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外话:成功属于执著追求的人 巴中市凌云中学紫依: 我是一个初三的农村女孩.七年前爷爷去世,家里欠了很大一笔债,爸爸妈妈把我和弟弟妹妹、年迈的奶奶扔在家里,就出去打工了.奶奶患有哮喘病,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了,父母只好回家把我和弟弟妹妹寄养在外婆家.今年春节期间,奶奶过世了,爸爸妈妈终于回家了,可是我看见爸爸骨瘦如柴.  相似文献   

2.
我家的矛盾 我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阶级家庭里。家里有我、父母、弟弟和祖父母。一家人过得还算不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去年爷爷因病去世,此后家里就不再像以往那样和睦了,妈妈经常和奶奶吵架。  相似文献   

3.
李梦雅 《河南教育》2014,(11):77-77
<正>刚刚走出初中校门,我一片茫然,看着同学们有的进入高中继续拼搏,有的进入理想的中职学校,而我只能投以羡慕的目光……我的家在偏僻的山区,父亲长年卧病在床,弟弟在上小学,家里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可以说,整个家庭就靠母亲经营的几亩地维持着。我很想继续上学,但家里已经很拮据,我实在没法开口说出心里的想法,望着父母,看着奶奶和弟弟,我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外出打工。在打工的日子里,工作并不像想  相似文献   

4.
我烦恼,因为我是独生女。家中没有关心我的哥哥姐姐,也没有能够听我发泄诉说的弟弟妹妹,有些无法与父母沟通的事情,只能锁上门,抱着布娃娃倾诉。家里没有弟弟妹妹,使我习惯自私、不懂得谦让,总觉得好的东西全是我的,我想要的总能得到;家里没有弟弟妹妹,使我无法懂得照顾孩子的不易,我不顺心时只管哭闹,体会不到父母的感受;家里没有弟弟妹妹,使我  相似文献   

5.
父亲土地我     
杨涛 《陕西教育》2001,(2):43-44
从我一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便注定了我要做一个农民的儿子,也要有一个农民的父亲。 父亲,是千百万农民中平凡的一个。听母亲说,父亲原先是一个学识颇深的小学教师。后来因为爷爷有了病,奶奶又上了年纪,我和弟弟还都很小,家里八亩多地,只有母亲一个人干,实在太难,他才忍痛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回家务了农。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的种子我的童年是在内蒙古包头度过的,那里的教育相对落后。我父母都是中学毕业,但他们很有意识地培养我和弟弟,使我们都上了很好的大学。我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爱看书,也爱买书。所以,我从小在家里能找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书。我读  相似文献   

7.
“公奶爱头孙,爱得像个金。”我看并非如此。就如那天下午,我正要上楼去写作业,小叔家的弟弟来了,弟弟是我们姐妹中惟一的一个男孩,这就成了奶奶的心肝宝贝,万一弟弟有什么闪失,奶奶可饶不了那个人。我问:“弟弟有什么事吗?”弟弟头也不抬直走上楼:“我要去看电视。”  相似文献   

8.
迪迪 《小读者》2012,(Z1):25-26
正我家里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家庭生活中虽然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但我却从这各种感觉中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希望和爱。酸一日放学回家,爸爸和妈妈正谈论着什么。"你看人家小华,在学校里成绩总是数一数二的,老师对他也十分偏心。我看他将来上大学也是篓里掏螃蟹——十拿九稳的喽。"爸爸羡慕得了不得。妈妈叹了一口气:"唉,咱儿子的成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学生》2009,(9):36-39
题外话:成功属于执着追求的人 巴中市凌云中学 紫依: 我是一个初三的农村女孩。七年前爷爷去世,家里欠了很大一笔债,爸爸妈妈把我和弟弟妹妹、年迈的奶奶扔在家里,就出去打工了。奶奶患有哮喘病,一天到晚什么也干不了,  相似文献   

10.
18岁以前,我一直生活在关中平原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子里。那时候农村很穷,我家又是最穷的几户人家之一。生活上的压力和性格上的不和使父母的关系极差,吵架的事时常发生。为了多挣些钱,也为了逃避家庭矛盾,父亲长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她既要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又要拉扯我和小我6岁的弟弟,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因此活得非常辛苦。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我慢慢羡慕起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特别是看着他们手捧水果大口咀嚼那一副美滋滋的样子,嘴馋得实在无法忍受。终于,在10岁那年一个大…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我到北京参加比赛时,看到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本《小读者》, 我便好奇地向他借来翻阅,一看就丢不下了。回到家里,我就和爸爸妈妈说要买《小读者》,妈妈 也说有同事推荐她给我买《小读者》,于是我与父母三人到处寻找,后来终于 买到了第十期的《小读者》,这让我好高兴。可拿回家里以后,我弟弟也争着抢着要看《小读者》,我不给,他就哭,弄得没法子,最后妈妈当 “裁判”说:今后《小读者》一来,不要争抢,弟弟先看,姐姐后看……我和弟弟争抢阅读《小读者》$吉林市船营区第11小学@王美萱…  相似文献   

12.
安思瑶 《人民教育》2013,(12):34-35
我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奶奶和我。家里虽然不富裕,可生活一直很幸福,很安定。可在我5岁时,家里发生了每个家庭都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因为某种原因我的父母离异了。我的"新生活",从此开始啦!从那以后,我被母亲寄养在姥姥家,由母亲在外面打工挣钱供我上学。关于那段时光,我的记忆不多,只记得自己想妈妈,特别地想。还记得自己总觉得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没有幸福的家庭,每次看见别的孩  相似文献   

13.
我很幸福     
人只有接受所谓的不幸,才能得到更大的幸福.这是我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的真理. 我出生四十多天,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模糊.一直到现在,陪在我身边的人都是奶奶,只有每月从外地寄回的生活费提醒我,我还有爸爸妈妈.或许由于奶奶和妈妈的关系不好,或许因为我同父母鲜有接触,我感觉自己和父母之间有着陌生人般的生疏. 后来,我的家庭多了一个新成员——妹妹.妹妹很可爱,又常年和父母待在一起,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似乎更浓厚.  相似文献   

14.
易如  李多 《家教指南》2005,(1):26-28
中国的家长无一不“望子成龙”,他们都十分重视孩子的“理想教育”。我的家庭可以说是教育世家:爷爷、奶奶是教授,父母是中学教师,我和妻子也是中学教师。我们的小家留在中国,弟弟妹妹和父母都移居了加拿大。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以前,我都是一个作息规律的人,早睡早起。在家里的时候,十点钟一过,父母就会将电视机关掉催我去睡觉。在学校的进修,十点寝室熄灯,我除了睡觉也就是睡觉了。直到进入大学之后,远离家乡和父母,学习环境宽松。  相似文献   

16.
日本9级大地震发生几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弟弟告诉我说,看了电视里对日本地震的报道,日本人面对灾难的自律精神令他震撼,并对我描述他所看到的一个电视镜头,说在地震期间,有一个日本家庭媳妇生了孩子,奶奶去排队买奶粉,居然会老老实实地排队两个小时,坚决不因有新生婴儿而要求周围人照顾。中国记者想采访这位日本奶奶,奶奶说:“对不起,现在没时间接受采访,因为还得继续去其他地方排队买别的急用品。”  相似文献   

17.
我的奶奶     
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就把我留在了奶奶家上学。我三个姑姑相继结了婚,我的三个弟弟也就先后出世了。奶奶是个基督徙,也是最疼孩子的人,就把三个孙子接到家里照料,奶奶家一下子增加了四个“少林小子”,那个热闹劲儿就可想而知了。奶奶整天做饭,洗衣服,喂水,换尿布,忙得不亦乐乎。她还让我们信“主”,但我们谁也不理她那一套。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四个“少林小子”也越来越顽皮,天天吵吵闹闹。就说上次吧,不知什么原因,乐乐和洋洋打起架来,奶奶走上前,来了个下马威,乐乐吓得立刻就认罪了,可是洋洋还是不肯和好。奶奶气得拿着皮革鞭就打,洋洋吓…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家里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我。爷爷、奶奶都快七十岁了,体弱多病。爸爸在外地打工,长期不在家。妈妈照顾着我和妹妹。  相似文献   

19.
我和弟弟从小爱打架,直到上大学后才有所收敛。其实上大学后兄弟俩见面的机会少了,打也打不起来了。但是每次回家还是不免会大战一场,每次都以我投降告终。母亲经常说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一点都不懂事。我一直不服气,总觉得母亲偏袒弟弟。
  有时候想想,我对弟弟挺愧疚的。小时候抢他好吃的东西,摔坏了家里的瓷器碗具,就嫁祸于他,遇上危险就临阵脱逃。
  那时候,我和弟弟挨了不少村霸小星的揍。后来,见到小星,我就像老鼠见了猫,一看不对转身就“逃”。
  小时候家里穷,我和弟弟经常穿着没有脚后跟的大码烂布鞋,其实我穿的是父亲穿不了的,而弟弟穿的则是我穿不了的。因为鞋子不合脚,所以经常在逃跑过程中被小星追上,落在他的手里无非是两脚板,运气好点就是吓唬一下。更多的时候,为了救跟在身后忽然摔倒的弟弟,最后兄弟俩都落入贼网。总认为都是弟弟带给自己霉运,想不通的时候就把弟弟不分轻重地一顿乱揍。自从学了鲁迅的文章,才发现自己越来越像鲁迅笔下的阿Q。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上六年级。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我们这个家中,妈妈听爸爸的,爸爸听奶奶的,奶奶又处处依着我。所以,在我们家,有不少事其实是我“当家”——当然啦,不怕你笑话,那肯定都是些芝麻小事。不过最近,我发现家里有点不和睦——这可是大事哟!一次,奶奶做的南瓜酸了,妈妈要扔,奶奶硬不让。结果,奶奶吃了以后,连打了两个吊瓶;妈妈呢,更加埋怨奶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