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年级下册第55页练习七有这么一组题:43-3,43-5,43-9。教材旨在一方面让学 生熟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同时渗透"被减数相同,减数越大,差越小; 反之亦然"的规律,丰富对减法的认知。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非常精彩,顺利地达成了预 设的目标。就在我准备转向下一环节的教学时,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生:我发现等号前面的43,3,5,9都是单数,而最后的得数40,38,34都是双数。 生:每道题都有两个单数,一个双数。 生:我说呀是单数减单数,得到一个双数。 独特的思维视角立刻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阵窃窃私语后,孩子们的脸上露出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课中,我与学生进行练习时,有一道反映递增(1,3,5,7)递减(8,6,4,2)规律的题。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阐述了什么叫单数、双数,并且说出了单数加1变双数、双数加1(或减1)变单数的规律。学生还发现单数与双数是交替出现的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有关"单数、双数"的内容,教材第41页安排了如下两道习题:第3题引导学生从1~30的数表中"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并指出像"2、4、6"这样的圈出来的数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单数、双数,并发现其中的规律。第4题运用单数、双数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街道左边的门牌号是双数,右边的是单数,让学生判断53号和68号分别在哪边。  相似文献   

4.
11是单数吗     
在一次大班户外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报数分成单数号、双数号两队,并分别围成里外两个圈。报10以内数的孩子很顺利地站好了队,而报10以上数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该站哪里。我没有马上指导他们怎么做,而是想听听他们的想法。我问:“你们刚才报的这些数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孩子脱口而出:“1、3、5、7、9是单数。”我说:“那好,单数的站在我这边,双数的站在大树那边。”孩子们很困惑:“我们不知道10以上的数哪个是单数,哪个是双数。”我说:“谁有好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佳佳说:“单数里总有一个数是找不到朋友的,双数都能找到朋友。”虎…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2009,(5):16-17
下列试题中,凡单数题,回答"是"记0分,"不置可否"记1分,"否"记2分。凡双数题,回答"是"记2分,"不置可否"记1分,"否"记0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数的顺序》教法一师:小朋友,今天聪聪和明明带来了100以内的数和大家见面。为了给小朋友留下好印象,它们正商量着怎么排队呢?瞧,一部分数动作可真快,一下子排好了。你们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生1:第一横行是双数,第二横行是单数,接下去是双数、单数……生2:第一竖行的个位是1,第二竖行的个位是2,每竖行的十位都是从1—9。生3:左斜行每个数的数字都相同。生4:右斜行每个数都相差9。生5:右斜行的十位从1—9,而个位却是从9—1。师:按照数的顺序,填完数目表缺少的数。你还能在表里找出哪些有趣…  相似文献   

7.
猜糖游戏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从超市买回来许多糖,有橘子味儿的、菠萝味儿的、草莓味儿的……馋得我直流口水。就在我刚想拿一块吃的时候,妈妈一下子把我拦住了,说:“别急,我们先玩个猜糖游戏怎么样?”“行呀!”我高兴地回答。于是,妈妈背过身子,从糖袋中拿了几块糖后,转过身对我说:“我两只手里都握有糖块,一只手中是双数块,一只手中是单数块。如果你一次就能猜出哪只手里握的是双数块,我就把手里的糖都给你。”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个怪癖——特别讨厌单数。因此,他身边的东西都是双数的:头上戴两个皇冠,吃饭时用两张桌子、两个叉子,吃二  相似文献   

9.
1997年8月21日上海出版的《新民晚报》刊登“女童发现乘法新法”。文章的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美国十岁女孩歌利嘉在研究乘以5的乘法时,发现如果被乘数是双数,只需把双数减半再添个“0”,即为答案;如果被乘数是单数,可将其减l再减半添个5,就能得出  相似文献   

10.
巧猜硬币     
表演:一、表演者请观众用双手在桌上各取几枚硬币,多少不限,但必须一手是单数,另一手是双数,哪一手是单数,哪一手是双数,不要告诉表演者。二、再用2乘右手硬币的杖数,用3乘左手硬币的枚数,而后把这两个乘过的数目加起来,这数是单数或是双数,告诉表演者。表演者即能猜出观众双手拿的硬币,哪一手是单数,哪一手是双数。例如观众右手拿硬币4枚。乘2是8;左手拿硬币5枚,乘3是15,两数相加是23。这时,只要观众说是单数,那么表演者即可猜  相似文献   

11.
知单双     
小灵通说“:不论是谁,不管他手里拿着多少东西,我都能猜到他哪只手拿的是单数,哪只手拿的是双数。”丁丁两手都握着硬币问:“我哪只手  相似文献   

12.
小狗看门     
目标:巩固认识单、双数。适合5~6岁孩子。 玩法:1.两人玩,双方一人执单数,一人执双数。 2.两人玩包、剪子、锤,赢者用笔涂满己方的单数(或双数)一格,直至涂满自己一方所有 的单数(或双数)格子,出现“小狗看门”图案。 3.先出现“小狗看门”图案者为胜方。  相似文献   

13.
校园小幽默     
《小读者》2005,(2)
单数和双数数学老师问芳芳:“你现在知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了吗?”“知道了。”芳芳回答。“那么一条裤子是单数还是双数呢?”老师又问。“很简单,”芳芳说,“上面是单数,下面是双数。”“科学”的预见上课时,老师问:“如果人缺了左耳,那将会怎样?”“那将听不到来自左边的声音。”晴晴说。“如果右耳也缺了呢?”老师又问。“那将什么也听不见了,”晴晴说,“并且什么也看不见了。”“哦!会这样吗?”“是的。”晴晴自信地说,“您想,如果两只耳朵都没了,那戴在头上的帽子不就盖了下来,把眼睛给遮住了吗?” …  相似文献   

14.
师: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研究数,今天老师想把这样一些数:74、238、49、127、5002、80、6、83、65、300、16分成两类,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动手试一试。(学生板演情况。)双数74、238、500216、80、300、6单数49、127、83、65<10074、16、806、49、83、65>100238、127、5002、300能被3整除的数6、300不能被3整除的数74、238、49、1275002、16、80、65、83师:看第一组分类,请这样分的人说一说你是按怎样的标准分的?生1:按照单数、双数的标准来分的。生2:双数就是我们说的偶数,单数就是奇数。生3:按照偶数、奇数的标准来分。师:怎样的数是…  相似文献   

15.
在一节数学复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有一批梨,如果每筐装30千克,正好装35筐,现在只有30个筐,要把梨都装上,每筐必须多装多少千克?生1:我的列式是30×35÷30-30。生2:我的列式是30×(35-30)÷30。我点头表示赞赏。正想接着出示新的习题,一位学生眼睛一眨,高高地举起了手。生:我还有一种解法,列式是35-30。师:(愣住)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生:我,我……生1:老师,他的解法肯定是错的,他只用了两个条件。生2:老师,他是在凑得数。生3:他的列式如果理解为35筐减30筐,求出的应该是比原来多几筐,不是所求的问题。如果理解为35千克减30千…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勤劳地生宝,懒惰地生草",我很相信这种说法。但是在很多时候,老师的"勤"却换不来学生的进步,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次教研活动中,同事张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学生的懒惰是教师的勤快培养出来的,‘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因为我的勤快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变得懒惰了呢?教学"解决问题"时,我生怕学生不会分析,就一道题一道题地给学生分析,学生提问时我总是滔滔不绝地给他们讲。而学生呢?上课时只要坐着听就行了,解题过程和方法黑板上都有现成的,理解的学生连抄一遍都  相似文献   

17.
数学习题,浩如烟海,习题选择过多,学生犹如“题海”中游泳,造成负担过重,结果适得其反.下面就解析几何习题的选择,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目的要明确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决不能按照课本习题上的题号随手划出1、2、3、……或单数题或双数题给学生做.一般习题的选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我曾让学生做过一种"根据结果编算式"的练习,要求编的每道题都有不同特点,并看谁编得多、新、好、快.有一次,我让学生编结果是1的算式,许多学生都编出了很多好题,特别是其中一个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编出了25道算式: 0 1,1-0,1×1,1÷1, 2 2-3,……0.3 0.7,2.5×0.4,2.7÷2.7,……?,3.6-?,?-(2.6-  相似文献   

19.
思维体操     
<正>1.智力题谁会剩下1~50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教练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教练又下令:"单数运动员出列!"如此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是几号运动员?如果教练下令"双数运动员出列",最后剩下的又是谁?(阿娟)  相似文献   

20.
课例: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练习课上,书上有一组练习题:238-126、232-126、220-126。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节课的练习内容不是太多,所以在课堂上,我突发奇想,在比较了这三道题后,让学生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练习题做一做。结果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第一道,而选择第二、第三道的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