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编者的话     
摄影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它是修饰和扩展人类表达的一种新表现手段,也是许多科学和工业领域进步的工具。一种技术很少能如此普及,能为所有人所利用,而同时又仍然是一种有调查研究价值的高度专门的技术。摄影术的演进与大多数科学领域的发展以及人类创造性本身是密切关联的。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从天文学到医药,从核磁共振成象到电影摄影,从印刷到不可见物的观察,都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科技快递     
德国埃尔兰根大学诊断放射学研究所最近研究出一种新的多层螺旋式计算机分层摄影术,可以在5分钟之内将整个人体的每一个细节全部拍摄出来,从而使医生能够准确及时地判断患者病情。该所主任维尔纳·鲍茨教授介绍说,利用多层螺旋式计算机分层摄影术,医生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的心肺等器官,图像的清晰度也比用现有技术得到的照片高得多。医生可以在数分钟内准确  相似文献   

3.
摄影术170年     
1839年,“达盖尔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到今年整整170周年。人类还在蛮荒年代就以岩画描绘自己,更以文字书写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比较而言,摄影术太年轻了。但是它一诞生,便以神奇的速度成长,为人类凝固了前所未有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视觉记忆。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群七卷六期刊登过黄彭年先生写的一篇讲解摄影术原理的文章,想大家都已经读过了。他说的是普通的黑与白的摄影,而这次我想来说说的是彩色电影的浅近原理。近来各地不是放映过好些苏联彩色电影吗?像“米邱林”、“宝石花”、“小飞马”以及新近完成的“中国人民的胜利”等等,都是用彩色摄影术拍成功的活动电影片。我们明白了彩色摄影的原理,自然就会明白彩色电彩  相似文献   

5.
摄影术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170年。它就像一位高龄的夫人,有过多姿多彩的青春,但由于电影摄影、射线照相、复印、电视摄影和许多其它录相技术一代一代的繁衍而越活越年轻。  相似文献   

6.
摄影,虽然是文化、艺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是进行科学技术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发明摄影术后不久,人们就用它拍摄到了太阳的照片。从此以后,摄影同科学技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摄影术得到不断发展,而它的发展又帮助了科学技术的前进。现在,它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叫做摄影学。周游天涯海角利用摄影可研究太阳、月亮、星星。日食照片说明了太阳活动的各种变化,而综合各地拍摄的日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I0007-I0007
<正>[导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3D眼镜、偏振光眼镜、快门式眼镜等,这些设备大多是诱导大脑感知到一种假的三维实体,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观影或看戏的现场真实感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全息摄影术首次成功形成了高分辨率全息图。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3D眼  相似文献   

8.
医学成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直接观察疾病和损伤,而不必再做额外的探查手术.数种X射线体层摄影术(CT)已获得了广泛应用.检查时,病人平卧于环形机器内的床上,机器内的摄像机摄取许多幅人体的二维薄层图像,再通过计算机将其合成一张3维立体图片。  相似文献   

9.
今天,摄影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政治宣传、文化教育的有力助手,它还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解放以后,我国摄影事业一天比一天发展,业余摄影爱好者也一天比一天增加。许多人都要求掌握摄影技术。苏联米古林同志的“实用摄影技术讲座”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这部书有很大的优点。不会摄影的人看了,不单会懂得摄影是什么一回事,并且可以按照作者的指导进行摄影。会摄影的人看了,也可以系统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摄影技能。中译本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是“摄影技术的基本知识”,第二辑是“摄影技术进一步操作法”,第三辑是“摄影  相似文献   

10.
透视美学     
《知识窗》2011,(4):F0002-F0002
透视画(Diorama),是将实际物体物绘制的背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场景。19世纪早期在摄影术发明人之一的路易斯·达盖尔的影响下,透视画成为一种高度发达和流行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透视美学     
《知识窗》2011,(2X):81-81
<正>透视画(Diorama),是将实际物体和绘制的背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场景。19世纪早期在摄影术发明人之一的路易斯·达盖尔的影响下,透视画成为一种高度发达和流行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摄影是艺术还是技术?是工业还是美术的一分分支?”争论始于摄影的最初几十年,特别是19世纪50年代,那时摄影的发展已威胁到绘画,特别是雕刻和平版印刷。1855年,一场关于摄影的地位和用途——一方面涉及摄影与艺术的关系,另一方面涉及摄影与科学和工业的关系——的大争论开始了。在1850年到1870年间,摄影术也导致它作为一种艺术之地位的争论,和它的科学与工业用途的新奇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自从有了摄影术以来,绝大数照片都不在艺术范畴之内。然而,到目前为止的摄影史都把这种媒体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工具来研究。本文讨论了研究摄影社会学的另外一种方法,其重点在于该媒体的大众、日常和世俗功能上。  相似文献   

14.
细菌来自金星诺曼·洛克耶天文台位于英格兰南部海岸的农田中,唐纳德·巴伯则是那里的天文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巴伯发明了一种摄影术,能够利用望远镜拍摄遥远恒星。有一天,巴伯照例冲洗他的照片,突然发现,照片被完全毁坏了,大量奇怪的黑点出现在照片上。通过显微镜观察,巴伯发现了罪魁祸首:在每  相似文献   

15.
<正>动态范围大小是评价一幅图像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好的图像不仅分辨率高、噪点少,而且具有尽可能大的动态范围。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除了在航空航天、电影电视和专业摄影领域外,高动态范围图像在日常生活中也受到越来越多普通用户的关注。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成像,在计算机图形学与电影摄影术中,是用来实现比普通数位图像技术更大曝光动态范围(即更大的明暗差别)的一组技术。相机的动态范围取决于成像传感器单元所能接收的最大亮度与最小可感应亮度,此外相机的感光度、模数转换的位深度也会影响其动态范围。随着图像处理与相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通过硬件改进和软件处理两种方式来扩大图像的动态范围。  相似文献   

16.
<正>频闪观测器是快速摄影术的必备道具,它是利用闪光频率的调节和照相机的瞬间感应功能而组成的。频闪观测器的应用相当广泛,如1945年的原子弹试爆时,曾经用频闪观测器把原子弹爆炸刹那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自照相机于19世纪传播以来,西方人由此对物质世界的看法就发生了变化,他们把该世纪对人类力量的新观点与对未来的理解连结在一起了。印度的摄影术发展成具有一些独特的风格,它不去反映和扩展西方世界对待现实的看法,而是发展印度自己的特色。当地土生土长的摄影师对待照相技术是采取“适应”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它,他们把注意力倾注于超世俗的宇宙关系方面,这实际上就具有了印度传统绘画艺术的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透镜(lens)——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的lenticula一词——对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大多已被摄影术史学家们所忽略。现在,一位批评家、历史学家兼教育家试图来补正这一疏忽。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7,(8):39-39
在提到“超级X射线图像”这个短语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清晰的X射线片子而已。但实际上,由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这种系统综合运用了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术(CT)、X射线视频和电脑软件,能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运动状态的骨骼的三维图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无论你是摄影大师还是自拍高手,只要拿起相机,你就站在了"达盖尔的旗帜"下。达盖尔是摄影术的发明人,从他开始,人类有了全新的记录历史的手段。漫长探索很少有哪一项发明完全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为将影像更直观地保留下来,人类进行过漫长的探索。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将其记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