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朋友,也许我们都没有火灾中逃生的经历,可是你想过没有,一旦发生火灾,该如何逃生,远离死神?下面我就向你谈谈火灾烟雾中的逃生方法,也许对你有所帮助。火灾中烟气的主要成分是炭灰,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据资料显示,火灾时因缺氧、烟毒侵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可达火灾死亡人数的50~80%。那么,当火灾中烟雾弥漫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呢?穿越烟雾摇逃离火场当楼梯间或走廊内只有烟雾,而没有被大火封住时,被困人员应当机立断,用毛巾、手帕等捂住口鼻。将脸部贴近地面,采取匍匐或弯腰的姿势冲过被烟雾…  相似文献   

2.
李军勇 《科学课》2008,(8):59-59
一、设计说明本实验模拟自然界的水土流失现象及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用洒有碎布的沙土表示被破坏的植被;用盖有手帕的沙土表示草皮类植被;用覆盖有绿毛巾的沙土表示森林类植被。实验中,把盛有沙土的木盒倾斜,显示斜坡,实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 妈妈在炒菜,辣椒味钻进小洁的鼻子,痒痒的,她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顿时,眼泪鼻涕全流出来了,她连忙去掏口袋。咦?手帕不在了。妈妈赶忙又找出一条毛巾手帕给了小洁。王老师的话: 毛巾手帕又厚又大,孩子的衣袋小,放不下,所以会经常掉在地上.拣起来再用很不卫生,  相似文献   

4.
    
风,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 东吹吹,西吹吹, 吹落了妈妈晾的白毛巾, 吹跑了妞妞晒的花手帕。  相似文献   

5.
1.家里发生火灾时,如果有浓烟,应尽可能俯身或爬行出门。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鼻、口、开门时用衣物或毛巾将手包往.以免燃烧的门把撬手。  相似文献   

6.
实验目的 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内容 趣味实验一 烧不坏的手帕 实验用品 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70%的酒精. 实验步骤 (1)取约 20mL70%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把一块棉手帕放入烧杯中用酒精浸透取出. (2)将浸透的手帕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柴点燃,观察到_被引燃,火焰呈_色,而且燃烧持续时间约_.火熄灭后,观察到_. 想一想 为什么浸有酒精的棉手帕被点燃后,火焰熊熊,而手帕却未被烧坏? 趣味实验二 晴雨花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氯化钴晶体与滤纸、细铁丝、剪刀.…  相似文献   

7.
节约用水我们应从点点滴滴做起。例如在洗涤时,如何用较少的水把衣物洗得较为干净呢?请同学们做做下面的实验。实验用品: 有同样汗渍的毛巾(或手帕)3条、塑料盆3个,肥皂1块,清水,烧杯(可用碗、瓶代替)、酚酞试液(向实验室领用)。  相似文献   

8.
1.小猪贝贝和妈妈一起晾衣服。猪妈妈晾大大的外衣,小猪贝贝晾小小的手帕。2.猪妈妈晾长长的裤子,小猪贝贝晾短短的袜子。猪妈妈晾硬硬的帽子,小猪贝贝晾软软的毛巾。  相似文献   

9.
火灾的形成:主要有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引起的, 也有战争带来的等。 火口脱险三大要点: 1.沉着冷静: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应保持镇静,不要 惊慌和盲目地行动,应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逃生方法。 2.设法脱离险境: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的危 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还未完全 被烟火封住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  相似文献   

10.
突发火灾该如何应对?没有湿毛巾如何防烟入鼻?地震中如何逃生?从明年春季开始,此类应对火灾、地震、水灾、传染病等安全事件的教育课程将纳入北京高中课程。近日,北京市民防局和市教委联合召开了2008  相似文献   

11.
小象有块蓝色的小手帕,他嫌手帕太小,就随手扔了。蓝色的小手帕飘呀飘呀,盖住了小草。小草大喊大叫“:不好了,我们被蓝天压住了!”小象捡起手帕又一扔,蓝色的小手帕飘呀飘呀,盖住了小花。小花大叫:“不好了!我们被蓝天压住了。”小象捡起手帕又一扔,手帕飘呀飘呀,盖住了小蚂蚁,  相似文献   

12.
趣说手帕     
手帕也叫手巾、手绢,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世纪,由于当时炎热的气候和社交礼仪,手帕首先出现在古罗马高官显贵的生活中。那时,手帕的主要作用是擦拭汗水,而擦鼻子必须私下进行,否则会被人看成缺乏教养而大遭讥讽。古希腊时期的手帕是用亚麻布做成的,出门时塞在腰带里。17世纪时,法国人的手帕就十分精致了,当时的宫廷贵人、名门望族乃至闺阁名媛,使用的均是以金箔薄片镶边的手帕。到了18世纪,西方国家的妇女化妆已成为习俗,五彩缤纷的手帕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13.
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春夏季极易流行。该病传染性极强,只要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或门把手、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在几小  相似文献   

14.
教学案例: 1.出示主题图 师:图中有些什么?它们分别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每两块手帕中夹着一个夹子. 师:像这种两个夹子中间隔着手帕,两块手帕中间隔着夹子的排列,叫做间隔排列.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什么呈间隔排列的吗?(学生举例) 2.出示"手帕夹子图" 师:夹子、手帕各有多少?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生2:夹子10个,手帕9条. 生3:夹子比手帕多1.  相似文献   

15.
小红洗了4块手帕,妈妈让她拿去晾晒。妈妈告诉小红:为了防止手帕被风吹落,要用晒衣夹把手帕夹在绳子上。而为了不让手帕变形,通常每块手帕要用2个夹子。小红很快就拿来2个夹子,把4块洗好的手帕重叠在一起,夹到了绳子上(如图1)。  相似文献   

16.
小实验两则     
一盆水、一个玻璃杯、一块手帕麟盆翔黝杯子里的手帕设有被打湿主要与空气有关。其实,阵了手帕外,杯子里还充满了我们看不兄的空气。当杯子垂直插入水中时,空气压力会阻止水面往杯中上升,所以手帕就不会被水打湿了。一盐水、两个玻唱杯、一张硬纸片(大丁一杯口薛盆翔黝纸片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手帕     
11月26日晴真奇怪,现在我们用手帕很少了,老师却带来了一块漂亮的手帕。手帕方方正正的,漂亮的蓝底色。手帕上有可爱的花园宝宝,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红相间的、有的是蓝粉相间的。当我听说老师要烧手帕的时候有点害怕,又觉得那么漂亮的手帕真舍不得。  相似文献   

18.
餐巾是幼儿园的必备之物,因为小朋友们吃饭离不开它。那么,怎样使用餐巾最合理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幼儿园中常见的一些用法。一、进餐完毕,幼儿拿起已消毒并叠放好的餐巾擦一擦。餐巾一般选用手帕大小的毛巾,或集中放在午餐室,或分组发到每张餐桌上。二、进餐时给每位幼儿发一条白毛巾,以方便他们随时取用。三、进餐前,每张桌子上放一篓餐巾(将一般的餐巾剪成四块),数量为幼儿人数一倍以上。进餐时,根据需要随时取用,用过就放在旁边的空篓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旅游的孩子们,不论年龄大小,每人身上都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的背包。背包里装的也就是些孩子们自己使用的生活用品,诸如毛巾、牙刷、牙膏、水杯、手帕,等等。这些生活用品,父母完全可以代劳,也增加不了父母的负担。可日本的父母为什么要孩子们自己背呢?  相似文献   

20.
小餐巾何时用最好?当然是吃完饭以后。不假思索,谁都能很快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是幼儿园长期以来最普遍的做法。即:孩子们进餐完毕,拿起已消毒并叠放好的餐巾擦嘴和手。餐巾一般用手帕大小的毛巾,或集中放在餐室的某一处,或分组放在每张餐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