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今天,迫切需要掌握网络舆情来了解社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从政府产生网络舆情信息需求的内在驱动,政府网络舆情信息需求的特点、结构和类型等方面对政府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探讨,并归纳出进行政府网络舆情信息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包括需求调查、需求确认、需求供给、需求跟踪和需求变更几个环节。通过上述分析,旨在为网络舆情信息服务机构的工作展开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政府决策信息的“按需供应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提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包括4种现象:单极聚化、两极裂化、多极碎化和零极淡化。研究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揭示群体极化影响因素之间的动力关系,构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动力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的结果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政府和企业监管网络舆情提供了决策思路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海量涌现,对网络舆情信息集成与分析成为及时 应对用户网络行为规律以及优化政府决策的重要手段。【方法/过程】在分析了网络舆情信息集成的发展现状、研究 意义以及主要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辨析了大数据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智慧信息服务大数据 框架下网络舆情信息为研究对象,结合日志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采用Awstats软件大数据集成技术等对智慧信息 服务大数据框架下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利用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方法,获得网络用户的行 为规律,并将其应用到优化政府决策中。【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描述性分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低于 0.05,推断性分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低于 0.1,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值皆低于 0.001, 说明可根据描述性、推断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获得有效的网络舆情集成分析结果,可将其应用到优化政府决策 中。【创新/局限】但由于条件有限,本文设计的集成方法在集成效率方面还有所不足,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提高 集成速度入手,加强舆论信息集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发挥舆情监测分析功能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显得十分重要。进入资讯时代,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显现,这种影响表现为舆情成为政府了解民意、听取民声的重要渠道,但也可能因为舆情影响而扭曲决策,或因对舆情应对失当而损害政府公信力。因此,对舆情的及时掌握、科学分析和妥善处置,考验着各级政府及其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本文着重研究图书馆在舆情监测分析中的服务现状,进一步就发挥其作用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洪华  李锦兰 《现代情报》2014,34(9):153-157
网络舆情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府决策和形象,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正确应对。“广东茂名3·30事件”就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试着就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网络舆情的概念、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经过以及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世文  杨晨雁  刘劲  邵琦 《情报杂志》2023,(11):105-112
[研究目的]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网络舆情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和社会的稳定。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对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内容及结构进行规范,为政府进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和网络舆情预警提供支持。[研究方法]通过网站浏览、案例分析、文献调研等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方法,对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各类网络舆情信息源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核心元数据元素,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研究结论]通过梳理元数据框架,根据各类网络舆情信息源的概念和特点,从舆情客体、舆情主体、舆情本体、舆情载体为核心描述角度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元数据框架,设置与重大突发事件关联的专有元素,并对元数据框架进行描述效果应用,为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的存储、利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从缩减、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方法手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概括。同时,分析了影响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有效性的情景要素,为政府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过程]在梳理国内外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相关研究成果之上,基于4R理论设计了通用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场景下的应对手段。以丽江政府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为例,探讨危机应对手段的具体情景应用。[结果/结论]4R危机管理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工具,因其在价值取向、行动目标和周期划分上与政府处置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有高度契合,因此将其应用于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具有适用性。危机的概率、种类、强度是影响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手段有效性的要素,因此危机应对手段的选用要依据具体的危机情景而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政府视域网络舆情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它包括网络舆情控制、网络舆情管理、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应对等研究视角。这一研究领域存在明显的理论偏失:对政府与网络舆情的关系认识不准确,出现研究立场偏差;集中于政府单一维度的研究,忽视网络舆情其他维度的研究;强调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忽视其积极作用的研究;重视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与技术,忽视治本之策的研究。出于对政府视域网络舆情研究的纠偏,提出网络舆情沟通这一新的研究视角,为网络舆情研究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媒体、政府等主体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方法/过程】本文 将舆情信息质量看作二阶反映式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双路径模型,利用PLS结构 方程建模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作为中枢路径的舆情信息质量及作为边缘路径的媒体干预和政府引 导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以及受众的态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并结合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影响 因素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社交网络上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干预加速网络舆情的 扩散,政府引导则能起到平息舆情或引导舆情良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利用本体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网络舆情信息源及要素等进行分析,更好地管理与组织相关数据,为设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案例数据库奠定基础,进而辅助政府进行精准决策。[方法/过程]分析并提取异源平台网络舆情数据属性与属性值,依据舆情传播过程及要素分析本体核心概念、数据属性及关系,利用UML完成本体数据模型的构建。[结果/结论]为各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异构信息源统一描述、组织、存储与管理建立了数据模型,为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应急决策与防范提供了有力支持。[局限]文章对数据模型的研究未进一步细化和解释相关概念、关系和数据属性,也未完成数据库存储平台的实际搭建并对数据的属性、属性值及数据类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吉祥 《现代情报》2010,30(11):46-49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主阵地,随着大量信息的涌现,如何从中发掘有用的舆情信息为我们的决策、管理服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观点挖掘技术之后,提出了基于观点挖掘的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In the period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millions of people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of COVID-19 on the Internet, which can easily trigger public opinion and threaten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creatively proposes a multi-stage risk grading model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public opinion risk grading analysis, the model continuous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risk level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e time scale of regular or major information updates. This model combin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ort II (AHPSort II) and Swing Weighting (SW) methods and proposes a new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method – AHPSort II-SW.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 and linguistic fuzzy number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to evaluate the criteria that cannot be quantified. The multi-stage model is tested using more than 2,000 textual data about COVID-19 collected from Microblog, a lead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 in China. Seven public opinion risk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3 to April 8, 2020.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early COVID-19 outbreak, the risk of public opinion is more serious on macroscopic view. In details, the risk of public opinion decreases slowly with time, but the emergence of important events may st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public opinion.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e improved method is proved to be superior and effective, sensitivity analysis confirms its stability. Finally, management suggestions was provided,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public opinion risk assessment and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马颖  丁周敏  张园园 《科研管理》2015,36(6):168-176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靠网络获取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因此,网络舆情在推动突发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传染病模型理论,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演变中的模仿传染模型,研究网民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模仿传染机理和行为,并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期为食品安全事件利益相关者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网民的传染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不断出现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非常规突发事件具有罕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网络的发达更加剧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复杂性。本文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意见领袖进行分析研究,将非常规突发事件发展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包括潜伏期和突发期,后期包括持续期和消失期,分别对前后期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群体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网络舆情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
Abstract:
In the recent decade,the constantly occurring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have become a topic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people.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rity and complexity.Moreover,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xacerbates the complexity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leaders in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The article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into early phase and late phase.The early phase includes the latent period and the burst period,and the late phase includes the duration period and the disappearance period.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group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leaders in the two phases separately.Finally,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leaders.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文献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情的研究对维护当前的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正常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网络舆情研究的文献众多,理清其脉络、了解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是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础。对中国知网中核心期刊内与网络舆情相关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及聚类分析,将网络舆情的研究方向大致分类,并总结出统计规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6.
杨威  张秋波  兰月新  师喆 《现代情报》2015,35(4):145-149,158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升高,网络拓宽了传媒渠道并打破了信息中心辐射、单向流通的格局,因此,更具活力的网络舆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对网络舆情的制造与传播主体网民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分析研究网民群体的规模和属性对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产生的驱动影响,分析阐述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支撑对策,为网络监管部门决策也提供依据,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舆情传播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基于新闻报道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扩散规律,建立突发事件网络新闻舆情演进规律的Gompertz曲线模型,通过确定舆情扩散过程中的3个时间特征点和4个发展时段进行分析研究,以具体事件为例确定不同时段的应对对策,进而为相关部门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新闻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广军  宋珊 《情报杂志》2022,41(2):140-145
[研究目的]当今舆论场尤其是互联网舆论场中难以进行有效、冷静的对话和沟通,互联网媒介及群体传播是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原因。[研究方法]基于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学的基本思路,并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等舆论案例分析,研究互联网媒介特性及其传播组织形态的群体化转向,以及由此带来合法化认同向抗拒性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互联网媒介特性构建了“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的群体传播,互联网群体之间的认同是以抗拒性认同为主,而与传统群体相比互联网群体中个体情绪、意见、观点等情感化因素成为了其主要认同机制,情感认同和情绪表达成为互联网舆论场域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件作用、网民作用、媒体作用和政府作用等四方面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给出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网络舆情监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从信息提取、文本挖掘处理、舆情分类、文本表示与主题发现、舆情意见挖掘和观点分析5个方面,介绍网络舆情监测的有关技术,并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中涉及的各关键挖掘技术进行整合,讨论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在实践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