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学围棋的时候,朋友曾送过我一部绝版的《棋经》。记得开篇头一句话就是“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当时不解其意,稀里胡涂地下了二十多年棋,棋艺虽没啥大长进,悟性却得了一些。随着参横斗转,原本木讷的脑子也开了点儿窍。“棋始以正合”,说的应该是,天下所有的棋,从理论上讲  相似文献   

2.
棋迷俱乐部     
棋经十三篇得算篇第二得算第二:棋者,以正合其势,以权制其敌。故计定于内而势成于外。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棋经十三篇权舆篇第三权舆篇第三:权舆者,谟棋布置,务守网格。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乘。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舍此改作,未之或知。《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航海手记木狐浪很高,几乎要…  相似文献   

3.
长行是双陆之异名吗王俊奇宋、明、清以来,人们在谈到古代棋戏时,大都认为长行是双陆之异名。诸如:宋人洪遵说,双陆“以传记考之获四名:曰握粱,曰长行,曰波罗塞戏,曰双陆”(《谱双·序》)。明人方以智曰:“握塑、长行局、波罗塞、双陆,要一类也”。又有清人厉...  相似文献   

4.
观棋不语     
《围棋天地》2010,(18):20-20
《醒世恒言》曰: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古人惯以棋酒并举,棋酒之间自来多有因缘,率为名士风范两端,秀行先生亦有“棋酒相寿”手书传世。  相似文献   

5.
易风 《桥牌》2008,(7):49-49
兵圣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能与天地江河相提并论足以说明“出奇”之重要。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把“奇”折磨的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相似文献   

6.
孙子奇正思想与竞技体育战术的变化有着内在的相通性。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孙子奇正思想对竞技体育战术变化的启示:“战势不过奇正”——战术变化的全部奥秘所在;“以正合”——战术变化的基础;“以奇胜”——战术变化的要义;“余奇之兵”——战术变化中打破僵局与困境;“奇正相生”——战术变化的根与理。  相似文献   

7.
一谈到“谋略”,人们往往和战争联系起来,这有一定道理。因为谋略最初产生于军事斗争,而且在战争中运用较多,成效也最显著。如孙子的“兵者,国之大事”“兵者,诡道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等谋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8.
汉唐之间的弹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史》1988年第5期刊有刘秉果《我国古代的弹》棋一文,对弹棋进行了难得的考证;其中关于弹棋起源和棋具的论述颇有见地:我认为不足的是,该文对弹棋步骤的考论稍显薄弱。对“长斜”等弹棋术语的解释也有欠妥之处,尤其是说弹棋“以攻门为胜”,显属附会。故而笔者后启论之:再蒐史料,以期对弹棋有更详尽  相似文献   

9.
意在子先     
《围棋天地》2010,(19):20-20
《棋经·斜正篇第九》云:“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得品之上者……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朕,灭行于未然……《传》曰:‘正而不谲。’其是之谓欤?”  相似文献   

10.
启事     
《围棋天地》2008,(19):102-102
刚买到第18期的《围棋天地》,就迫不及待地打了谢赫与朴文矗的那局,打得头昏昏的……这局棋确实紧张、刺激。但打完后也不禁有一点疑问:这局棋称它为“奇局”,倒是很贴切的,但杂志上和网络上,都称此局为“名局”,就让入有些迷惑了。  相似文献   

11.
烂柯童子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述异记》  相似文献   

12.
弈之神韵     
漆画艺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漆艺主要用来装饰建筑、家具和各种器皿,手法更象图案画、装饰画。漆画《弈》在传统漆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的色彩语言和表现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意境悠深的纹枰妙景,令人回味无穷。新版《新华词典》对“弈”字有二解:一曰“围棋”,二曰“下棋”。从画面有棋无人来看,《弈》应该是指“围棋”,但棋枰上分明已经摆下若干黑白子,似乎是在“下棋”。题目的多义为作品平添了几许文化韵味。整个  相似文献   

13.
十二栏干     
“十二栏干” 原载清 《百局象棋谱》,局名费解。 1956年10月创刊的《象 棋》月刊设有“古谱新诠” 栏目,笔者因发现红胜,于 1957年投稿该刊,长久不 见刊出,去信询问,编辑说:“该局诠正香港已刊出过,但想不起具体为何报刊了。”从此直到1983年笔者在《北  相似文献   

14.
“平分秋色”刊于《心武残篇》第98局,“平分风月”刊于《竹香斋》第3集第5局,两局棋图相同,着法大同小异,原作皆为和局,经我们研究,应为红先黑胜,着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挡车     
古抄本《雁荡集》第12局“三挡车”,又名“乱石穿空”。原谱着法作和,。因棋图存在问题,红方其实可胜。但本局的着法,别具风味。在开始的四个回合中,双方却各有三次“挡车”解杀的棋。题名“三挡车”,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何谓枯棋     
刘志兵 《围棋天地》2006,(17):73-73
《围棋天地》13期《枯棋与势棋》有关枯棋的说法似乎不妥。“枯棋”一词最早出现于三国吴韦曜所著《博弈论》。当时的吴国,棋风颇盛,如《博弈论》所述:“今世之人,多不务经术,好玩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奉吴太子孙和之命,韦曜写下这篇名文,以贬斥博弈之玩物丧志。“夫一木之枰,孰与方国之封?枯棋三百,孰与万人之将?”很能说明韦曜对围棋的定位。这也体现了作者的儒家功利主义思想。韦曜所说枯棋中的“枯”,不能只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17.
九品NBA     
棋虽曲艺,意颇精微。北宋张拟的《棋经十三篇》将围棋的等级定为九品:一日入神,二日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日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若将这九品套入NBA诸球星之中,倒也极为恰当。《棋经十三篇》又云: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所谓入九品者,都是技艺已卓然自成,达到一定境界之辈。屈指NBA348名球员,能位列九品者不过区区几十人,等笔者释与方家。一曰入神。神游局内,妙不可知,变化不测,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无与之故者。NBA达此境界唯至尊乔丹一人耳。其他球星纵魔术师、伯…  相似文献   

18.
吴明珠 《收藏》2006,(10):96-96
东周时期,贵族盛行佩剑,视带剑为体现身份地位的标志。《老子》称贵族“服文采,带利剑”。《吕氏春秋&;#183;侈乐》说:“世之人主,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把,三大二小:“一曰纯钧,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相似文献   

19.
杨耀南  连璞 《桥牌》2014,(4):62-63
《孙子兵法》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言简意赅、精妙绝伦的战争宏论!区区40余字,  相似文献   

20.
龙力子 《武当》2009,(10):17-18
一、太极功法的文化境界 《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拳谱曰:“太极者,阴阳之母也。”以太极而名功法曰“太极功法”,全称应是“太极养生修道功法”。此功法起源于道学。三丰祖师曰:“太极拳乃人道之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