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回旋速调管的工作原理,完成了中心频率为112GHz的两腔回旋速调管高频结构的设计,并采用MAGIC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10W时,输出功率最大达到3.1kW,饱和增益为24.9dB,-2dB的带宽为2GHz(1.7%)。相应的工作参数电压20kV,电流2.5A,电子注横纵速度比1.5,工作模式为TE021。  相似文献   

2.
<正>它波束窄、方向性强、分辨率高、能量密度大、抗干扰与抗杂波能力强……,在雷达、电子战、保密通信、微波武器、受控热核聚变等离子体加热、材料加工与改性等军事、科学研究、工业方面具有极重要的应用。它叫做高功率毫米波。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它的优越特性,然而依靠传统微波管却很难得到高功率,特别是高平均功率。回旋器件是目前毫米波波段唯一具备工程化能力的大功率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09-309
高能物理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0MHz超导腔高功率输入耦合器”于4月14日通过鉴定。专家组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高能所在BEPCII工程中,积极开展射频超导加速系统关键部件的研究,符合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方针。输入耦合器在高功率测试中通过了270kW的连续波高频功率,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同类部件的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仕虎  鄢扬 《大众科技》2010,(11):71-72
回旋管研究,我国刚起步,回旋返波管在工业和军事方面具有极其重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文章采用CST软件辅助设计仿真的方法,对回旋返波管的输出结构进行设计仿真,着力于减少杂模激励,提高模式纯度和传输效率,设计工作频率为95GHZ,完成圆波导TE01模输出转换为矩形波导TE10模的模式转化输出结构设计。并通过具体参数的调节和优化,对输出结构的S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5.
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与7×1光纤耦合器、(6+1)×1光纤耦合器进行结合,利用全光纤式光束合成技术对高功率光纤耦合器回光功率进行测试。对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在两种不同光纤耦合器下的激光回光功率,并将其输入光纤端面直径,以及从光纤末端输出后等因素对回波损耗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光纤耦合器回波损耗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频超声波电源高精度、高功率、多工作频率输出的特点。对超声波电源控制电路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TI280X系列DSP的复频输出、数字频率跟踪与功率调节结合的复频超声波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了工作频率为460GHz,工作电压为40KV,工作电流为6A,且在二次谐波模式下工作的THz回旋管振荡器。通过对回旋管中谐振腔结构的设计,起振电流的计算,以及驻波互作用的分析,并对二次谐波模式特性,最佳模式的选取和工作参数的优化等问题的分析,设计得到回旋管平均输出功率为29KW,互作用效率为12.2%。  相似文献   

8.
射频功率负载器主要用于无线电台发射机维修时替代实际天线使用,实现负载匹配,吸收发射机产生的无用功率,消除辐射干扰。设计指标主要有等效阻抗、驻波比及承载功率等。采用高频无感电阻并配以适当的取样电路,不仅可实现阻抗匹配,而且还能够指示发信输出功率并输出测试取样信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压直流电源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中功率调节系统的设计,该功率调节系统能够根据太阳光照强度和设备运行过程的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太阳电池输出功率,提供稳定的直流输出。  相似文献   

10.
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性能介于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和高功率石墨电极之间,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石墨电极新品种,其性能指标接近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而生产制造成本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因而销售价格也较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既能满足超高功率精炼炉和高功率电弧炉炼钢对石墨电极的要求,又能有效降低炼钢成本。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频PIV系统以NACA4415翼型的三叶片水平轴风力机为实验对象,在风洞闭口实验段对其近尾迹流场上半部分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测试。获得了不同方位角时的瞬时涡量场云图,发现了叶尖涡向外扩散的现象;然后重建出了三维近尾迹涡量场云图,发现了叶尖涡轨迹区域形成的与风轮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涡管。同时积累了高频PIV系统的使用经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弯制大口径、厚壁钢管时中频加热系统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造成中频加热系统输出功率和加热效率低的原因,重新对加热系统的过电流部件及用电部分进行了合理、更优的结构设计和精确加工,使输出功率得到大大提高,输出效率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3.
吴峻  董延涛 《科技通报》2012,28(5):130-132
设计了基于PPMgOLN晶体的高重频、高效率单谐振中红外参量振荡器。为了提高转化效率,自发研制了高功率,高重频,声光调Q的双端泵浦Nd:YVO4激光器作为泵浦光源,并对参量振荡腔进行了优化设计。在重复频率80 kHz,泵浦功率30 W时,获得了7 W的2.73μm中红外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23.3%。采用温度调谐的方式,信号光输出光谱范围是1.67~1.75μm。对应的闲频光光谱范围是2.72~2.92μm。  相似文献   

14.
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庆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161-162
在光伏系统中,由于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受光照强度及环境温度影响很大,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太低,使其不能以最大效率转化为电能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是指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控制改变光伏电池阵列的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方法使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根据光伏电池的特性,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小规模的系统中经常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方法提高系统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开关稳压电源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佳琳 《科技通报》2012,28(2):140-142
针对小功率开关电源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了一种新型小功率高频开关稳压电源的优化设计。本文采用Power Integrations公司推出的TOP244Y单片开关电源芯片,设计与制作了应用于变频器的辅助开关电源。实际应用结果充分体现了该开关电源体积小、可靠性高、稳压性能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刘新竹 《科技通报》2015,(2):85-87,91
设计了一种小功率强磁耦合全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系统由高频逆变电路、谐振耦合模块、高频整流滤波等组成。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在1MHz固定频率下自谐振,可以对间距70 cm范围内的负载提供能量。通过实验分析了电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参数包括两谐振线圈间的系统能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在水平错位时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谐振线圈空间距离D对功率、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潮 《深圳特区科技》2005,10(Z1):366-374
高频交流总线分布式电源系统至今仍未被广泛应用,这可能与下面一些技术障碍有关1.至今尚无法在高频交流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实施电源系统的冗余设计,而冗余设计在提高系统可靠度上具有关键作用;2.高频电磁干扰,高频损耗以及交流总线失真等问题,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解决.3.在交流分布式供电系统模块化设计与系统的集成二者之间如何折衷处理,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论文报道.在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方波总线结构的分布式供电系统.该系统总线输出为100KHz的方波,总线上汇接多路交直流转换器.总线电压由一个简化的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和开关逆变器来提供,各路负载输出由后端电压调节器以及磁放大器来进行调节;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典型设计公式和实验数据,以证实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于交流分布式供电系统的冗余设计问题,该文最后也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形波交流总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谭萍 《科技广场》2012,(1):195-198
在通信收发系统中,功率放大器位于发射机末端,其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射机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高频功率信号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本文叙述了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及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射频功放的非线性及功放线性化的几种常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GeoEast双相介质油气检测技术在辽河PS地区做了大量分析,可以看到明显的"低频共振高频衰减"的油气特征。针对油气检测对地震资料品质、标定结果要求较高,全工区应用不理想的情况,本文利用反演刻画砂体边界来约束检测时窗,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为老油区老资料油气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潮 《深圳特区科技》2005,(11):366-374
高频交流总线分布式电源系统至今仍未被广泛应用,这可能与下面一些技术障碍有关: 1.至今尚无法在高频交流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实施电源系统的冗余设计,而冗余设计在提高系统可靠度上具有关键作用; 2.高频电磁干扰,高频损耗以及交流总线失真等问题,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解决。 3.在交流分布式供电系统模块化设计与系统的集成二者之间如何折衷处理,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论文报道。 在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方波总线结构的分布式供电系统。该系统总线输出为100KHz的方波,总线上汇接多路交直流转换器。总线电压由一个简化的Boost功率因数校正器和开关逆变器来提供,各路负载输出由后端电压调节器以及磁放大器来进行调节;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典型设计公式和实验数据,以证实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对于交流分布式供电系统的冗余设计问题,该文最后也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形波交流总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