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西班牙的科学家研制出一款神奇的衬衫,它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驱散和消灭蚊子、螨虫等昆虫。事实上,这款衬衫的出现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科学家的实验初衷是减少蚊子种群数量。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一种酶不仅能够驱散蚊子等昆虫,还能降低这些昆虫的繁殖速度。而这种酶的原料刚好可以制作衬衫,且这种衬衫对人体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9,(3):43-43
研究人员已经将沙漠蝗虫的彻底转变(即从无害,独处的昆虫转变为群居型、集结成群的昆虫)与脑中的常见化学物质5-羟色胺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发现阐明了这些沙漠蝗虫体内的从互相嫌避到彼此吸引的一种机制.而且可能会开启控制这种对经济具有毁灭性打击的害虫的新方法之门。Michael Anstey及其同事对沙漠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了检测.与此同时.他们对处于独处状态和群居状态的蝗虫进行了相关的刺激。  相似文献   

3.
米勒啤酒东山再起一兵米勒啤酒有着曲折而悠久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风味的黑啤酒在美国啤酒市场上占统治地位。米勒公司开发生产出一种颜色较淡、重量较轻、价格较高的“仿香摈啤酒”。投放市场后,米勒啤酒引起了上层社会好酒者的兴趣,并使这种“等级啤酒”...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合成了一种能对女性具有强大性诱惑力的化合物"人体外激素".据悉.这种从男性汗液中提取的神奇物质,就像雄性昆虫释放的信息素对雌性同类昆虫那样,对女性具有几乎难以抗拒的性吸引力.实验证实,男性在剃须时如抹上少许人体外激素,往往会更易讨得女性欢心,由此与女性约会、亲吻乃至发生性关系的机会也可能随之大增.  相似文献   

5.
魔幻电影《魔戒》中,大魔法师甘道夫用一只飞蛾召唤来空中支援。如今,这一科幻场景正在变成现实。下次如果一只飞蛾停在你家窗台上,那你说话可要小心了。它看起来像是无害的访客,无法抗拒你房内的光线诱惑,但它实际上可能是间谍——一种新一代的生化昆虫。它们的大脑中被植入了电极,它们的行动可以受到训练者遥控。  相似文献   

6.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二萜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植物、昆虫、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体内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一直以其结构多种多样而受到重视。在天然抗肿瘤活性的萜类化合物中,人们也发现了大量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该文综述了这一领域中近10年来所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二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1948年,瑞士科学家米勒发明了DDT,即人工合成的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它易于获得,性质稳定,能有效地杀灭昆虫。二战期间,斑疹伤寒在意大利广泛流行,当时用DDT溶液喷洒士兵衣服,可及时把传染疾病的虱子杀死,很快使斑疹伤寒在意那不勒斯港口灭迹,从此威名远扬。以后DDT又广泛用于杀灭毁坏庄稼和树木的害虫,保护了森林果园,促进了全球农业稳产丰收,DDT获得了发明专利,米勒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到了50年代末,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女士用了4年时间,通过大量的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相似文献   

8.
几十年来,杀虫药剂主要是用来防治农业和卫生害虫,长期大量的使用使昆虫对这些杀虫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也即是在杀虫药剂的汰选之下昆虫体内已经产生了能够降解除杀虫药剂以外的多种化合物的解毒酶,克隆和应用这些降解酶用于清除环境中因防治害虫而残留的农药。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可使现有燃油汽车完全消除尾气中排放的一氧化碳,并可将排放的大部分氧化氮变成无害化合物。值得称道的是,这种新型尾气净化催化剂一改过去用贵重金属白金和钯制作车用催化剂的传统技术概念,改用普通金属,其中主要有钴、铜、锰、镁和铝等。这节省了大量贵重金属的使用,并降低了造价。科学家首先让金属钴与铜、锰、镁(或锌)一起等形成复杂的硝酸盐化合物,然后用该化合物“浸染”氧化铝,“浸染”后按专门方法对其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具有所需结构的、具有良好催化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9-19
据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披露,该研究所从2万多个遗传基因中解析了近80%的蚕基因图谱,此举将有助于蛾和蝴蝶等鳞翅目昆虫的基因解析,从而开发出针对此类害虫的无害农药。  相似文献   

11.
敌百虫与敌敌畏是近年来获得很大发展的两种杀虫药剂。它們都是有机磷化合物,同时两者之間又有很密切的“关系”——把敌百虫用碱处理,在敌百虫分子中除去了一个氯化氫分子,再加上分子結构的重新排列,就成为了敌敌畏。因此,一般就以敌百虫为原料来制造敌敌畏。但是,这两种药剂在杀虫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质上却很不相同。敌百虫是有机磷杀虫药剂中的所謂高效低毒型的杀虫剂,高效是指对昆虫而言,低毒是指对人畜而言。許多有效的有机磷杀虫药剂,如1605、1059等对人畜有剧毒,因此,多年来人們就想找寻对人畜低毒而对昆虫有高效的杀虫药剂,敌百虫就是其中較为成功的一种。敌百虫对人畜的口服及接触毒  相似文献   

12.
申屠云峰 《科教文汇》2009,(30):254-255
本文首先分析了米勒《小说与重复》的解构主义重复观。然后从米勒对语言符号的性质、意义本源、意义产生的模式等三个方面的解构主义式的理解来初步探讨米勒作为“重复”的阅读理论观。  相似文献   

13.
滞育是昆虫为度过不良环境条件而形成的生理和行为机制,是一种季节适应能力。昆虫的滞育主要受温度和光周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文章对昆虫的滞育类型、虫态以及温度和光周期等环境因素对昆虫滞育诱导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昆虫季节适应的研究以及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向昆虫拜师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两对翅,头上生着一对触角,长着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个口器,这就是昆虫。全世界已知动物超过150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从赤道到两极,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虫的存在。科学家在研究昆虫的过程中,努力向昆虫学习,发明多多。  相似文献   

15.
<正>从古自今,人类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生命起源的脚步。可惜,我们对于生命的发生史只能猜想,却不能实证。或许,科学家最热衷的就是在实验室创造原始生命的各种"零件"了。而这其中最著名的要属1953年的"米勒实验",一种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的实验。在实验中,米勒得到了多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这个实验向我们表明,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是可能的,氨基酸便是电闪雷鸣  相似文献   

16.
昆虫信息素(Insect Semiochemicals)是昆虫与昆虫或昆虫与其他生物个体间进行化学通讯联系的媒介物,对昆虫的栖息、集合、觅食、寻偶、产卵、追迹、报警、自卫等行为起调节控制作用。它可分为种内信息素和种间信息素,前者为同种个体间。后者为异种个体间的联系媒介物。昆虫信息素研究是化学生态学的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国外已鉴定化学结构的昆虫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唐纳德·米勒开始在自己的机加车间(其实就是家里的车库)里制造被称为“不安全而且不切实际”的低矮、椭圆形车架的自行车。“我只是想制造一种效率更高的自行车。”这名圣迭哥的自行车爱好者、前房地产商说。最终。米勒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自行车的链传动系统上,他确信传统的链条一齿轮传动系统是影响自行车效率的主要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郑哲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专家。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无脊椎动物学,昆虫分类学及蝗虫分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分类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几十年来,郑哲民教授为采集蝗虫标本踏遍了除台湾、西藏外的30个省区,共采集和收集标本8万多号,蝗总科昆虫近500种,为建立蝗虫研究室打下了雄厚的基础。60年代,他利用5年的寒暑假,到上海图书馆、上海昆虫所、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单位手抄回5000多页蝗虫分类最基本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易水寒 《知识窗》2010,(11):37-37
世间万物皆有天敌。书籍的天敌除了秦始皇等不喜欢书的人以外,还有一种动物,叫做衣鱼。百度百科上讲:“衣鱼,是衣鱼科昆虫的通称,一类较原始的无翅小型昆虫,全世界约有100多种。衣鱼的个体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属于表变态(昆虫不完全变态的一个类型)。俗称蠹(du)、蠹鱼、白鱼、壁鱼、书虫。”有人被骂作书虫,就是被指认为这样一种昆虫。  相似文献   

20.
蜜蜂是一种可爱而勤劳的昆虫。它能够为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传宗接代,还能为我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蜂蜜。此外,蜜蜂还是一种社会性昆虫,是研究社会行为的一个模式。但是人们对蜜蜂的了解却十分有限,最近,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共150位科学家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破译了蜜蜂的全部基因组,为我们揭开了蜜蜂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