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媒体提升公信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生 《视听纵横》2009,(3):118-119
“狼来了”是一个著名的寓言,其核心寓意在于“诚信”。对于一个面对公众的新闻媒体,诚信也就已意味着“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周友宁 《大观周刊》2011,(20):141-141,121
本章概述了计算机取证技术,分别介绍了静态取证和动态取证的定义、原则和模型,从而得出了动态计算机取证的几个优点。  相似文献   

3.
袁浩 《大观周刊》2012,(42):85-85
诚信缺失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政府缺少诚信滥用纳税人的税收;经济领域缺少诚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在金融市场,经过“公地悲剧”、“公家的财富人人可有”“洗礼”的中国民众让当代中国银行出现无数坏账!国有银行怕坏账,民营企业要资金,这就为民间借贷的出现提供了机会,对此,又怎一个“禁”字了得?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准。“言必行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流传久远的话语.反映出诚信对于个人品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系列报道《诚信:中国小商品城的发展基石》取了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新闻一等奖的桂冠。她之所以能够得到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抓住了“诚信”这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反映了义乌20年打造“诚信市场”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6.
人无信不立,这是中国人的祖训。“诚信”乃“诚实守信”,即“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荀子认为:“诚信生神,夸诞生惑。”可见诚信是一种人格操守,是个体立身之本,是社会运行之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社会在发展,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更要呼唤诚信,可以说诚信是持续繁荣的基石。目睹当前社会种种之怪现象,中国高层做出决策,重建市场“信用”刻不容缓。建立信用档案,是我国档案工作适应社会信用建设的需要,是信用文化的客观要求。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是加强…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     
《新闻与写作》2009,(1):93-93
2008年12月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本次论坛通过了《建设诚信互联网宣言》,讨论的主题是“推进网络媒体内容建设。建立诚信传播的长效机制”和“和谐网络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21日,中国印刷行业诚信建设峰会暨全国诚信印刷企业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280家企业被授予首批“全国诚信印刷企业”称号。新疆荣获“全国诚信印刷企业”称号的有新疆新华印刷厂、新疆日报印务中心、新疆八艺印刷厂、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印刷厂、新疆新华印刷二厂五家单位。  相似文献   

9.
徐振杰 《北京档案》2010,(11):17-18,24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文件证据取证的涵义,探讨了电子文件证据取证的原则、步骤、取证技术,并对已取得的电子文件证据如何进行保护、审查、检验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诚信立身     
网上“荡”稿,照猫画虎,添枝加叶、任意拔高……凡此种种,已成为新闻界中某些编辑、记者诚信缺失的突出表征。此种现象,如任其泛滥,不仅仅是对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的损害,而且也是对新闻界公信力的严重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和广大受众的莫大欺骗。因此,我们强烈呼吁新闻人勿忘诚信立身,坚决遏制这种“新闻公害”的继续蔓延。“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中国是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美德,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然而近些年来,有违诚信的事情却屡见不鲜,人们渴望诚信,讲求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今天,我…  相似文献   

11.
信息快递     
近年来,襄樊市档案局(馆)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和“公民道德建设年”等活动,为该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建设“诚信襄樊”做出了积极贡献。5月中旬,该局被市委、市政府办公室授予“最佳诚信机关”,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了“职业道德示范岗”、“最佳文明科室”奖牌、证书。  相似文献   

12.
诚信问题是一种文明危机,诚信的全面崩溃也是社会和个人的问题。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的兴亡执政党有责,  相似文献   

13.
传媒人语     
传媒业组建集团,第一个关键是制度创新,集团化不是行政位置的重新洗牌而是制度创新,第二个关键是资本能否融通,在组建集团过程中,要警惕“集团化陷阱”——陷阱”一:集团化带来的组织重构与内部冲突;“陷阱”二:集团得到了经营规模而失去了经营活力;“陷阱”三:过分依赖行政而与市场化运作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4.
“陷阱新闻”与“隐性采访”、“传媒假事件”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它可以被看作是两者的交集。作为在实践中已变得越来越普遍的新闻现象,“陷阱新闻”有必要成为一个独立的概念。“陷阱新闻”导演事件、欺骗式采访和以审判者自居的特征,都是对新闻伦理规范的违背。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经历了二十余年市场化取向的迅猛发展后,伴随着财富的巨大增长和国力的日益强盛,一个民营企业阶层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评价一个民营企业的标准,除“个人资产”外,还应包括“社会责任”、“企业文明”、“公众形象”等诚信体系。所以,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和管理信用档案,树立企业诚信形象是档案部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规定》的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表述,制定本规定的宗旨之一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经济的一大原则就是诚信。《规定》的面世,充分体现了一种法制精神和市场原则。  相似文献   

17.
鄢海鹏 《大观周刊》2012,(24):74-75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诚信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很大关注与重视。作为社会经济推动力量的会计,诚信则更备受关注。正如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所说“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诚信是作为会计的最基本要求,是会计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网络传播》2008,(5):95
“中国人没有讲信誉的习惯,中国的互联网上也缺少诚信,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国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也渐渐熟悉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术语。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一陷阱主要包括收入差距过大、过度城市化、产业升级障碍、资本开放危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金融危机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贫富差距拉大。  相似文献   

20.
是非 《北京档案》2003,(6):23-24
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起码道德准则,是当今社会大声疾呼的一种东西。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年多前,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在全国首创了“社区信用档案制度”,随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和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经八路办事处等也都相继建立起了诚信档案库,档案库里大大小小的信息涉及执法纪部门、企业、中介机构、个体工商户和普通市民。对于这些信息,无论什么人都可以随时免费查阅。已尝试一年多的城信档案建设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项工作对于营造人人讲信用、守诚信的社会氛围,推进社会物质明建设和精神明建设,无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我们这个十分强调法制的社会里,一切行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原则,而社区诚信档案建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有些地方还让人心生疑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