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确定头孢克肟片处方及生产工艺,使所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方法:将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应用于本品处方及工艺开发中,为保证产品质量,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方法制备样品,在中试阶段与参比制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并对所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所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可行,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产品质量与参比制剂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头孢呋辛酯胶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头孢呋辛酯胶囊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该方法在0.025~0.3749mg/m(l以头孢呋辛计)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样品回收率为100.23%,样品在8小时内稳定。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耐用性好,适合作为头孢呋辛酯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确定注射用棓丙酯的处方及工艺参数。方法:通过实验对赋形剂、处方量中的活性炭用量和冻干工艺等条件进行筛选。结果:按照实验筛选出适合的处方及工艺参数生产了三批样品,经检验该样品符合质量标准。结论:该实验筛选出的处方及工艺参数合理,利于生产操作和样品制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头孢克洛颗粒的处方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处方及工艺条件。方法:经过系统的工艺研究,筛选出头孢克洛颗粒处方中润湿剂、助悬剂、填充剂、粘合剂、矫味剂等用量,以溶出度和口味为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优处方。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口感良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逆向工程技术进行头孢克肟片处方筛选,所制备产品与原研生物等效。方法:头孢克肟片原研制剂片芯辅料为预胶化淀粉、二水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及硬脂酸镁,通过重量法测定参比制剂中微晶纤维素及预胶化淀粉,通过元素分析的测定法测定出硬脂酸镁和二水磷酸氢钙的量,即规格为200mg的头孢克肟片,片重为510mg,含头孢克肟为205mg(以头孢克肟计为200mg,比例为40%)、硬脂酸镁的量为5mg(比例为1%)、预胶化淀粉为180mg(比例为35%)、微晶纤维素为55mg(比例为11%)、二水磷酸氢钙为70mg(比例为5%)。按照该处方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进行溶出曲线比较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结果:所制备样品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一致且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对拉西地平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对填充料、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进行考查,得到最佳处方乳糖作为填充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黏合剂,淀粉作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作为润滑剂。结果:本品经高温、光照、高湿放置10d,加速留样6个月,仍为完整光滑片,色泽均匀,高湿试验不结块,外观状况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头孢克洛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方法:经过系统的工艺研究,筛选出头孢克洛胶囊处方中稀释剂、助流剂、润滑剂的用量,以溶出度为指标综合评分,筛选最优处方。结果:优选的头孢克洛胶囊处方工艺合理,溶出快,30min累积溶出达95%以上,质量稳定,便于大生产。结论:所确定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头孢呋辛酯含量的方法学。方法:采用HPLC法,以0.2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一甲醇(52:48)为流动相。结果:头孢呋辛酯溶液浓度在0.20~0.3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满足含量测定的要求;中间精密度良好,RSD为0.22%〈2%,重复性良好,回收率为100.10%RSD=〈0.24%〈2%,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性好。结论:所用方法测定含量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有效检出样品的含量。头孢呋辛酯是第二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酶的作用下发挥抗菌作用,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分析头孢克洛分散片的处方工艺,以及以头孢克洛为主,盐酸溴已新为辅的分散片制剂质量。方法:研究并分析头孢克洛、盐酸溴已新以及相关辅助材料的影响因素,在选取恰当辅助材料的基础之上,针对头孢克洛片的处方工艺加以合理优化,并通过以溶出度为衡量标准的试验方式,分析所制备头孢克洛片的制剂质量。结果:本文所阐述的头孢克洛分散片处方工艺简便,具有分散溶出快的特点。试验研究测定结果显示:在25min时间范围内,按照本文处方工艺所制备而成的头孢克洛分散片累计溶出率达到了95%以上,证实其质量稳定有效。结论:本文所述处方工艺下所制备而成的头孢克洛分散片质量稳定,符合现行中国药典基本要求与规范,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对无苦味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研究。本实验对填充料、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进行考查。结果:本品经高温、光照、高湿放置10d,加速留样6个月,仍为完整光滑片,色泽均匀,高湿试验外观状况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头孢泊肟酯泡腾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头孢泊肟酯及其制剂的含量,用来对其质量进行控制研究。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2m L/min,柱温为38℃,检测波长为237nm。结果:头孢泊肟酯的线性范围为0.025-0.15ug/m 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1.81%)。结论:该制剂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其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将本方法用于头孢泊肟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所制备样品的产品质量不低于参比制剂。方法参照参比制剂药品说明书确定拟研制产品处方,制备过程中对配液温度、配液及灌装是否避光与充氮气、p H值筛选、灭菌温度进行考察,确定处方及工艺参数。结果按拟定处方及制备工艺所制备样品,各考察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所制备样品产品质量不低于参比制剂。结论所建立工艺参数可行,可以制备出合格样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制备出合格样品,产品质量不低于原研参比制剂。方法处方参照FDA药品说明书确定,制备过程中考察配液温度、是否避光、p H值筛选、配液过程中是否充氮气、灭菌温度进行筛选,确定工艺参数。结果按照所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样品,各项考察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规定,杂质谱与参比制剂一致,所制备样品产品质量不低于参比制剂。结论所建立工艺参数可行,可以制备出合格样品。  相似文献   

14.
邱玉敏 《科技风》2012,(13):111
头孢呋辛自1975年上市后,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临床医学中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在多种疾病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头孢呋辛产生及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头孢呋辛合成工艺的优化处理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优化拉呋替丁片剂的新处方工艺流程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稳定性程度。方法:根据原有生产的处方配比进行优化,新配方采取两种全新处方配比,3种不同的处方配比进行组合比较,通过比拉呋替丁片剂的溶出度、含量以及有关物质检测,考察处方及工艺的稳定性来筛选出最优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新的处方工艺溶出度为,含量为,有关物质为,均高于原处方。结论:根据不同实验表明新处方工艺和所筛选出的处方重现性和稳定性都较高,值得在实际生产中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花红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并建立花红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同时对药物的溶出度与普通片的进行对比测定。结果:按处方制备的花红分散片各项指标均合格,并且本品比普通片的溶出速度有显著的提高。结论:本实验中槲皮素在0.027—0.14u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6%(n=6)。本实验所研制的花红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奥硝唑注射液样品制备。方法:对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结果:通过辅料用量筛选、活性炭用量筛选、pH值筛选、灭菌条件筛选确定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工艺验证及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所确定处方工艺可行。结论:所确定奥硝唑注射液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立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多组选择性实验来确定盐酸阿奇霉素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同时采用HPLC法来对其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和检测。结果盐酸阿奇霉素在0.1-1.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53%,n=6。结论:盐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简便,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熊果酸缓释片,并考察其释放度以及释药机理。方法:以熊果酸作为模型药,使用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熊果酸缓释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HPMC型号、HPMC用量,熊果酸粒径以及不同类型填充剂对药物释放度的影响,最终确定熊果酸缓释片的最优处方,并评价了熊果酸缓释片在不同时间点的释放度,探讨了熊果酸缓释片的释药机理。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熊果酸缓释片的骨架材料为HPMC K4M,填充剂为一水乳糖,其最优处方组成为:HPMC K4M用量占片重25.0%,一水乳糖用量占片重24.0%,熊果酸粒径D90在20~65μm,制备的熊果酸缓释片在各时间点的释放度均符合质量标准,熊果酸缓释片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为扩散和溶蚀双重机理。结论:本研究制备的熊果酸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符合质量要求,有望进一步生产放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的处方及工艺参数。方法:通过实验对处方量中的活性炭用量,工艺中灭菌条件和pH条件等进行试验筛选。结果:按照筛选出的处方及工艺参数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结论:该实验筛选出的处方及工艺参数为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