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将肉身还原为与自我紧密相连的原初现象,重点关注审美经验与生活场景中的诸多肉身问题,阐述痛苦、愉悦与衰老等绝对性肉身体验,剖析“上手”与“在手”、“能感”与“被感”、自我之“肉”与世界之“肉”等肉身意识,彰显肉身与他者相遇的审美维度。肉身阐释学强调作为充溢现象的肉身通过自我感发主动显现自身,恢复了含混的、感性的、物质性的具身感知,拓展了肉身与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交互阐发的理论空间,强化了美学与阐释学的深层对话与结合。  相似文献   

2.
经典文本《浮士德》的研究者们往往把视线抬得过高,着重于主人公上天入地表现出的永不餍足的追求精神,但实际上浮士德的理想精神必须建筑在理想肉身的基础之上。文本中,这一理想肉身的两个最重要侧面便是年轻性和实在性。然而,由于人肉身的自然有限性与人无限的理性智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结果便导致了肉身无可挽回的悲剧性毁灭。文章所揭示的正是歌德在《浮士德》里小心翼翼隐藏在精神背后的身体图景。  相似文献   

3.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除了寺庙众多,香火旺盛,还存在着奇特的肉身现象。自从金地藏开辟佛教道场以来,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14尊。本文论及肉身菩萨的由来、成因及其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同时还阐释了肉身菩萨文化的历史传承及社会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自从金地藏(来华求法的韩国王子金乔觉)在此驻锡修成菩萨肉身,据文字记载,一千多年来九华山已发现13尊和尚肉身,近十年来就先后发现了三尊.但1999年元月2日开缸的仁义尼姑肉身却是我国佛教史上所仅见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像底层视觉特征与高层情感语义间的语义鸿沟,分析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建立情感空间,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图像颜色特征与情感空间的映射,融合图像底层视觉特征和人类情感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感性图像检索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图像情感语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丁玲以“代替自己给这社会做一个分析”的写作方式,建构女性自我的历史主体性时,表现出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的血肉般的内在牵连;并在人类性和现代性所构成的坐标轴上,展演着对于女性自我及其存在的哲学性反思。面对轻盈的理性与沉重的肉身之间与生俱来的动荡和冲突,丁玲写作的现代性可以表述为丁玲的女性之思、身体之思。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语境的转换,后现代美学及艺术在观念上发生了嬗变,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肉身成为叙事主体。在肉身叙事的过程中,后现代艺术运用混合的叙述者视角策略、多义复杂的信息内容策略以及多元的媒介策略解构了现代理性主义的宏大叙事,使艺术在内核、形态等方面具有了平面化、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肉身菩萨"在中国佛教中是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它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佛教的义理与经典记载承传有关,同时也深受中国本土生死观念--特别是道家肉身不死及儒家孝道观念的影响.本文试对"肉身菩萨"现象进行了考证与分析,以期揭示其富含的中国佛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肉身菩萨”在中国佛教中是一个相当奇特的现象。它究竟源于何种背景,蕴含了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什么思想?本文试对“肉身菩萨”现象进行了考证与分析,以期揭示其富含的中国佛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降,农家女进城的身体修辞并非个案。基于空间迁徙与审美间距,农家女身体意象的疾患、死亡、异化、灵肉分离、道德崇高、性本自然等叙述,表征的是城乡社会发展失衡、文化拒斥、文化怀旧等审美现代性批判主题。在农家女肉身意象的城市美学构想中,形成了空间化的农耕文化与工商业文化的在场冲突,体现的是社会现代化与审美现代性的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1.
提出摄影与图像的分离需要重新理解摄影的非图像性。文章从图像的五个悖论入手,提出图像的基本性质,进而把摄影与图像区分开。摄影是一种行动、一个过程,而图像只是主体与对象通过摄影机相连的痕迹。摄影的本质在于自然的“给定”与人的“摄取”之间的张力,摄影理论史上的重要美学论断都来自对这种配比关系的强调,比如巴赞、罗兰·巴特对“给定”的强调,以及包豪斯、画意派对“摄取”的推崇。摄影的媒介操作也随着技术发生变化,传统光化学摄影与光电信号摄影在图像性上有所区别,而以电子游戏摄影为代表的生成图像则完全与外部世界的视觉物象无关,成为一种对虚拟世界进行“摄取”的摄影,但依然遵循着摄影的内在定义。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传播媒介的变化所带来的是不同文化的变迁。口语文化是一种"听"的文化,印刷文化是一种"读"的文化,而视觉文化则是一种"看"的文化。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它们的主因分别是语言文字与视觉图像;在思维存在方式上,二者表现为理性思辨与感性直觉的差异;它们所代表的文化立场分别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由于视觉文化的通约性特征,与印刷文化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它迎合了全球化的趋势,满足了人与人密切交往的时代要求。但它同时也造成了优势文化的意识形态传播和垄断,势必对各国文化带来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然美对美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关学的兴起,对以艺术作为主体的传统美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突出的是自然作为在先的被给予性。自然关对艺术美的突破在于,消除艺术美中主体性的膨胀,回复人与世界原初的肉身交融。自然美对美学的深层启示在于:关是对在先的被给予性的感性确认。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流传着很多关于肉身不腐的事例。这些事例都提到,有些人的尸体,即使不经过任何处理,仍可以保持不腐烂,甚至尸体的皮肤充满光泽和弹性,而这些尸体有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人的尸体真的可以不腐烂吗?难道真的有什么魔法可以让这些尸体“颜容永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视觉信息激增,人类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象化,人们越来越多地运用视觉图像来交流和表达信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批判、直观地思考所呈现图像的能力已成为一种关键性技能。  相似文献   

16.
狄金森将文字的力量视为自己独特的信仰,以圣经中"道成肉身"的段落为依据,暗示自己的诗歌文字同样可化为肉身。诗人隐居的生活方式造成身体的不在场,而其灵魂不懈地用文字去寻找,去替代那个缺席的身体,最终将自己的生命幻化为独具魅力的诗,诗歌与生命在此重叠而彼此照亮。  相似文献   

17.
对“身体性”的不同理解,是导致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空间性问题上不同看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德格尔否定了通过身体性来理解空间性的进路,认为身体性并不能从本质上阐明空间性,空间性唯有透过“在世界中存在”(In-der-Welt-sein)这一源基性结构才能得到本质上的说明。而梅洛庞蒂则通过重新理解“身体性”,指出“身体”(肉身主体)在其“往世中去的存在”(Etre-au-monde)中的构建作用,从而说明“肉身主体”与“在世存在”在空间性的本质构建中都有着源始的和奠基性的地位。在此意义上,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为“在世界中存在”的生存论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图像在生活世界的急剧扩张及其形态的演进,是以先进的视觉技术及其成果为基础,围绕从视觉认知到视觉化认知的轴线渐次展开的。其中,图像形态在时空上的不断拓展与转换,经历了常规图像、编码图像到数字虚拟图像三个阶段。视频通信、全息摄影和计算机制图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机器想象”,并由此开启了“人机互融”或“人机一体”式视觉化(智能化)认知新模式,从而引领图像哲学步入新的阶段。视觉化认知带给人们的是从未有过的精神图像和全新的生命体验,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视觉新技术在给人类认知及生活世界带来诸多变化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视觉认知的信仰、主体性的意义以及人机关系等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宗教葬仪的形式折射出在哲学层面该种宗教对人生问题的终极关怀。汉、藏两地佛教中都存在高僧圆寂之后的肉身供奉现象。追溯历史,汉地佛教的肉身供奉制度始于两晋南北朝,渐盛于唐宋,至明清而流行。藏地佛教中的肉身供奉现象明显晚于汉地,卫藏十人首领鲁麦·喜饶楚臣可能是最早一位被肉身供奉的臧地僧人。鲁麦在丹底的求学经历提示了藏传佛教中的肉身供奉制度来源于汉地佛教的可能性。西域佛教中未见明显的肉身供奉现象存在。佛教中肉身供奉制度是佛教传入汉地以后,中国化进程中一个值得留意的现象,它主要受到早期道教追求肉体长生久视,以及儒家孝道观念下珍视形体发肤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埃舍尔作为一个无法被归类的艺术家,被艺术界与科学界广为解读,埃舍尔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为我们奉献了感性与理性共存的视觉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