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教师把学生推到校长面前的时候,就一定是个难教育、有“分量”的人物了。面对这样“小霸王”式的学生,校长该如何面对呢?“四了解”是基础“四了解”是指了解家庭背景,了解成长经历,了解个性特长,了解个人需求。一个孩子成为让家长和学校都头疼的问题,是和以上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从家庭上来说,有离异家庭,单亲教育缺乏平衡;有多子家庭,放任自流,疏于管教;有贫困家庭,满足不了孩子的需求,走向两极;有留守家庭,缺乏父母亲情,存在代沟。不同的家庭,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对家庭…  相似文献   

2.
家校联系中的家庭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特有的社会组织,是深刻影响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场所.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了解学生的家庭,关注家庭的多样性,分析不同结构家庭的特征,是学校能否和家庭建立建设性关系的关键,这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36):24
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2012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发言认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个性和诉求,学校必须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不是摆设,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需走一条"自教、家教、校教、师教""四教合一"的育人道路.以往提出的家庭、社会、学校的全方位育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虽也有不少研究,但是对如何与"三教"结合起来形成"四教合一"研究得较少.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应用恰恰开辟了一条"四教合一"的育人道路.用好心理档案,我们提出要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四种作用,即学生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挖掘自我潜能的辅助工具作用;教师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科学育人的助手作用;家长了解孩子、帮助成材、教会做人的参谋作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依据作用,以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的四种功能:基础功能、预防功能、补救功能、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和老师讲,现在职业学校招的学生大多是"差生".记得有一次参观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大谈面对"一群不懂事的孩子"的教育经验.似乎只有用改造这些"差生"的说法,才能说明学校的功绩.所谓"差生",习惯上是指那些文化考试分数不高的学生,有时也指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说实话,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6.
张新 《现代教学》2012,(Z2):103
在对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进行多视角立体化的"绿色评价"时,学生成长的社会经济背景这一指标不可或缺。特别是社区、家庭的微观环境,它是学生学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必须研究和干预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孩子能够在一个"学习型家庭"中积极生活和快乐成长,那么,这一家庭教育便能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持和补充。为此,本文简要解析了某所学校所开设的"学习型家庭"的行动研究,并与读者分享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家庭文化作为对师生关系影响不明显的"远位变量"常被忽视.学生家庭文化的影响具有率先性和持久性,主要通过学生家庭的教育文化和关系文化两个方面对师生关系发挥潜在的作用.针对学生家庭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文化,真正平等地对待来自不同家庭文化的学生,加强学校教育功能,调节学生家庭文化在师生关系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潘泽群 《教师》2013,(25):40-41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社会机构.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二者只有互通信息、统一步伐,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发展."告家长书"作为家校联系的文本表现,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陈希 《辅导员》2012,(12):78
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学习的家长们往往有这样的思想观念:学校是专业的教育场所,学校里面的老师一个个都是教育专家。在家里教不好的孩子,只有送到学校里面去让老师来教育才行。这样的思想常常会成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绊脚石。在缺乏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下列问题: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他人意识"。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绝大部分的家庭由于孩子的父母正处于人生的事业奋斗  相似文献   

11.
对"13岁女孩将伙伴投入井中"事件的反思有四:一家庭教育的错位;二学校教育的无奈;三应该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品质;四学生(孩子)犯错误的心理基础矫正.  相似文献   

12.
在参加第四期全国优秀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时,马新功校长于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走进马新功校长北师大校长培训楼的宿舍,我们就在案头发现了《必须保卫童年》、《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哲学》、《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等书籍.正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才使得马新功从一名杰出的教师成长为一名人人称赞的校长,再到现在集教育之大成的教育家.他说:"我有三个梦,一个是要办一所像帕夫雷什中学这样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么一所学校、名校;第二,要当一个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受人尊敬、又能够体验到职业幸福的教师或者校长;第三,就是要培养一批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家庭。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家庭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从“一张白纸”到“丰富多彩的画面”的形成,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孩子品格、个性、心理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意义深远。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庭、学校,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为此,近几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努力构建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协作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管理和教育学生.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家校之间的合作进展地并不顺利,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部分家长碍于面子,虽然有很多想法,但不好意思和学校沟通,不敢向学校提意见;二是家长自身的素质的限制,他们仅仅把教育看作是学校的事,无意识也无能力去和学校沟通与合作;三是大部分家长的工作也十分繁忙,无暇顾及与学校沟通关于自己孩子教育的问题;四是众多家长的意见难于统一,在沟通过程中,学校无法判断家长们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难于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都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视对所谓的"差等生"的教育,更不应该过早地给学生贴上不恰当的标签.通过对一个早期在学绩和行为方面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教师的不同教育方式,对其学习成绩和行为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家庭的优越条件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消极因素;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发展,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46):9-10
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坚持儿童立场,就是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规律,更加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要加强设施建设与使用,让校园成为学生留恋的地方;二是要注重培育"好老师",营造师生心心相印、彼此牵挂的感觉;三是要持续推进校本教研,用集体的智慧创造"精彩的课";四是要努力丰富校园课程文化,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像孩子那样快乐,让学校成为汇聚快乐的文化场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民越来越多地外出发展,"留守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对"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三位一体"的教育拳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柴先亮 《农村教育》2006,(11):42-43
胡锦涛主席指出:“让每一个孩子都在祖国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孩子的健康幸福地成长,已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培养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呢?笔者体会:一是教育的观念要转变;二是面对现实应看到局限教育的弊端;三是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真正实现家庭素质教育;四是努力培养素质较高的复合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社会、家庭、学校应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健康个性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偏颇比比皆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名次、阻止孩子玩耍、指责孩子的失败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思想健康.因此,疏导交流通道,搭建沟通平台,保障家庭、学校的信息沟通和行为互助,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学校联动互助,能够营造出更为健康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 为了畅通家校沟通互助渠道,我校建立了"家校恳谈会"制度,"家校恳谈会"不同于家长会,其核心是沟通,最终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与家长们协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教育."家校恳谈会"一般来说都选择素质高的家长参加,但也有必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学历高、素质高的家长,反而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缺乏整体的关照.只要是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都可以作为代表出席恳谈会."家校恳谈会"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互助沟通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