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通过《范进中举》的阅读,不难看出,吴敬梓巧妙地运用独具匠心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其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挞,将其种种丑态暴露无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强烈批判。首先,作者运用漫画式的夸张进行讽刺。作者写人叙事,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撷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把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描绘得活灵活现。比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就是一例,作者写到:“(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  相似文献   

2.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全文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采用对比手法写了各类人物的表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事态炎凉和人心冷漠,真实生动地显现其真伪、善恶和美丑的本来面目.而且发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范进在这中环境下将自己的大半生浪费在科举考试上,虽然在垂老之年得到了功名,但却在狂喜之下疯了.疯的丑陋.疯的可怜。范进的悲剧是一种讽刺,它不但讽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为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范进中举》一文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通过刻画范进这个艺术典型和他周围各色人物趋炎附势的嘴脸,不仅尖锐讽刺了用功名利禄扭曲读书人心灵的科举制度,而且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是一位在写作中时刻带有讽刺艺术性的批判性作家,他所著的作品大都用来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并用带有强烈批判性的语言文字来讽刺人物以及人性的恶劣作为。而《围城》是他所著作品中最具有深远意义及影响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钱钟书运用独具幽默性质的文字语言以及批判性的讽刺艺术对旧社会的各种弊端,即社会规范和制度、社会伦理及道德、文化发展及传承、人物特性及缺点进行了揭露与批判。另外在这部作品中,钱钟在运用幽默和风趣的言语进行批判讽刺时,也将讽刺艺术的写作手法与应用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的创作独具特色,他在小说创作中,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为数众多、绚丽多姿的人物形象,不仅使他蜚声英国文坛,也使他成为“当代欧洲作家里的第一流的大天才。”可以说,人物讽刺描写,是萨克雷塑造人物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他笔下诸多形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他对人物塑造艺术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有的评论家把萨克雷誉为十九世纪的  相似文献   

6.
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通过范进中举的前前后后,各类人物陆续登台表演,真实生动地显现其真伪、善恶和美丑的本来面目,而且发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  相似文献   

7.
李世宗 《教育革新》2010,(10):49-49
《范进中举》是一篇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礼教对读书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通过高超的讽刺艺术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范进、胡屠户、张乡绅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儒生们的丑态。讽刺可通过对比、夸张、白描、反语等手法来表现,达到令人反思的效果。现就《范进中举》中的讽刺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进行探究。理解讽刺在刻画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8.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通过范进中举的前前后后,描写了各类人物的表演,真实生动地显现了各种真伪、善恶和美丑的本来面目,进而挖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它不但讽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还将锐利的笔端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所折磨、毒害的人物的灵魂深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9.
可恨的范进     
《范进中举》中范进历经34年的科举考试,终于在54岁考取功名,演绎了一出热闹的悲喜剧。撇开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撇开作者刻意的讽刺夸张,我们试着还原其艺术真实,重点分析范进其人。小说对范进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并没花太多笔力,因此人物形象也不是十分丰满,但从那字里行问我们仍然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有着鲜明特点——执着专注于考取功名的范进。  相似文献   

10.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一处,小说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前后后各类人物表演的叙写,挖掘到了人物的灵魂深处。它不但讽刺了科举制外在的种种弊端,而且还将锐利的笔端深入到被科举制度所折磨和毒害的人物的灵魂深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范进中举》是一篇十分精彩的讽刺文章。作者运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把嬉笑怒骂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塑造出乐极生悲的举子范进、自私势利的市侩胡屠户和阿谀谄媚的老滑头张乡绅等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里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描写,略谈一点感受。  从范进狂喜的语言看其悲剧色彩。范进的语言是“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这是一句极其简练又极其精彩的语言,可先让学生揣摩它的精彩之处。学生一般都能说三个短句都是感叹句,说明范进欢喜的感情是多么强烈。…  相似文献   

12.
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以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没落为中心,着力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读者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尽人间万相.其中最出彩的当数<范进中举>中范进这个人物.他在中举前后迥然不同的形象变化,正恰如其分地阐释了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朝得志的癫狂丑态,不由得使人掩卷唏嘘.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师在解读《范进中举》时,侧重于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同时将人物形象作为单独的个体来分析,而忽略了他们作为一类人的存在,所以也就影响了对文本主题的解读.文章侧重于将《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从身份地位角度以及与范进亲疏远近关系的角度进行分类辨析,从而对文本主题进行更趋向于合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Brown& Levinson提出的"面子"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中,人们都会采用各种策略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面子.面子包括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是每个人意为自己争取的公共自我形象,其意义具有普遍性.<阿Q正传>中讽刺的巧妙运用和面子机制的运行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文中讽刺案例的分析,着重探讨鲁迅先生如何运用面子来成功实施剧中情景的讽刺效果.此外,面子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对人物情节的刻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文章主题的揭示更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著名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同时也是现代文学中重要的儿童文学家,他所构织的"灰色人物"画廊留给读者丰富而又深刻的社会文化想象空间。最能代表作家的是30年代的讽刺小说,其文本呈现的"反英雄"、"反摩登"化的叙述倾向,在深层次上体现为一种童言无忌;漫画众生的深度叙述方式,在意义上形成了虚与实、真与假的自我解构特点。张天翼以颇具童话色彩的笔触与富有喜剧意味的讽刺风格,使其讽刺小说在风貌格调上呈现出独特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6.
试论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出讽刺小说作家张天翼继承和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传统,把现代讽刺文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笑的锋芒对准着三十年代中国黑暗社会的种种弊端,真诚而深入地喷射着灿烂的讽刺火焰。他的讽刺对象主要是两大类人:一是“中流社会”的灰色人物,诸如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在恋爱情场中表现为虚伪以笑的“俊男倩女”、拼命“往上爬”的人物;二是官僚地主及其流氓恶棍。作家擅长描绘生活的横断面,抓住一点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与他速写才华相一致的则是他语言运  相似文献   

17.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是一篇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针砭文章。这篇文章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进行了对比描写,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  相似文献   

18.
<范进中举>的思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讽刺艺术的运用上,其讽刺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极具真实性.真实性和典型性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胡屠户作为一个奚落训斥的近亲,他不帮助范进,他也不会选择离开。就像范进的影子,随时都会在其左右。范进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范进进了学。他即时来贺。就连范进是如何进的学,他都一清二楚.说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到范进真中了举,还必须要他的一巴掌,耳光响亮,范进才如梦初醒.神智回复。这是多么大的讽刺!范进做了“老爷”,胡屠户摇身一变。由奚落训斥者转变为吹捧献媚者、  相似文献   

20.
《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为我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教版第五册((范进中举》节选了其中一个精彩章节中的一部分。对于“士林”中的代表人物范进,各类辅导资料给他贴上“伪”“丑”的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