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固然重要,但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孩子爱学数学;如果想让孩子爱学数学,一定要让孩子喜欢数学老师。我作为数学老师的理想就是:做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相似文献   

2.
想象力在幼儿时期的培养和加强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幼儿时期正是孩子学习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而幼儿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相信所有人都深有体会,比如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喜欢听着故事入睡,幼儿时期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听故事,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为故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兴趣,并且随着故事讲解的过程也能很好的激发孩子们的情感,给他们的想象力创造氛围,所以故事教学应当成为教师放飞孩子们想象力的一个重要开发手段,但是在故事教学中真正做到放飞幼儿想象力的工作还是面临着许多问题的,所以本文就如何在故事教学中放飞幼儿想象力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3.
刘亮 《考试周刊》2012,(67):183-183
如何让孩子们更喜欢我的课?是每个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丰富的教学内容是首要条件,怎样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否具有让孩子认真听讲的独特魅力.如何对待孩子上课时的表现,怎样做到关心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并且引导他们一步步专注于课堂学习。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文毅 《中国教师》2010,(Z1):371-371
<正>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天生都喜欢音乐,在以往的音乐教学当中,几乎无论是小班,中班或者是大班我都感觉到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音乐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喜欢的是"玩",而没有真正的理解音乐,或许只是因为他们喜欢我,因为我也熔融到他们中去了。  相似文献   

5.
用心寻找     
听故事,我想很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也很喜欢讲故事给孩子们听,不管是书本内容、课外内容,还是孩子们熟悉的故事。我常利用饭前,离园,课堂省余的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每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升入大班后,我开始让他们自己尝试着编放事。我们班上出现了很多“故事大王”,就连那些平时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也能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上一段。特别是在孩子们讲完故事后,可以得到“故事大王”的称号,为此,他们搜集故事、讲故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时间一久,我发现在孩子们讲故事时,下面听的孩子往往一会儿就坐不住了,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6.
刘秘 《今日教育》2009,(12):31-32
设计意图: 本班孩子均在三岁左右。通过观察,我发现在生活中,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小动物的行为动作.并热衷于扮演小动物的各种游戏,如学小兔子跳、小鸟飞、小乌龟爬。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在平时生活律动中,我也尝试着让孩子们学做各种动物的动作,孩子们也非常高兴。尤其是孩子们才学习了双语活动《猫(cat)》以后,他们更是喜欢模仿猫的一些动作。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说起写作文,学生们觉得头疼,很多老师也感到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尤其对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感到困惑。有的老师不无感慨地说:“孩子小,他们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尤其是农村孩子见识少),就是想说也表达不出来。”其实孩子们虽小,但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教师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让他们在起步阶段就能喜欢作文.快乐轻松地去写作文。  相似文献   

8.
李春 《四川教育》2005,(2):58-58
课堂的精彩常常源自于预设之外的生成。案例中一个小小的意外“我不喜欢小珊迪”打乱了教原来的教学程序,也改变了教的教学思路。这个意外是一个收获,引发了更多孩子的思考。教没有忽略这个教育的契机。不是简单地把答案摆出来,而是通过引导争鸣,让孩子们在自由的言谈中掌握了课的重点、难点。连刚才说自己不喜欢小珊迪的孩子也说:“我现在喜欢小珊迪了,但我喜欢的是他的品质,而不是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0.
<正>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当父母把孩子送进幼儿园,这时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就是幼儿教师,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就是想得到老师的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一、用诚意打动孩子在教学过程中,全身心与孩子接触等于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很重要也很快乐。孩子们由此也会得出结论:老师很喜欢我。不需言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自己受尊重,自己有价值,自信心会逐渐形成。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老  相似文献   

11.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总感到效果不明显。在教学《珍珠泉》快要结束时,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课文后有资料袋,有些却没有呢?仔细一想,这个问题真是自己以前没有涉及的一个教学空白。我决定让孩子们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去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明白了编者有选择的安排意图.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自己为喜欢的课文做“资料袋”。对孩子们提出自己制作“资料袋”的这个提议,  相似文献   

12.
一、主题背景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曾经赞扬过许多孩子,也曾经批评过不少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虚荣心,当他们得到别人赞扬的时候,心情一定非常高兴。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尊心,当他们被别人批评的时候,心情也一定伤心难过。可以说,孩子们很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非常不乐意被别人批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多数人在受到批评时,由于心理受到刺激,失去平衡,自然引起感情上的焦虑、愤怒和沮丧,从而会不自觉地抵制和反抗批评,因此我觉得引导孩子们正确地对待批评是很有必要的,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班会主题《正确对待批评》。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结束本课后,学生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孩子们特别喜欢动手制作。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异,我设计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尽可能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关注每个孩子的情感,使所有孩子喜欢这节课。另外,通过合作学习使孩子们意识到,只有合作、互助、团结才能创造奇迹。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新颖的家庭作业,由此激发了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爱竞争爱表现的欲望,以及为了得到更多的贴画而打算今后加倍努力学习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积极引导孩子们获得新知的过程,让孩子们快乐地去读去学,这是最重要的。在学习中,他们希望每分每秒都拥有快乐。作为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应该尽可能体现学生快乐学习的主动权,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到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一、巧妙导入,让学生快乐感知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那么,如何让识字成为孩子们的乐趣,并且让孩子们主动识字便成了我思考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参加工作近两年时间了,总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平平,常常会问自己音乐课该怎么上?却总也得不到答案。直到上学期,我接了一年级的艺术课程,一年级的孩子如果没有新鲜的课堂教学环节是抓不住他们的注意力的,并且每节课最让我觉得吃力的是该怎样引导他们去听音乐。可能是受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我总是在上课的时候叫孩子们坐端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那么,如何让识字成为孩子们的乐趣,并且让孩子们主动识字便成了我思考的题目。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就是“班妈”.这是我刚踏上讲台时听一位老教师说的。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班主任总是像妈妈一样爱护着孩子们,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这个工作。早自修我带领孩子们诵读古诗和名人名言.教育他们要好学;中午领着孩子们去食堂.教育他们要爱惜粮食,把碗中饭荣吃光:放学前教育孩子们保持教室的整洁.让他们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再排队回家.我无时无刻不在照看着他们.孩子们整天见得多的人也是班主任.所以他们对我也是特别亲.  相似文献   

19.
有媒体报道,雷夫在中国演讲时,主持人提问:如何让孩子喜欢你?分别由一位中国校长和雷夫两个人来回答。中国校长举了一个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听从孩子的安排,穿了怪异的海盗服在公开场合亮相,让学生喜欢的例子。雷夫说:"我从没有感觉到孩子们喜欢我,对我来说,学生信任  相似文献   

20.
我的第一届学生,10年以后,他们回到了我的身边,当我一一拥抱这些大孩子的时候,我想当年对教育教学规律知之甚少的我,要说做得好的地方,无非是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爱,相信每个孩子,并且做到了“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