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图书作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交流空间中承担着传递具有丰富底蕴的"中国故事"的文化功能。中国图书的海外传播,有助于科学建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自我国陆续启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出版走出去"系统工程以来,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体量规模、地缘范围和主题类型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图书海外传播在秉承十年来的经验和成绩的基础上,在政策环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内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国家2000年提出文化"走出去",2004年提出中国传媒"走出去",2008年开启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中国开始越来越多在国际传媒舞台发言出声。作为一个在电视行业摸爬滚打近30年、在非洲电视市场耕耘近十年的文化"走出去"企业,四达时代在这里做了什么,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本质上是文化的对外传播。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途径。传播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才能成功。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选材需要以传播环境作为参照,才能有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适应传播环境,翻译选材要秉承平等、交流、互助及共享的原则,以造福于人类为目标。翻译选材的内容要避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与目标语社会的冲突,辩证处理文化内容、受众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中外文化态势的变化,确保中国文化顺利地对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新兴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树立国际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窗口。而翻译作为交流文化、沟通思想的桥梁,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无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直接作用(即内部路径)。除此之外,与翻译工作相关的间接因素(即外部路径)对文化战略的实现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也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文章从文化传播与译介规律入手,提出了文化"走出去"的五种外部路径:遴选译介作品与跨界对话;厘清翻译模式与人才培养学者化;讲好中国故事,超越"中国威胁论";建立版权代理制度,扩大作品的海外传播力;树立"和而不同"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国家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必须及时梳理"文化走出去"相关成果,总结经验与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在此基础上科学谋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文化传播和交流。为此,从2012年开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相关学者,突破行业部门限制,全方  相似文献   

6.
<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向世界传播哪些文化价值观、如何以对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如何评估"走出去"的效果,都是有待探讨的课题,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提升我国整体翻译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高素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与中国经济的崛起相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必然。出版行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领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突出体现。因此,出版业"走出去"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起着关键作用,更应该成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中国几欲被视为与美国一争高下的重要实体,整个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中国。然而,一直以来在以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为主导的世界里,中华文化长期处于弱势的边缘状态。如何准确、深入、有效地向世界介绍中国,成为时代的当务之急。中国文化"走出去"离不开"人",优秀跨文化传播人才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核心力量。当今,我国文化传播领域的优秀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满足世界了解中国的巨大需求与强烈渴望。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如何有效地在中华文化本土培养高质量的跨文化传播人才成为时  相似文献   

9.
<正>图书版权输出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优秀的版权输出作品,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在世界各国传播中国声音、在国际上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版权贸易的宏观观察图书版权贸易具有双重属性。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先生概括说:"图书的国际版权贸易是一种特殊的国际贸易,它是经济活动中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交流中的经济活动。"~①本文探讨的重点,集中于图书的文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对每一位文化传播工作者而言,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快乐汉语》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面向全球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汉语国际传播类电视节目。自2009年8  相似文献   

11.
2018年8月16日,第三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高端沙龙之"壁垒与对话: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在北京举行,一大批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在跨文明对话的语境下,探讨中国文化如何打破壁垒实现真正"走出去"。会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沈清松教授用"外推理论"阐释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独到见解,他指出,文化"走向陌生人的心灵包含三个层次:语言外推、实践外推和本体外推"。只有经过这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外推,"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才能"适用于别人,适用于别人的脉络,适用于大众和社会"。  相似文献   

12.
<正>影视剧和新闻一样在国际传播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以"宣传品"的身份出现,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其产品属性。在当前形势下,影视作品只有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有效发挥其"宣传品"的作用。因此,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要立足国际市场,在内容、制作、渠道等方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通过提升影视产品的市场价值来实现其文化价值和政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家形象的"自塑"而非"他塑"。近年来,中国的对外传播展现出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从当前来看,国力的增强、外交的良好、文化的特质性以及中国模式的成功等等都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然而如何才能由"走出去"步入"走进去"的新境界,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具有天然亲民、去政治色彩,以自由、分享、平等为核心传播精神的新媒体为这样的诉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体可能。  相似文献   

14.
武术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武术国际传播三重不同形式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武术国际传播宜借助大众文化层面"功夫"的品牌效应及其背后的市场化经验,大力推广标准化、系统化的健身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国际培训,在武术修习人群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推动武术"入奥"进程。  相似文献   

15.
<正>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的硬性较量正在逐步让位于文化与文明的软性实力较量。~①在这种新的国际竞争态势下,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主要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要以多种途径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国家竞争力弱、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大、文化传媒国际影响力低。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培养文化人才,增强文化人才创新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我国文化产品质量;加强文化传播,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扩大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作为实施国家传播战略中的重要载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借助纪录片这一重要媒介文本实现"走出去",成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文化软实力建构的迫切需求。在国家力量的推动下,在互联网势能、新技术手段等多元动能的促进中,中国纪录片在传播实践中积极进行内容与话语调试,连接多元动能要素,在内容、话语、形式等各个方面不断开拓与创新,在国际传播中呈现出新景观与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中国精神。在今天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怎样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走出去",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话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需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意蕴;重新塑造传播主体的形象;构建宣传的格局,加大宣传力度;尊重不同地区的差异,革新表达方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拥有硬实力的同时,如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软实力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课题。习近平主席曾指出,"要着力推进国家传播能力的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传播正尝试探索新的传播路径和话语沟通方式,增进与世界的沟通。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能润物细无声地展现民族精神和国家魅力,还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文社科英文期刊在我国期刊和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独特的历史传统、语言、文化特色和国情,使得我国人文社科类期刊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汉语世界》作为我国语言文化英文期刊,在"走出去"方面做出大胆探索。本文以该刊为例,探讨我国人文社科类英文期刊在对外传播中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