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这是一件1910年由湖南长沙兵备处寄北京陆军部挂号回执大型官封(如图),贴蟠龙邮票4分及1角各1枚,合计14分,符合两个单位重量挂号回执信函的邮资要求。蟠龙票上销"R"字挂号戳,另盖长沙南门分局中文挂号戳,信封背面销"北京庚戌七月初三"干支戳。信封上没有寄出日戳,可从背面寄信人手书"宣统二年六月二十六日"推测,邮程约7天。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整理邮品时,看到前几年购入的一件上海本埠挂号信封,从寿宁路元声里寄往永兴路昌仁里(图1),背面贴纪107《第一国际成立一百周年》邮票横双连(面值1角6分符合本埠挂号信资费),并盖1965年1月6日上海34支局的收寄戳(图2)。不过信封上没有投递戳,也没见到挂号签条。这是怎么回事呢?经仔细观察,信封背面有手写"内有币票不能寄挂号信"的字样,旁边盖两枚红色"孙馥珍"、"沈瑞□"(第三字不清晰)的人名章,还有  相似文献   

3.
《集邮博览》第5期刊登了吴贵祥先生的文章《义务兵专用信封》,文章披露了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国防教育办公室印制发行“义务兵专用信封”的信息,笔者也收藏了2004年8月1日首日从内蒙古边防寄往满洲里的全套12枚实寄封,现做介绍。这12枚义务兵专用信封是由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寄出的,寄达地是满洲里市边防检查站和满洲里市产权经营办公室。寄发地销新巴尔虎左旗2004年8月1日双文字封发戳(图1),落地戳盖2004年8月4日双文字投递戳(图13)。从信封上所盖邮戳看,未加盖“义务兵免费信件”三角戳,而加盖普通邮政日戳,说明这种封具有免资功能,属于义务兵免资专用信封。  相似文献   

4.
前几日整理《中国集邮报》,在其2010年4月25日第4版上,看到一篇《一枚罕见的"文革"时期国际航空挂号快递实寄封》,介绍的这枚实寄封为国际航空挂号快递(超重)封,正面贴多枚邮票,面值合计283分,销广州1972年4月21日收寄戳,背面盖西德杜塞尔多夫当月24日到达戳。文章作者依据"当时国际信函快信邮资为每件人民币22分"计算,认为该封邮资应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笔者收集邮政编码戳,向吉林省镇赉县邮政局寄去了两枚贴好邮资的信封,求盖该局的邮政日戳。不久,就先后收到该局寄回的实寄封:其中一枚(图1)销"吉林镇赉/1995.11.25/137300"戳,为长162mm、宽108mm的完整2号封;另一枚(图2、3)是同样寄自吉  相似文献   

6.
曹东辉 《集邮博览》2012,(12):14-14
近日购得一件平原省实寄封(题图)。此为中式红框封,由平原省新乡市东关四十五号朱皋玲寄江苏省嘉定县(今属上海)东门外嘉定中学朱希仁先生收。信封背面贴普4之800元邮票一枚,销"平原新乡城内一九五一·十一月一日"三格式点线戳,文字为从左到右,信封正面左上角也盖了一个同样的  相似文献   

7.
徐州邮政局代办所使用的邮戳种类可谓丰富,就笔者所见,为江苏各市之冠。民国时期,徐州邮政代办所使用的戳式有如下几种:一、实线手填日期邮戳。如图1所示,上格为"江苏"二字,中格为"年月日"字样,下格为"徐州代十六"字样。使用该邮戳时,另用条形日期戳盖于该代办所邮戳旁边。如图2所示的中式封上,贴国币4枚共12000元的邮资,"徐州代十六",经台北37.5.29寄台南37.5.30到,封上有"卅七年五月廿七日发"条戳。也有见漏盖条形日期戳的信封存世。  相似文献   

8.
宋鸿军 《集邮博览》2012,(11):52-53
今年暑假在四川成都市宽窄巷子游玩时,发现巷子里有一家名为"旅人邮亭"的店铺(图1),但不是中国邮政那让人熟悉的绿色牌匾。门前小圆桌旁围满了游客,凑近一看,发现是游人在书写信封、明信片的邮件地址,填好之后加盖"旅人邮亭"的一枚纪念戳后,  相似文献   

9.
“改退批条”上的邮戳通常是普通邮政日戳,如图1为四川白沙的腰框戳。图2为上海嘉定的编码戳,多为投递员或“封发分拣”部门所盖。有的邮局,刻有一些表明邮政业务类别的邮戳,所以在改退批条上亦有加盖“投递”戳(图3,吉林延吉),或“封发”戳(图4,浙江绍兴),还有的加盖相应的天干或地支代号戳。如广西南宁戳的下月牙刻有“丙1”(图5),“丙”为函件分拣代号。  相似文献   

10.
在我收藏的邮品中,有两件与新中国同龄的军邮实寄封。一件盖有山东邮政军邮免资戳,另一件盖有圆形军邮免资戳,都是中式信封。 关于这两件军邮实寄封的来胧去脉,还得从我参军说起。1949年5月14日,故乡青浦朱家角解放不久,我瞒着母亲随部队东进上海虹桥地区。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将我安排到三野九兵团教导团卫生队一班当见  相似文献   

11.
田巍 《集邮博览》2013,(5):17-21
一件快递邮件凭单不久前,一位藏家展示的一件民国年间的邮品,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这是一枚中华邮政发行的第一版快信邮件收据,寄件人收存以备查验邮件。民国成立之后,按照清代邮政的旧制,继续办理快信邮件的收递业务。先是加盖  相似文献   

12.
王辉 《集邮博览》2014,(7):70-71
正邮政日戳的使用在邮政作业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邮戳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对于没有盖销邮票功能的邮戳只能加盖在邮政业务单式或信封上,如电信日戳、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等,是不能用于信函业务盖销邮票的,邮资已付戳、投递日戳用于信函业务但只能加盖在信封空白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世纪80年代,由于函购业务的增加,一些邮局曾使用过一些"挂号""快件"邮政副戳,这类邮政副戳只需要盖在信封上即可,比起纸质粘贴的挂号签条要简便很多。在这类戳记中,尤数甘肃敦煌启用的副戳最具特色。1987年5月20日至1996年8月15日,我国发行了《敦煌》邮票第一组到第六组,共24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每  相似文献   

14.
交寄特快专递邮件,一般都需使用专用信封,今年4月我却收到使用平常公函封从贵州安顺寄来的这类邮件,只是在信封右上角盖有一个“国内特快专递”标志戳。53×25mm,有地名,供手填编号(见图)。  相似文献   

15.
笔藏有一件1935年七八月间寄递的实寄公函封,经考证,此件的寄发因板栗园战斗而受阻。信封为“湖北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公函封,收件人为“来凤县政府”,正面盖有黑色“湖北恩施挂号函件”手填号码戳、蓝色“印刷”标志戳、红色“挂号”标志戳。背面贴有北京新版帆船7分票1枚、帆船2分加盖暂作1分2枚,盖销全点线三格式“湖北恩施/廿四年七月三十”日戳(图1),所贴邮资合计9分,符合当时外埠印刷品100克以内1分及挂号8分的资费标准。  相似文献   

16.
副戳存疑     
本刊051239介绍一个江苏邳州的“信封如有破损请拒收”副戳。笔觉得这个戳可能不是邮政副戳,而是邮寄出售品,为防止中途被人私拆信封,由寄件人自行盖用,以提醒收件人注意的图章。因为目前在邮寄过程中邮件破损相当普遍,而集邮或邮购服务单位往往在信封内夹寄售品最怕破损,故加盖此章以提醒收件人及邮递员。同时让收件人明确责任,防止日后因收件与寄件内容不符引起纠纷。邮政部门一般对于收到后有破损的信件,  相似文献   

17.
一件蟠龙平信封,三个山东日月戳,是老集邮家严平西先生的珍藏品(见图)。此封正反两面,计有四圆、三方、一椭圆邮政戳记,外加两款护封方印和三颗个人私章,13个戳章集中盖在一个美术封上,文字又写得工整、道劲、漂亮,使得这件古封光彩夺  相似文献   

18.
去年底收到武汉邮友寄来的印刷品信件,以往信封上加盖有“印刷品”副戳,而该封则加盖“扁平状”副戳,这是“印刷品”的另一种称谓。“印刷品”的另一种称谓@郑利松!浙江常山  相似文献   

19.
张立 《集邮博览》2012,(6):53-53
1982年8月,父亲作为"十二大"代表,前往北京,9月中旬回到家中,递给我一叠信封:给你的。 我迫不及待地一一过目,一枚北京邮票公司发行的首日封,封贴9月1日发行的J.86《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邮票,加盖卢天骄设计的纪念戳,10枚由北京邮票厂印制的81-2型普通信封,且在右下角加盖了同样的纪念戳。  相似文献   

20.
本期封面是绥蒙区加盖5元票(《区目》1988版HB306、1993版HB324)的实寄封,销票发信戳为1949年3月25日“绥远/集宁(代二)”,落地戳为4月2日天津中英文滚筒戳。信封背面无任何文字戳记。 绥蒙区曾称绥(远)察(哈尔)区,为晋绥边区的一部分,晋绥边区使用以西北农民银行货币为面值的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