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宫博物院:5个地点的不同活动2006年8月17日,故宫景仁宫:数十家媒体的记者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移交仪式。备受世人关注的吴冠中的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ˇ长江》无偿捐赠国家并被永久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同时捐赠的还有吴冠中的重要作品《江村》和《石榴》。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从吴冠中长子吴可雨的手中接过这3幅捐赠作品。故宫博物院把移交仪式的地点选在景仁宫,其间设立的景仁榜铭记了80多年来对故宫博物院捐赠的600多位捐献者的名字。这一天,吴冠中的名字被镌刻上了景仁榜。8月27日上午10时,故宫太和门广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宋廣波 《中国文化》2011,(2):147-164
夏鼐先生(1910-1985)的《日记》始于1931年1月1日,止于1985年6月17日,前后历时五十余年。除1966年9月至1970年中辍外,整体上是完整的。日前,该《日记》经王世民研究员及夏先生四位子女(夏素琴女士、夏正暄、正楷、正炎先生)耗十年心血整理完成,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书讯     
《故宫陶瓷馆》(故宫博物院编)出版日期:2009.12;定价:140.00元;448页/穿线平装/17×24cm由北京故宫文华殿新近翻修的陶瓷馆,为故宫博物院第五个陈列专馆。《故宫陶瓷馆》  相似文献   

4.
赵珩 《世界文化》2013,(4):39-41
不久前,一位旅居英国的老朋友送来他新完成的一篇稿子,题目是"珀西瓦尔·大维德爵士与中国古陶瓷收藏"。我对陶瓷完全是外行,但在拜读这篇文章之后,却真是感到中国收藏界对珀西瓦尔·大维德(Sir Percival David,1892—1964)的了解太少了。大维德是西方研究中国古陶瓷最负盛名的学者和权威,他的收藏已经成为西方乃至中国陶瓷收藏者引以为参照的重要依据。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已经出版了《大维德藏瓷谱》,当时仅印刷了三百余部,并由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先生介绍,请院古物馆馆员滑仙舟先生题写了书名。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0,(9):90-96
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台湾民间藏品 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台湾森磊观博物馆合作的《沈阳故宫缘灵山胜会大展》于8月3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开展,这是该院首次展出台湾民间收藏品。据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介绍,森磊观博物馆带来797件艺术珍品。其材质包括和田玉、翠玉、昌化鸡血石、巴林鸡血石、樟木、雪柏以及产自台湾阿里山的桧木等。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5-95
台北“故宫博物院”《物华天宝特展》近日在奥地利历史悠久的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展出至5月13日。据报道。包括器物、书画和图书在内,《物华天宝特展》共展出代表5000年华夏文化的116件珍品,这是近年来继美国的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华盛顿;法国的巴黎和德国的柏林、波恩之后,台北故宫“国宝”再度远渡重洋的展示。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我是故宫的掌门人,其实我是故宫的看门人”,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如是介绍自己。2012年1月,曾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受命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上任以来,我利用‘职权’走遍了故宫大大小小近9000间房。”单霁翔谈起故宫如数家珍,从木结构宫殿古建筑群到180万余件故宫藏品,  相似文献   

8.
由故宫博物院和日本出光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陶瓷之路展”开1989年5月4日在故宫博物院展出。5月5日中日陶瓷学者在故宫博物院漱芳斋举行了《陶瓷之路》学术报告座谈会。我国著名陶瓷学家冯先铭教授作了《中国古陶瓷对外传播与外来影响》的学术报告。他论述了从唐代以来我国陶瓷输出的时代背景、瓷种和窑口,并指出输出的地区遍于亚、非、欧、美四大洲。由开陶瓷输出的数量极为惊人,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0,(1):62-62
1999年12月25日,化部外联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袁维学书法艺术展》。该展展出了袁维学先生近年所创作的书法力作40余幅。从中观众了解到他书法创作的特点并领略其间的艺术魅力。化部副部长潘震宙为此发来贺词。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10,(12):70-75
台北故宫于2010年10月8日至12月26日举办《文艺绍兴——南宋艺术与文化》特展。该展结合书画、器物与善本图书,分"文化振兴"、"艺术创新"、"生活美学"和"传播与融合"4个单元,以说明南宋宣示承继大统的理念、创新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故宫博物院理事会议决定将南迁故宫文物的精品,以免日寇劫掠。1933年2月6日,首批文物从故宫午门起运。之后,故宫近百万件文物历经艰辛坎坷,历时十数年,行程数万里,播迁十余省,南迁上海、南京,西迁长沙、宝鸡、汉中、重庆、贵阳、安顺、巴县、峨眉、  相似文献   

12.
张晖 《东方文化》2002,(2):82-88
程千帆先生临终前老泪纵横,拍着病床的栏杆喃喃道:“我对不起老师!”程先生所谓的“对不起老师”,是指他始终未能将其老师黄侃先生的日记设法出版。此事诚让天下读书人唏嘘不已。令人喜慰的是,在程先生去世一年之后,在书稿编成长达十五载,两易出版社之后,《黄侃日记》(列为《黄侃存》之一)终于出版问世了。  相似文献   

13.
雷燮仁 《中国文化》2014,(1):188-200
国人东瀛访书,清末民初最盛。宋庆森先生《清末民初中国学者东瀛访书纪事》《中华读书报》2001年5月16日)记述甚详。近二三十年来,国人赴日公干、旅游增多,访书、搜书、购书之事见於报刊或网络的,有《严绍荡东瀛访书记》《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16日)、赵前先生《东瀛访书散记》、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1,(6):82-83
台湾省历史博物馆与沈阳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大清盛世:沈阳故宫文物展》从2011年1月29日展至5月1日。该展遴选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124组(件)清朝入关前后的珍贵文物如甲胄兵器、御用实物、霓裳佩饰、宫廷日用及24件国家一级文物首度赴台展出,意在展示女真满族崛起至盛清立国的数百年轨迹,通过努尔哈赤、皇太极、孝庄皇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六皇一后"的御用物品,展示清中期之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面向,以反映其从部落至国家,由弱变强,逐步辉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卷本《朱自清全集》中第9、10两卷是日记。第9卷收1924年7月28日至11月30日、1931年8月22日至12月31日,以及1932年至1938年全年的日记。第10卷收1939年全年、1940年1月1日至2月22日,1941年2月1日至6月13日、11月9日  相似文献   

16.
姜德明 《寻根》2001,(5):52-53
1943年,徐昌霖等在重庆主编了一本艺杂志《天下章》,第5期上刊有张静庐先生撰写的《灾梨室散记》。其中“《译》二三事”和“《鲁迅日记》之谜”两节讲的是他1936年担任上海杂志公司经理时发生的事,都与鲁迅先生有点牵扯。《译》杂志原由鲁迅、茅盾主编,后交黄源主编。据张氏称刊物虽好,每期仅发行3000至5000册。出版一年后,生活书店拟换主编,鲁迅先生不同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2011,(2):165-200
说明:夏鼐先生的日记,起始于1931年元旦,终止于1985年6月17日,即去世前两天。经认真整理,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0卷440万字(包括生平事迹年表、交往人物索引)。现选刊其中代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职务前后的日记,因篇幅所限稍作删节。  相似文献   

18.
1876年12月29日,一个噩耗从英格兰西约克郡赖特克利弗村传出,索尔泰尔模范社区之父——索尔特先生去世了。很快,从伦敦的《泰晤士报》到最远的乡村小报,通通报道了他去世的消息,讲述着他高贵的品德和突出的贡献。市政厅的大钟每隔几分钟就被撞响一次,传递着整座城市的哀恸,纪念宁静、圣洁、乐于奉献的索尔特先生.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十年以后,所谓民国,仍然是空有其名,实际上没有成为一个统一国家:南北分裂,军阀割据,政治腐败,内战频仍。胡适这时并不失望气馁,尤思有所作为。他在民国十一年二月七日的日记里说:“自从《每周评论》被封禁,我等了两年多,希望国内有人出来做这种事业,办一个公开的,正谊的好报。但是我始终失望了。现在政府不准我办报,我便不能办了。梁任公吃亏在他放弃了他的言论事业去做总长。  相似文献   

20.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一介 《中国文化》2004,(21):145-153
汤用彤与胡适。在《胡适日记》中多处记有胡适先生与用彤先生之来往,我在《汤用彤与胡适(一)(二)》(刊于《中国哲学史》杂志,2002年第四期)中用了一部分,这里对未录部分再补录于下,并作些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