ,也是资产证券化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资产支撑证券总余额高达 1.6亿万元美元 ,资产支撑证券市场已成为美国仅次于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证券市场 ,远远超过股票证券市场。目前美国有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支撑证券来提供的。除了美国 ,资产证券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欧洲 1986、1987年两年发行的资产支撑证券总量仅为 17亿美元 ,而到 1994年一年的发行量就达到了 12 0亿美元 ;…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实现融资方式的创新,即融资重点主要由实物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专利证券化融资则是一种可取的日益受到重视的融资方式,它以专利许可收益权为基础发行资产担保证券,为企业融通资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主要运用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专利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及其特征,资产选择以及转移问题,以期对我国专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国内以专利为标的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发展,在总结国内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典型模式的基础上,从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债权、专利许可3种证券化模式出发,选取能分别代表上述3种模式的第一创业-文科租赁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和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金支持专项计划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并从项目的运作模式、运作流程和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科技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融资切实可行且必要;同时提出在对知识产权进行转让时应特别关注真实销售的界定标准,作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必须是权利边界和状态清晰稳定、权属明确且能科学评估价值,是多层次的差异性知识产权,以及需要注重采取信用增级措施提高基础资产的质量和信用等级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实现融资方式的创新,即融资重点主要由实物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专利证券化融资则是一种可取的日益受到重视的融资方式,它以专利许可收益权为基础发行资产担保证券,为企业融通资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主要运用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专利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及其特征,资产选择以及转移问题,以期对我国专利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市场上正在使用的四种抵押贷款证券优缺点的分析,提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品种应选择抵押担保证券(CMO),设计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流程。通过成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公司,由它来购买抵押贷款资产,并将购买来的资产债权包装成抵押担保证券(CMO)上市发行来实现,抵押担保证券(CMO)的发行价格、到期模式、股本收益等是流程中应该解决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证券化为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在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日益增多,已形成了基于债权的供应链模式、租赁债权模式、专利许可授权模式和小额贷款质押模式。鉴于不同模式采用的基础资产构建方式及底层知识产权类型不同,因此在可复制性和适用性方面存在差异。要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在中国的大规模应用:一是要寻求基于市场主导而非政府推动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需求;二是要建设和完善与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的信用评级与增信、税收、评估、风险隔离等配套制度;三是要探索基于知识产权未来收益权而非仅是债权构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四是要拓展底层知识产权类型,不局限于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在我国看来,究竟是延续国外流行的做法,通过设立SPC的方式进行,还是采用信托模式,利用信托结构本身的设计来进行,更能体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是指企业单位或者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在我国看来,究竟是延续国外流行的做法,通过设立SPC的方式进行,还是采用信托模式,利用信托结构本身的设计来进行,更能体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影响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价格的要素,建立证券价格敏感度曲线模型,并研究知识产权资产证券价格函数在各要素作用下的敏感度及非线性曲线的变化规律。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挖掘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价格影响要素,随后利用知识产权资产价格非线性曲线的斜率及弧度建立证券价格敏感度度量方法,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价格敏感度分析提供定量化表达。研究结果显示:证券价格对证券期限长短及现金流变化频率的敏感性较高,而证券收益率越高,证券价格对其变动的敏感性越低。研究旨从理论创新及指导实践两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金融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使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陡增,并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增加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倒买倒卖的市场运作模式、资产支持的证券流动性不足以凌资产证券化交易的茇杂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本文将从相关性的角度来探讨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晓丹  樊加献 《大众科技》2009,(11):217-219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度资产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存在严重漏洞。我国资产支持证券的主导产品是信贷支持证券。文章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信贷支持证券交易结构分析,认为构建完善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防范机制应从银行放贷程序、入池资产信息披露、风险计量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影响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价格的要素,建立证券价格敏感度曲线模型,并研究知识产权资产证券价格函数在各要素作用下的敏感度及非线性曲线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挖掘影响要素,随后,利用知识产权资产价格非线性曲线的斜率及弧度建立证券价格敏感度度量方法,以期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的价格敏感度分析提供定量化表达。研究结果显示:证券价格对证券期限长短及现金流变化频率的敏感性较高,而证券收益率越高,证券价格对其变动的敏感性越低。研究旨从理论创新及指导实践两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专利证券化是实现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重要途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是以专利许可费的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专利证券化."兴业圆融—广州开发区专利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中国首个采用双重许可模式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以此为例,对其采取双重专利许可模式的专利许可费收益权证券化产生的相关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专利许可费收益...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近二三十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九十年代后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形成了几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模式。由于资产证券化有着不同的类型.因此很难给其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就一般意义上说,资产证券化就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稳定、可预见的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从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概念出发,我们就可以给出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所谓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指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不良资产分离出来,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首先运用专业化分工理论分析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指出分工发展和交易效率的改进使中小企业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成为可能。通过对我国法律、制度环境的分析,认为可首先采用担保和信托方式作为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的结构、信用提高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测现金收入属性的资产,通过创立以其为担保的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融资的一种金融行为。其实质是对证券化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要素在创始者、发行者、服务者、投资者等主体之间进行分离与重组,保证证券化资产产生预期稳定的现金流,并按时支付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刍议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机制及商业银行角色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分析,指出:在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育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不良资产交易结构存在的缺陷造成了供求双方交易困难,而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风险隔离机制、信用增级机制和治理机制可以有效消除了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认为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起到了多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