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Web 2.0环境下学术交流的社会网络分析 ——以博客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Web 2.0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网络作为研究对象,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博客交流网络为例,从学者间交流和沟通的角度寻找并勾画出学者之间交流网络的结构,同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相应的参数和指标进行中心度分析、小团体分析和小世界效应的验证,以期从完善结构的角度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皮郁郁 《科教文汇》2011,(17):28-28,45
博客是一种网络交流方式。本文对博客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它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补充、为学生提供反馈和帮助、对学生进行评价等。最后,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阐述了博客在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图书情报学博客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博客这种网络信息处理工具迅速普及的今天,图书情报学领域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本文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对图书情报博客进行量的分析,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等角度对博客阃内部交往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内博客的盈利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史玲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3):90-91,93
博客作为日前国内广为流行的网络新宠,正面临着从自由共享向商业化的转型。本文简要介绍了博客的相关概念,通过比较博客与传统网站形式的异同,分析得到博客的四大特点,通过结合对国内博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分析,得出国内博客的五大盈利点,并从经营性商业模式和战略性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盈利模式的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5.
史玲 《科学文化评论》2007,(3):90-91,93
博客作为日前国内广为流行的网络新宠,正面临着从自由共享向商业化的转型.本文简要介绍了博客的相关概念,通过比较博客与传统网站形式的异同,分析得到博客的四大特点,通过结合对国内博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的分析,得出国内博客的五大盈利点,并从经营性商业模式和战略性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盈利模式的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图书馆学和化学领域的51个网络博客中博文数量的统计分析,对洛特卡定律应用于网络博客领域进行了验证。并对验证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网络博客领域的博文与博客关系基本符合洛特卡定律,但同时,网络博客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郭锋 《现代情报》2014,34(3):25-28
文章首先分析了博客信息交流的过程和特点,然后从3个方面阐述了博客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博客在知识搜集与获取、知识组织与存储、知识利用与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强学术知识积累;博客传播和博客出版缓解了集中化大众传播引发的垄断,扩大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博客提供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知识的转移和转化,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关系维和结构维两个维度构建了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网络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在网络上实时采集的数据,对之前的分析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可以表征该学术博客知识交流网络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9.
毛秀梅  李冶 《情报科学》2019,37(8):65-67
【目的/意义】各类网络社区的应用促进了人们的网络信息交流。学术博客作为一种知识交流平台,一定程 度上丰富了学者们的学术信息交流渠道。【方法/过程】文章在分析学术博客的定义和目前国内外对学术博客研究 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模式,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发现的学术博客知识服务模型。【结 果/结论】研究构建的学术博客知识服务模式可以扩充学术博客的知识服务功能,帮助学者们更好地利用学术博 客,促进学术博客的学术交流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BLOG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烨 《情报科学》2005,23(7):1068-1071
本文从什么是博客入手,分析了博客与以往网络形式(比如BBS和个人主页)的差别,尝试对博客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在知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1.
王一华 《现代情报》2015,35(11):13-17
作者以图书情报圈子里的32个博客为例,选取博文数、总访问数、热度值、程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等指标,使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采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以实证评价图书情报博客的情况。这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些指标和传统的一些指标评价博客绩效。未来还可从内容、利用等多方面,采用人工评价与自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Web2.0环境下博客在科学信息的非正式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Web2.0以及非正式科学交流进行了概述,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收集到的图书情报领域专业博客的链接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详细的分析,发现本领域博客网络小世界特征明显,但博客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13.
博客作为一种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开放性等众多特点的信息传播工具,为人们进行更便捷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受到图书馆学界的青睐。本文通过对图林博客的概念、结构功能以及国内多个图书馆人的博客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综合性博客、专门性博客和潜水者博客评论这3种博文类型,分析了图林博客中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内容丰富,语言平民化、个性化,传播不受时空限制,意见领袖影响传播等鲜明特点,进而论证了其对图书馆学学术信息非正式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秦长江 《现代情报》2013,33(8):103-107
采用作者共引分析方法,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河南省图情学学术群体知识图谱,分析河南省图情学主要的研究分支以及代表性的学者群体;同时与全国范围的图情学学术群体知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信息分布和链接结构两个视角对网络学术信息的核心优势评价的应用研究进行述评。基于信息分布的核心优势揭示主要应用传统文献计量学中的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对电子期刊及学术网站进行实证,而链接结构视角则大量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如网络中心度、中心势等指标,运用k-核及核心-边缘等分析方法对学术博客网和高校门户网站进行核心优势揭示。  相似文献   

16.
魏明坤  袁伟 《情报科学》2022,40(10):74-81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开放获取在学术交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对学术知识传播和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加快开放科学与学术成果的社会化进程,分析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有利于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细粒度评 价。【方法/过程】本文从开放获取论文交流传播视角,通过开放获取论文知识网络、产出水平以及Altmetrics活跃度 对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扩散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在交流传 播过程呈现的知识网络、产出水平及Altmetrics活跃度方面存在差异性。【创新/局限】本文从学术交流角度出发,通 过论文发表后的使用情况及产出水平揭示中美图情领域开放获取论文影响力的扩散,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进行影 响力扩散细粒度分析,对影响力扩散呈现的知识单元进行全面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研究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视角出发,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对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 进行推荐,提高学者推荐的质量。【方法/过程】首先,利用 LDA 主题模型挖掘学者发表的博文主题,计算博文相似 度;通过学者共同好友比例计算好友相似度;然后将博文相似度和好友相似度融合计算用户相似度;最后,融合用 户相似度和信任度进行学者推荐。【结果/结论】提出虚拟学术社区中基于用户相似度与信任度的学者推荐方法,综 合利用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信息,为虚拟学术社区用户进行学者推荐。【创新/局限】从用户节点和网络全局两个角 度进行学者信息融合,有效提高了虚拟学术社区中学者推荐的质量。局限在于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学者在网络全局 中的信任度,用户节点间的交互信任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assesses the utility of both personal blog and mass media (on-line newspaper)’s coverage of future technology in forecasting the prospec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l pattern of the South Korean media salience in 13 novel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in 2015, the study argues that the mass media is more biased than aggregated blogs in depicting promising new technology. In doing so, the authors present a methodical pathway to address the bias with acceleration and skewness index. The article also applies 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 for the collected textual data of blogs to represent and interpret people's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es. By extracting key concepts from PBS index and merging semantic networks of the 13 technologies, the study derives a key insight that nurturing expertise in the coming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 would become crucial to integrate key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