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乌江文人文学,尤其是中上游的乌江文人文学,是伴随着乌江盐油古道的兴起而产生的,它是乌江航运兴旺与外来文化进入融合成的产物,也是灿烂的乌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将对乌江文人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百越古道”是岭南百越民族居住地区的一条古道,云集着壮、汉等20多个民族及其先民。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这片疆土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该文以百越古道交汇点横山寨为例,论述了百越古道民族关系中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在因素以及民族关系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崤函古道发源于7000年前,是连接关中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特别是对于中国历史上建都于长安的帝国而言,关系至为重要。西周据有古道平安近300年;秦据有古道自保做大,统一六国;汉唐据有古道,成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因而,对于崤函古道的研究古人已有关注,但是,真正深入研究者应该是今天的学者。其著述之丰,考察之深入,无疑登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当然,集大成者当数李久昌主编,倪玲玲、樊莉娜副主编,2009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崤函古道研究》一书。  相似文献   

4.
商於古道在中国古代作为一条沟通西北和东南的主要军事、政治、经济通道,在汉唐时期,先后由国家鸠工修治。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结合考古资料可以发现,秦汉时期为便于行军,国家在秦岭山区修建了栈道。唐朝为转运江淮物资,两次改道,并在古道沿线设置驿站,使商於古道的通行条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文学交游是文人之间以创作为目的的文学活动。汉末建安年间,曹氏父子皆雅好文学,那些因战乱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先后聚集到邺城,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邺下文人集团.邺前文人集团和前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曹操为领导核心,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呈现出功利性向非功利性、主情过渡的特征;后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丕、植兄弟为文人集团更直接的领导,曹氏兄弟与邺下文人举行过重大的文学活动如南皮之游、西园盛会等,在这些文学交游活动中,他们借物咏叹、即兴赋诗、抒发情怀、互相切磋技艺,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也以主情、非功利性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的一段,该道西起陕西潼关,东至河南新安与宜阳,向被称为"两京锁钥".因其沿线主要穿行于崤山之中,所经之途,山势高峻,谷深委曲,又有号称天险的函谷关,故而被称为"崤函古道".……  相似文献   

7.
徽杭古道是古代联系徽州与浙江的重要商路。在其长期的维护过程中产生了群众性自发护路组织——路会。各村路会变迁过程主要受对古道的依赖程度、路会组织形式、传统信仰的淡化程度以及古道整体文化空间四种因素影响。为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城镇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的是城镇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崤函古道位于黄河三门峡河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枢纽路段,是东西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持续不断东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直接促进沿线一批城镇的兴起与发展。城镇保障了东西大道的畅通,东西大道又带来了城镇的繁荣。随着古代政治格局的转变和近代新型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崤函古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对沿线城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深入研究这一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历程,有助于为当今城镇进一步发辰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位于中原地区黄河三门峡河段南岸崤山之中,且是沟通两大著名古都--长安与洛阳之交通要道(曾被称作"两京古道"或"两京驿路")上之枢纽路段.过去曾被一些学者、文人称为"崤山古道"、"石壕古道"(因道经唐代诗圣杜甫写成名篇<石壕吏>之石壕村西侧山梁上).……  相似文献   

10.
“金谷之会”曾是影响极大的盛事。但在历史尘埃中已尘封千余年之久。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个案。考察其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发现,与邺下集团的西园之会相比,金谷之会可说是我国第一次真正的文人聚会与集体创作活动。与建安年间曹氏的文学观念相较,石崇的文学思想首次体现了文人意识与纯文学创作观念的觉醒,突破了传统的三不朽藩篱。再从“二十四友”的创作实绩看,它对西晋文学的繁荣功不可设,对后代文人创作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1.
茶船古道是发端于明末清初,为输出梧州六堡茶而形成的一条独特的国际贸易大通道。这条水上运输通道以茶叶为媒介,以船为主要载体,以上万公里的航运线路为纽带,在数百年间不断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发展。这条运输线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及外、由境内向境外逐步展开的递进模式,它在发展的高峰期与东南亚地区的大开发,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华工“下南洋”的风潮相伴相生,深深影响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社会消费需求。对茶船古道进行挖掘和研究,对于多视角多层面地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往和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茶马古道     
几千年来,在中国内地与青藏高原的群山之间,只有人类和他们的马匹循着这条古道穿梭于西南部的群山峻岭之间。顺着这条行人走出来的崎岖不平的道路,一些商品像茶叶、盐和糖流入到了西藏。与此同时,马、牛、皮毛、麝香等当地产品也走向了外面的世界。这条道被称为茶马古道,绵延纵横4000多公里,主要途径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和云南省,以及  相似文献   

13.
崤函古道位于今黄河三门峡段南岸崤山之中,是沟通长安与洛阳两大古都东西干道上的枢纽路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历史价值。由李久昌教授主编的《崤函古道研究》,不仅从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估价崤函古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历史地位,而且改变以往对崤函古道研究的思维定势,将三门峡漕运研究纳入到其整体研究体系之中,拓宽了崤函古道研究的路径。该书的编定体例也体现了编者对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这两大现实课题的关怀,是认识和研究崤函古道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权威性文献。  相似文献   

14.
建安时期,诗赋等文学作品在其文人立言价值观中的地位、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凸现。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文人的文学活动。其表现为:文人创作日益生活化、普遍化,并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进行了有意的文学品评活动;文人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其通常被时人、后人以文学家的身份来对待、看待;文人的文学活动的文学性较以前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以今天普洱市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普洱茶走出普洱、走向中原、走向世界、芳香天下的主要通道。而哈尼族则全面参与开拓了这一普洱连接世界的古道。通过考察哈尼族与“茶马古道”的关系,从这一侧面为普洱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张振龙教授在2014年6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魏之际文人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批准号:14BZW043)。该课题从发生学角度,分别对汉魏之际文人交游、创作、典籍整理、品评、游艺等风习的转型及其文学影响进行微观和宏观上的层级研究。课题主要内容有:(1)文人交游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主要以时间为顺序,对汉魏之际文人交游风习进行考辨,展现其转型的过程和特征,分析其对文学的具体影响。(2)文人创作风习转型及其文学影响研究。注重从时空和创作主体等方面,归纳汉魏之际文人创作风习的新变化,通过对文本的体悟解读,探讨其对文学发展的作用。(3)文  相似文献   

17.
邺下文学集团时期,集团内部文人的宴集、游览、出征等活动极大地深化了该期文人对文学本质特征及其功用的认识与理解.其渠道就是邺下文学集团的文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活动本质特征和作用的认识、看法等活动观念,一旦受到那些活动的感发,文人创作了反映那些活动的作品时,文人的活动观念就部分地转化成了文人的文学观念.这主要表现在发展了孔子以来兴、观、群、怨的文学观念,使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崂山是青岛著名的山水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分析崂山所包含的多种文化信息,考察文人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塑造崂山景观并提升其名望。通过追溯崂山意象塑造的过程,探讨文人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景观塑造与今日崂山发展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徽州古道是古徽州商贸文化往来的历史见证,其沿线的传统村落、文化遗址、生态景观等相关文化遗产丰富。运用空间技术手段GIS和数据统计软件SPSS对徽州古道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及形态及环境背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徽州古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一府六县”,黟县文化遗产最多,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以村落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以传统技艺为主;总体空间分布类型呈集聚型,高度集中在徽州古道两侧0.5 km范围内;形成了4个高密度聚集区、5个次密度聚集区、2个次密度聚集区;81%的文化遗产点海拔都分布在400 m以下。自然地理、历史发展、人文环境等因素共同影响了徽州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东晋文学景观之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同其所施行之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晋教育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在东晋教育中,文学教育在士庶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均,士族接受了较全面的文学教育,而贫寒庶民则缺少足够的文学教育。这种士庶之间文学教育的失衡、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东晋文人群体阶级构成的士族化,并进而使底层经验、底层生活无法通过文学得到有效的传达。其次,在人格教育方面,东晋士族家教所极力塑造、培植之人格乃狭小之家族人格,以致一般士族文人普遍缺乏民间视野、民族意识与天下情怀,反映到文学上便是表现故国之思、复国之志以及丰富民间生活之类文学作品的极度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