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建筑外墙造型艺术(1940年以前)》一框极限展品,先后获得2012年的济南第5届一框邮集全国邀请展镀金奖加特别奖和广州第7届全国极限邮展金奖加特别奖,以及2013年的上海集邮节极限邮展的金奖和珠海东亚邮展镀金奖。尽管这部邮集还不完美,尚有一些不足与欠缺之处,但是,能获得这些奖  相似文献   

2.
今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有关中华邮政邮资的邮政史类展品多达9部,我组编的《中华邮政国际信函邮资》邮集以84分获得镀金奖。对自己首次组集参加全国邮展就能获得如此成绩,确实令我高兴。但回想起这部邮集的组编过程,我又感慨良多,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举办的’99世界邮展上,开放类邮集参加了展出,结果我国的开放类邮集《中国戏剧》获一等奖,引起了国内邮人对开放类的广泛重视。此后在许多省市级别的邮展中,开放类邮集频频亮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邮》2012,(9):6
本刊讯呼和浩特2012第15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于7月20日至22日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展览馆举办。本届邮展为国家级综合性集邮展览,展出的340部1060框邮集展品,分别由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集邮协会和体育、石油、航天、煤炭、海员、水利、电力、公安等8个全国行业集邮协会选送。其中,上海选送11部41框邮集全部获奖。另外,张权的《话说乒乓球》1部5框代表体育邮协参展;顾惠根《新中国军邮退转邮件》1部1框代表海员邮协参展;徐剑峰的《必能宝DM300型邮资机符志(中国邮政)》1部5框代表公安邮协参展,也都获奖。具体成绩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朱文龙 《上海集邮》2002,(10):30-32
在去年南京全国邮展上,我的《国庆》邮集获得试验类二等奖,本是自己组编这部开放类展品的随记。  相似文献   

6.
我对桥情有独钟,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跃发展,一座座风采各异的大桥在各地架起,更催生了我把所收集桥题材邮品组编一部邮集的念头。先是搞专题邮集《桥的自述》,后来则专注于极限邮集《桥》,后者的展集原来准备参加2000年首届广州全国极限集邮邀请展,但因故未能前往,到2002年第2届(更名为"全国极限集邮展览")才了却这番遗憾,竟然还获大镀金奖,在这期间,这部展集曾获2001年浙江省展镀金奖,应邀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邮展,尤其是在省展上的得奖,以及评审员给予的"《桥》集有发展前途"的评价,增添了我的组集兴趣与信心,以及继续努力的动力。下面是我来自对《桥》极限邮集组编及3次参展前作修改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王晓舟 《上海集邮》2013,(10):27-30
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上,继《桥》后我的第二部5框专题展品《摄影——一曲工业革命与视觉艺术的乐章》获得了镀金奖(84分)。这是它首次参加国家级邮展,奖级虽然较之高奖还有距离,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高兴,因为展品的"出师沾金",就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摄影》专题集邮上苦心付出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全国邮展时,我开始编组印花税票邮集。2005年其中一部,《长城图印花税票》展品,在悉尼国际邮展上获得金奖,成为我国该类竞赛项目的零突破。回顾近年来先后参加国际邮展,积累了一些还不成熟的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作一肤浅的介绍并与同好探讨。国际集邮联《印花(税票)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规定,印花(税  相似文献   

9.
集邮是一项有益的群众性收藏活动。将个人的藏品组编成邮集参加邮展,使自己置身于一种“游戏”之中,是许多集邮者的期望。当然,任何“游戏”都会有一些规则,集邮展览也不例外。笔者曾组编了一部《新加坡的电子邮票》2框邮集,参加北京2002年“现代集邮展”“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出,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加特别奖。  相似文献   

10.
我组编的极限邮集曾以《拱门》为题获2002年的全国首届老年邮展镀金奖、广州第二届全国极限邮展大镀金奖,参加首届邮展高级研讨培训班后对这部展集有了新认识,并连题目在内全部推倒重来,重新组编后参加今年重庆全国邮展暨亚洲邮展选拔展,并获镀金奖。下面谈谈自己的这次重新组编。  相似文献   

11.
1999年的11月17日是星期三,没有遇上双休假日,较《李立三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邮票的发行日早了一天,却偏偏有两家单位选在这天举办邮展开幕活动,着实令参与的邮迷们兴奋雀跃。 青浦县在上海市邮协成立的第二年就成立了集邮协会,在上海的县级邮协中也可算是老大哥了,18年来平均每两年举办一次邮展,这回是第九届。展品共33部60框,许多是“一框邮集”,也有2框、3框的,《拱桥》(徐全鸣)等专题集邮展品的组编相当规范,但终因框数较少而在评审中难占鳌头。一等奖归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上海集邮节集邮展览于3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集邮大楼5楼举行。本次邮展为非竞赛性集邮展览,展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上海参加“2001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的8部获奖邮集的汇报展,一是60周岁以上的上海老年集邮30部邮集的选拔展,另有1部是90高龄的市委老领导、市邮协名誉会长陈沂的一框特邀展品《题词》。全部展品分为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集邮、航天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印花(税票)等8个类别,共39部184框。  相似文献   

13.
2009年《集邮博览》开展了向读者征集邮集,此举是平面媒体办邮展的尝试。它改变了以往邮刊只刊登获奖邮集的惯例,继网上邮展之后,又开辟了邮展的新平台。从已经发表的9部一框邮集来看,类别广泛,涵盖了除邮政用品和印花税票以外的各个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恢复集邮以后,我主集纪特邮票、JT票,通过邮协举办的邮展、交流会,我补齐了全部JT票,实现了儿时的梦并开始了自己的冶金专题集邮,组编了第一部邮集《中国冶金》,在全省第一次职工邮展上获得一等奖。由此我开始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收集邮品与相关资料,在参加了省市邮协主办的多次集邮讲座和培训班以后,邮识逐步得到提高,邮文写作逐渐上路。宣传集邮的文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是我的邮文的重要特色。《武汉集邮》(《武汉邮苑》)和《湖北集邮报》  相似文献   

15.
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于2005年11月6日至8日在湖南省澧县举行。按照邮展组委会的意见,划归邮政历史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13部,划归一框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3部。一、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占有一定比例参展总计150部邮集中反映邮政附加费内容的邮集共16部,占16.6%;总计556框展品中邮政附加费邮集有68个展框,占12.2%。其中在邮政历史类别共展出25部邮集,而第一次获准参展的邮政附加  相似文献   

16.
老干部邮协等举办集邮展览 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邮协、卢湾职工邮协和卢工邮市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集邮展览于11月7日在上海卢工出市二楼展厅举行。 这次邮展以上海老干部邮集为主,并邀请各兄弟邮协参加,共40部邮集,计72框,1152个贴片。展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1,(10):24-24
2001年8月18日至20日.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在上环娱中心展览厅举办第六届集邮展览.其特色为将每框的展片(贴页)改为16片,以适合国际邮展规范。香港邮人17位会员(包括一名顾问)展出18部邮集,尚有广州市职工集邮协会4位邮友以及获邮展金奖邮集参展,邮学会并展出《香港之声》(3)献,共81框,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2004西班牙世界邮展5月22日到30日《西班牙2004》世界邮展将在重要港口城市巴伦西亚举行。巴伦西亚邮展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参展邮集的征集工作已经结束,742部邮集和224种集邮文献获准展出,共4000框。其中,传统类邮集140部,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8月10日,市邮协邮展工作委员会与上海华夏专题邮会在市邮协三楼会议室举行"邮集制作培训班",来自各基层邮协的会员约80人参加。培训班期间,气温高达40℃,与会者冒暑弃休,精神可嘉;上海华夏专题邮会会长王如群为筹备本次培训班,辛勤奔波于各相关人员之间联系磋商,效果显著。本次培训,由王晓舟、陶彦、蒋湘元、施邑屏分别以获奖邮集为例,以《制作邮集;题目和纲要》、  相似文献   

20.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11,(11):29-31
自2001年9月首次面世。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邮展,至今年8月在日本横滨参加世界邮展,专题邮集《图书》已走过十个年头。从全国金奖到世界金奖2001年9月,《图书》邮集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获得了专题类的金奖。虽然《图书》在选题、处理、知识和素材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就获得金奖,还是让作者和许多人稍感意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图书》邮集又多次参加全国邮展(包括选拔展和邀请展),均获金奖;不过其参加国际邮展的成绩却“波澜不惊”。2002年《图书》参加在汉城举办的韩国世界邮展,获镀金奖;2003年,参加在绵阳举办的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仍获镀金奖。之后的五年时间,《图书》除2005年代表我国邮集参加马来西亚国家邮展做示范性展出外,再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竞赛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