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希望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我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一、听课对于学生来说,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听课中获得的,因此要掌握一些听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一种表现,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策略。这一环节能够检测学生自主预习效果,检测听课的状态以及听课的效率,提问提升和优化提问质量能促成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易思晴 《知识窗》2009,(7X):29-30
<正>听课是最简便的学习途径,听好课是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著名教育学家严济慈说:"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要想学得好,首先要提高听课效率。"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  相似文献   

4.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听课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魏丽丽 《科教文汇》2009,(34):116-116
一台好戏的开头,就在于能够立刻把观众带进充满魅力的艺术殿堂。一节好课的开头就如同一台好戏的序幕。一堂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开头上得好,就能先声夺人,形成学生渴望追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导入时采用怎样的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课和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我们薄弱学校的学生状况决定老师要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听课——对于基础极差的学生是一件及其困难的难以掌握的技能。他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部分学生学习兴致不浓,甚至根本不去听课,行尸走肉般的消磨时间,所以在我们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对学习者来讲,只有预习充分,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对于教学者来讲,充分备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在新课程标准下应围绕学生展开备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学是小学文化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主要科目。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了相关研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听课是教师间教研合作的基础,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但是,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老师对听课却应付了事,流于形式,被动听课,只有数量没有质量;为了应付检查,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常常出现临时"抱佛脚"现象,在检查前集中突击听课,乃至相互抄袭对方"听课笔记"内容等情况,听课教师根本谈不上收获,久而久之反而感到听课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现就如何提高教师的听课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影响学校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巧用沟通技巧,发挥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听课,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1.
周朝德 《科教文汇》2008,(22):102-102
预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前预习的好坏,对听课质量、学习成绩的影响都很大。预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只有认真做好预习,学习起来才有针对性,主动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有疑则进”,有求知欲,才会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听课时就产生一种积极主动、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初中教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此总结本人多年来的初中数学执教经验,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等五个方面,对培养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1,2,3],以使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唐丽红  沈理明 《科教文汇》2011,(28):149-150
本文依据对初三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预习、听课、笔记、小结、作业、复习、实验等学习方法运用现状的调查,提出了指导学生运用化学学习方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陈建山 《知识窗》2014,(14):29-29
新课导入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的导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从而为整堂课的教学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的内容一一讲解,并没有丝毫新鲜感,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更不能促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所以,精心设计历史新课的导入是当前历史教学中不容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更多的是老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数学是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高一数学中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而数学的学习绝对不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课就可以的,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课下的时候进行自主学习。本位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引出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冯海燕 《科教文汇》2009,(7):192-192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武之一。物理规律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科学的中心环节,是物理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英语教与学不协调,学生听课不积极,老师出力不讨好.要改善这种局面,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尝试探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培养的新思路,让学生分组课下准备,课上授课,老师适时指导.实践表明这一授课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有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了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听课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的学生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的同时看摘要,但自己不动手的学生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而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的成绩最差。这个实验让人联想到了"拙"与"卓"的关系。"拙"是"一个钉子一个铆"式的手段与方法,"卓"则是斐然的成绩和高超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只梦想一步登天的喜悦降临头顶,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只是被动的学习历史,而要对历史学习进行新的思维。课前备课兼顾学法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课堂教学渗透学法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